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jzbw99.com 2024-05-11 16:58 來源:全景財經
近日,國產工業操作系統龍頭東土科技(300353)交出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業績答卷,公司于2023年1-12月實現營收11.6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28%;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6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近12倍;根據同日披露的2024一季報顯示,由于公司優化收入結構,推進研發降本、提升供應鏈管理能力,公司24Q1實現營收1.36億元,整體毛利率較去年同期增長4.1個百分點至44.74%。
展望未來,隨著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和公司競爭優勢不斷擴大,東土科技有望維持高速發展態勢。
01
競爭壁壘成型的工業互聯網領軍企業
東土科技致力于工業網絡技術和智能控制技術的研究,歷經二十年,自主研發了AUTBUS總線技術、工業操作系統、工業智能控制編程平臺軟件等工業互聯網底層技術,在工業領域推動軟件定義控制技術和工業網絡全IP化,實現工業化和信息化技術的融合,已是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領軍企業,目前公司產品分為工業網絡通信、工業操作系統及相關軟件服務、智能控制器及解決方案三大板塊。
首先就工業通信網絡而言,其相當于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的神經系統,實現管理層、控制層和現場設備層之間各種信息和指令的傳輸,工業以太網交換機作為實現數據交換和傳輸的網絡設備,是構成工業通信網絡的核心設備。
公司較早進入工業以太網通信領域,在國內工業通信廠商中居于領先地位,相關工業通信產品已在智能電網、核電、風電、能源、石油化工、軌道交通、高速公路、水利水電、防務、智能制造等行業中獲得廣泛的應用和實施。
在工業操作系統及相關軟件服務方面,公司產品主要包括鴻道(Intewell)工業操作系統、MaVIEW智能控制工具軟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服務云平臺等。
智能控制器及解決方案業務則包括應用于各種工業場景的智能控制器,以及在數字工廠、能源礦山、工程裝備、化工安全生產、防務等領域的智能控制與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
當前,公司已經構筑起了強大的競爭壁壘,且競爭優勢還在持續擴大。
首先在技術研發方面,公司擁有4個省部級研發中心,包含2個北京市經信局的北京市企業技術中心,1個北京市科委的北京市科研級研發機構,1個湖北省數字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承擔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即工信部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時間敏感網絡關鍵設備實驗室。
公司已打造出從研發到生產的全自主可控工業互聯網產品與技術體系,核心產品完全由公司自主設計和生產制造,實現了AUTBUS總線技術、TSN網絡、工業操作系統、工業智能控制編程平臺軟件等完整核心技術體系自主可控。公司參股投資了多個芯片公司,構建面向泛工業通信應用的自主可控TSN芯片、AUTBUS總線芯片、SDR無線基帶芯片體系。
2023年,公司牽頭制定的基于IPV6的工業控制總線標準AUTBUS國際標準之6項國際標準獲IEC正式發布。該技術是國際上首項全IP工業控制協議,AUTBUS國際標準的發布標志著公司在工業互聯網底層控制技術的持續突破。
公司還推進通用人工智能技術與鴻道(Intewell)工業操作系統、智能控制工具軟件融合的應用研發,組建工業人工智能研究院,加快東土科技在工業AI領域的布局。目前,公司基于NewPre3102智能控制器開發了行業領先的工業AI智能機器人控制系統,該系統集成了鴻道(Intewell)工業操作系統和MaVIEW智能控制工具軟件,并嵌入了AI大模型推理引擎。
同時持續迭代完善鴻道(Intewell)工業操作系統系列產品,發布了TypeI虛擬化產品,完成了IntewellRTOS、Windows/Linux實時擴展、TypeI/II虛擬化全系列產品的發布或迭代更新,與客戶聯合創新,開發儲能EMS、配電自動化、變電站、手術機器人、列車及信號系統控制、軌道交通安全云、CNC數控系統及工業機器人控制等系列行業解決方案,全面覆蓋工業領域客戶全場景的實時操作系統需求。
公司于2023年新增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239項(件),新增獲得授權的國內外發明專利160項(件)。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合計已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1790項(件),獲得國內外授權發明專利887項(件)。
基于完整的工業互聯網底層技術體系,公司面向防務、軌道交通、電力、清潔能源、智能制造、智能建造等行業客戶,提供工業網絡、控制一體化產品與技術服務,滿足工業場景下的多層次、多類別產品需求。
自2019年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為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后,公司又于2023年6月獲得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復核通過,持續在中國工業通信及控制領域占據頭部地位。
02
全產品線同步發力
2023業績實現增長
全產品線支撐下,東土科技2023年營收規模再度增長。
公告資料顯示,首先在工業網絡通信方面,公司深化軌交、能源、智能制造等重點行業的技術應用,已實現連續5年訂單、收入持續增長。其中在軌道交通領域的行業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并結合操作系統、TSN和工業網絡產品打造新一代列車車載系統的基礎軟硬件平臺,為下一階段大規模推廣應用、開拓業務增長空間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電力領域則與國家電網公司強強聯合持續推動TSN電力行業新應用,TSN工業網絡產品應用取得重大進展。在清潔能源領域,實現產品應用于多個光伏、儲能網絡一體化項目,報告期內產品收入增長近30%,其中光伏領域實現收入和訂單翻倍式增長。
工業操作系統及相關軟件服務方面,公司鴻道(Intewell)工業操作系統通過TUV萊茵醫療軟件安全認證、CMMI軟件能力成熟度3級,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通過工業控制、汽車電子、軌道交通、醫療器械4個行業最高等級功能安全認證的工業操作系統,產品資質能力與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受益于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的雙輪驅動,公司操作系統業務在防務、能源電力、軌道交通、智能裝備等行業取得重大突破,業務拓展呈現“多點開花”的局面。
智能控制器及解決方案方面,公司不斷開拓新產品市場,積極推進核心工業領域的應用項目落地,在半導體設備、清潔能源、數字工廠、危化安全生產、能源礦山領域的應用場景持續取得標志性突破,該業務取得顯著的商業應用效果,并戰略性縮減低毛利業務,解決方案業務全面向工業領域戰略性轉型。
此背景下,公司2023年工業網絡通信、智能控制器及解決方案、工業操作系統及相關軟件服務分別實現營收6.9、3.6、1.1億元,同比增長2.9%、7.8%、12.7%,實現全面增長,推動公司營收總規模同比增長5.28%至11.63億元。
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工業網絡通信、智能控制器及解決方案、工業操作系統及相關軟件服務三大業務板塊毛利率,分別同比增長2.1pct、0.8pct、2.1pct至44.6%、24.6%、53.7%,加上管理費用同比減少2.75%,財務費用、研發費用小幅增長2.46%、0.2%,實現多項費用率優化,以及投資收益增加,推動公司歸母凈利潤達到2.6億元,同比增幅接近12倍。
2024一季度,公司工業操作系統及相關軟件服務收入實現持續增長,只是因為主動收縮低毛利的面向運營商解決方案業務,使得營收規模有所下滑,依舊實現1.36億元;同時得益于優化收入結構,推進研發降本、提升供應鏈管理能力,公司一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4.1pct至44.74%。
03
多行業機遇共振
未來高增長基石穩固
當前,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市場規模還在快速增長。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工業生態,是新基建、數字經濟及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國工業互聯網已經從概念普及進入實踐深耕階段,技術日漸成熟,產業生態逐步形成。根據中國通信院數據,我國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從2018年的7439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0749億元,突破萬億規模,CAGR達到13.05%,保持較快增速。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就2023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的新聞發布,我國工業互聯網已進入規模化發展新階段,預計2023年核心產業規模達1.35萬億元,工業互聯網融入49個國民經濟大類,覆蓋全部工業大類,全國各地工業互聯網“百城千園行”活動方興未艾,推動萬余家企業供需對接,帶動投資超1700億元。
其中工業以太網交換機作為實現數據交換和傳輸的網絡設備,是工業通信網絡的核心設備。根據睿略行業研究,2022年全球工業以太網交換機市場規模達185.15億元,中國工業以太網交換機市場規模達47.6億元。根據中經視野《中國工業交換機行業市場前景分析預測報告》數據,中國工業以太網市場規模2022-2026年的CAGR為8.2%,保持穩健增長態勢。
而時間敏感網絡(TSN)則以傳統以太網為網絡基礎,提供微秒級確定性服務,保證實時性,降低整個通信網絡復雜度,實現周期性數據和非周期性數據同時傳輸。TSN技術能夠滿足工業自動化、無人駕駛等領域嚴格的極低延時、高帶寬穩定數據傳輸需求。
同時,隨著ChatGPT/盤古大模型等人工智能快速發展,人工智能有望與工業領域深度融合,而工業智能化同樣依賴網絡傳輸的高效、實時。因此,可以預期具備穩定性、時效性更高的TSN傳輸具備巨大的潛在市場空間。
作為發布了國內首款TSN芯片——KD6530芯片的東土科技,其基于自主可控高性能芯片,已經研制出多款TSN網絡通信產品,并已在軌道交通、智能電網和高速公路等行業中獲得項目實施,TSN產品有望推動公司工業網絡通信業務實現穩健增長。
與此同時,在工業軟件領域,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技術領先的東土科技,同樣具備巨大的國產替代空間。
在人工智能革命及數字經濟背景下,軟件是實現機器智能的核心基礎。一方面,以邊緣計算服務器為載體的軟件定義控制,實現數據在網絡邊緣側的分析、處理與存儲;另一方面,以操作系統為核心的軟件平臺,將傳統硬件控制功能解耦,以軟件配置硬件資源,實現硬件資源虛擬化和管理功能可編程。根據工信部數據,中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1079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2414億元,CAGR達到17.47%,實現快速增長。
當前國產品牌集中在中低端市場,整體市場占有率低。根據中國工業技術軟件化產業聯盟發布的《中國工業軟件產業白皮書(2020)》,95%的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依賴進口,生產制造類工業軟件國產品牌占據50%的市場,工業軟件尤其是研發設計類的國產化替代空間大。
東土科技的Intewell操作系統及前身“道”操作系統,擁有多項專利和軟件著作權,是國內唯一全面覆蓋航空、艦船、兵器等各領域在役、在研重要裝備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已在軍工裝備進行了大量應用,在民用領域也已進行應用,并通過了全球功能安全領域開創者——南德意志集團的最高安全完整性等級的功能安全認證,成為了國內首個在工業控制、軌道交通、汽車電子三個重要行業獲得T V南德功能安全認證的操作系統品牌。公司的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技術領先,并已經實現廣泛應用,未來有望受益于國產替代進程。
此外,公司還持續推進AUTBUS總線技術應用落地,2023年首批全互聯網協議(IP)化工業控制協議自動化總線(AUTBUS)系列國際標準由國際電工委員會工業測控和自動化技術委員會(IEC/TC65)正式發布。產品與解決方案通過油氣管道高速總線國產化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驗收,并在第23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重磅發布AUTBUS技術與產品解決方案,成立工業網絡總線(AUTBUS)專家委員會,為下一步產業化批量推廣奠定基礎。
綜合看來,構筑起穩固競爭壁壘的東土科技,已經于2023年展現出了盈利潛力,未來隨著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和公司競爭優勢不斷擴大,東土科技有望維持高速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