安科瑞劉鴻鵬172一6972一5322
摘要
在“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推動下,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進能源結構優化成為能源發展的核心方向。微電網因具備本地自平衡、靈活調節和多種能源互補優勢,成為推動“雙碳”目標實現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安科瑞微電網智慧能源管理平臺EMS3.0的實際應用,探討微電網能源管理系統在多場景中的價值、關鍵技術路徑及典型成效,為“雙碳”戰略下綠色能源發展提供參考。
一、雙碳背景下微電網的戰略價值
為實現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我國正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微電網作為一種以分布式能源、儲能系統及智能控制為核心的小型能源系統,具備靈活獨立運行能力,已在工業園區、交通樞紐、偏遠地區等能源使用復雜場景中被廣泛推廣。
微電網不僅能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納率,降低對主電網依賴,還可通過參與電力市場(如現貨交易、虛擬電廠)實現收益大化,有效兼顧經濟性、靈活性和環保性。

二、安科瑞微電網智慧能源管理平臺的系統構成
智慧能源管理平臺是一種 集成了現代信息技術(如物聯 網IoT、大數據、云計算和人 工智能AI)的系統,用于監測、 控制和優化能源使用,以提高 效率并減少浪費。以電力系統 監控數據為基礎,可分系統、 多維度展示微網運行狀態,優 化能源消納效率,提高微電網 系統經濟、安全能源管理與智 慧運維水平。

安科瑞EMS3.0微電網智慧能源管理平臺是集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于一體的綜合能管系統,支持源網荷儲全要素接入與協同控制,構建“云邊端”三層架構,提升能源管理水平。

其核心功能模塊包括:
1.源網荷儲協調控制:通過協調控制器(ACCU100)實現計劃曲線調度、防逆流、需量控制等多種能量管理策略;

2.實時監測與告警:融合電力、環境、安全等多維監測數據,實現狀態識別、SOE事件記錄、故障錄波及預警;

3.智能調度與AI優化:基于負荷預測與能效模型,采用AI算法實現能源分配與經濟運行;

4.碳排放量統計:集成AEM系列碳計量電表,建立碳排放核算模型,支持企業碳足跡監控與碳交易對接;

5.能耗與費用管理:支持分區域、分類能耗分析,動態分析尖峰電費、能耗成本,實現用能可視化管理。

三、典型應用案例分析
1.河南省交投新能源“百千萬工程”

該項目在266個高速服務站點部署微電網系統,采用光伏、儲能、充電樁組合,配合安科瑞EMS3.0平臺實現新能源全場景接入與就地控制,有效應對防逆流問題,顯著降低用能成本與碳排放,預計3年內回本。
2.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通過部署分布式光伏、儲能與電動汽車充電樁,并接入EMS平臺,高研院實現了能源就地利用、負荷平衡、光儲協同優化。項目通過參與電力輔助服務和虛擬電廠,進一步拓展了收益邊界。
3.張江高科園區

園區面向科研、辦公、商業等多類建筑開展能源數字化改造,實現統一平臺集中運維與個性化計費。基于EMS平臺,完成供電可靠性提升、成本壓降及管理效率優化,節能降碳。
四、關鍵技術路徑與系統優勢
1.軟硬件一體化集成:平臺支持多種協議兼容,適配光伏逆變器、儲能柜、電能表等終端設備;
2.邊緣智能控制:站點本地部署協調控制器,可獨立運行,具備離網切換、自適應策略選擇功能;
3.虛擬電廠能力拓展:平臺支持負荷聚合與市場聯動,構建分布式能源協同運行機制;
4.全景式可視化監控:“2.5D”可視化展示能源流、碳排量、設備狀態,實現一站式管理;
5.碳資產管理支持:為企業參與碳市場交易提供數據支撐和合規工具。
結語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微電網已從單一供能系統演變為融合新能源、信息技術與市場機制的智能能源系統。安科瑞EMS3.0平臺在諸多行業場景中的應用,展現出其在能源調度優化、碳排放監控、運營效率提升等方面的顯著價值。
未來,微電網能源管理平臺將在城市能源互聯網、園區零碳建設和企業能源數字化轉型中發揮更大作用,為我國“雙碳”目標落地提供有力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