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4. 與變頻器TD3300通訊,讀取張力、卷徑數值:


7.4.5. 設定張力并寫入然后回讀:

7.4.6. 設定卷徑:

8.1. 為保證參數的準確性,將變頻器參數初始化,恢復出廠設置。
8.2. 控制方式選擇 F0.02 =1(閉環矢量控制)
8.3. 檢查編碼器是否正常。FB.00=600
按運行鍵,查看運行是否正常。如果變頻器只在2HZ左右工作或啟動過流,顯示電流很大。則可能是編碼器接線錯誤、每轉脈沖錯誤、編碼器的方向反等原因;如果是低速運行正常,高速過流則可能是編碼器的聯軸器松動高速打滑的原因。
8.4. 設定機械傳動比:F1.00=13.15(一定要準確)。
8.5. 電機調諧:按照電機名牌設定電機參數。
電機調諧時必須斷開電機與負載的連接。調諧過程是自動完成的,如果調諧時電機長時間不能轉動起來,說明電機參數嚴重不符或電機有故障。重新輸入電機參數或更換電機。
8.6. 電機方向確認:一般定義為FWD控制時電機的運行方向為實際需要的方向。
8.7. 慣量調諧:將電機與負載(減速系統)斷開(空載)調諧。
首先用默認參數調諧。完畢后將加減速時間1設為20秒,慣量自學習轉矩設定1設定為10%,慣量自學習轉矩2設定為20%,再進行調諧。完畢后,參數自動保存在FC.09——FC.12中。記錄FC.09——FC.12的參數值,然后將FC.09——FC.12參數清零,待初調系統穩定后再輸入。
8.8. 確認輸入線速度信號的準確性:
確認線速度模擬量輸入的信號大小、極性和范圍。可以通過切換變頻器的顯示內容來顯示AI口的信號大小和穩定情況。必要時調整主變頻的輸出口增益。
線速度輸入信號,其慮波時間為0.6秒,
8.9. 參數設定:按參數表輸入參數。確認無誤后聯機試車。
9.1. 不掛紗測試整車按鈕動作是否正常,并排除故障。
9.2. 通過觸摸屏輸入初始卷徑、設定張力;查看觸摸屏顯示數值是否與變頻器顯示的數據一致。
9.3. 上紗。設定張力值為1000;啟動主變頻低速運行;上軸;手動將紗線繞軸一周并繃緊紗線;啟動張力變頻。
9.4. 查看張力是否合適。
9.5. 停車。修改設定張力。
9.6. 重復3至5步。直到滿足工藝要求(注意:修改張力一定要停車)。
9.7. 輸入參數FC.11材料慣量補償系數:
用來補償系統加減速過程中克服材料轉動慣量所需的額外轉矩,設定參數應為材料密度與卷軸長度的乘積,材料密度的單位為千克/米,卷軸長度單位為米。實際操作時輸入計算值的1/3,并根據系統運行情況調整。本系統輸入FC.11=200.
注意:此參數輸入后有可能導致卷軸反轉,手動調整此參數可避免反轉。
10.1. 慣量調諧電機不轉:慣量自學習轉矩設定1與慣量自學習轉矩設定2數值偏小,適當加大即可。
10.2. 系統低速時抖動:漿紗機開車過程中在操作工整理紗線、換軸時不準停車,而是運行在一個特定的爬行速度。此速度主變頻運行在2Hz以下。此時張力變頻器工作在開環張力轉矩模式不滿足張力變頻器工作條件。由于速度很低紗線行走長度有限,經用戶確認不影響整體工藝要求。
10.3. 換軸時加張力繃斷紗線:此故障為操作工操作不當引起。換軸沒有按規定按下卷徑復位按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