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jzbw99.com 2024-04-10 09:41 來源:人形機器人發布
一年春作首,奮斗正當時。4月9日,首屆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大會暨具身智能峰會在北京市海淀區隆重開幕。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上百余家企業,超200位人形機器人院士專家和企業家,圍繞四大專題活動展開精彩報告,吸引了來自全球的1200余名行業人士共襄盛會,兩大展區薈聚30余家企業展示最新技術和產品,展現了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新動態、新趨勢。
在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指導下,立德機器人平臺(機器人大講堂)攜手中關村融智特種機器人產業聯盟聯合主辦了此次盛會。本屆盛會緊握新一輪科技浪潮脈搏,以“競逐人形具身萬億賽道·重塑未來產業新紀元”為主題,集政產學研金各界于一堂,深入探討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融合發展的未來新契機,合力擘畫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藍圖,力爭奪取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的新高地。
盛會啟幕之際,一段引人入勝的人形機器人紀錄片展現了前沿技術的獨特魄力,畫面真實記錄了國內外眾多人形機器人企業的卓越創新成果,生動描繪了人形機器人行業的繁榮與進步,以及即將帶給人類生產生活的劇變。
引領科技新浪潮,要搶占發展新先機,布局新賽道“先手棋”。開幕式上,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海淀區副區長唐超發表致辭并指出,海淀區是全國人工智能創新基礎最好,研發能力最強,產品迭代最為活躍的地區,正依托其豐富的高校、人才創新資源,傾力打造卓越的機器人產業生態。未來,海淀區將制定具身智能三年行動方案,推動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產業的集群發展和創新升級。
新質生產力開啟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新紀元。在開幕式環節,立德研究院還與優必選科技、靈心巧手等聯合參編單位代表共同發布了《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國家自然基金委高技術中心研究員、科技部專業技術二級專家劉進長在對該報告進行深度解讀時介紹,政策利好交叉融合創新正為中國人形機器人高質量發展創造空前機遇,國內高校人形機器人技術先驅技術迭代迅速,國內科技企業人形機器人百花齊放,產業生態正醞釀全維度躍遷。
值得關注的是,報告還精選了國內在人形關鍵零部件、整機以及機器人與大模型融合等領域的領軍企業,為行業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啟示。報告預測,2024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約27.6億元,到2029年達到750億元,將占到世界總量的32.7%,位居世界第一,到2035年有望規模達到3000億元。
報告發布后,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丁漢院士等嘉賓上臺共同啟動了“Leaderobot 2024年度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評選”,在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上設立3個類目,10大獎項(含榜單),旨在遴選激勵產業鏈年度杰出企業,為行業的進一步繁榮與發展注入新動能。
開幕式上,還公布了人形機器人最具投資價值榜單以及人形機器人最具市場潛能榜單,“人形機器人發布”公眾號重磅創刊。立德機器人平臺(機器人大講堂)總經理潘月博士介紹,這一全新平臺將實時記錄人形機器人的最新科技成果、創新產品和前沿應用,深度解讀行業趨勢,分享專業見解,致力于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的普及與發展,激發行業內外的創新與協作,促進產業的深度融合與高質量發展。
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為“新引擎”。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丁漢院士在題為《機器人未來技術研判》的演講中預測,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尖端科技的推動下,我們正面臨著發展更先進智能化、自主化和協同化機器人的重大機遇與挑戰。人形機器人產、政、學、研、用協同創新,做好平臺化,實現場景落地,方能引爆整個行業。
人形機器人是未來智能科技發展的核心組成部分,將在社會各領域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熊友軍在《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發展思考》報告中透露,人形機器人發展需要集中力量突破核心關鍵共性技術,推動本體、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方向多技術路徑探索,創新中心將繼續專注于人形機器人的研究與推廣,致力于促進行業的繁榮發展,攜手迎接智能科技的美好未來。
在為期兩天的盛會中,與會嘉賓將針對人形機器人的技術進展、商業潛力、關鍵核心組件及產業鏈布局,以及人工智能與具身智能等熱門議題,進行精彩的主題報告和深入的圓桌討論。相信這些深入交流將進一步揭示人形機器人行業未來的演進脈絡,同時也為整個行業的繁榮發展提供寶貴的參考和指導,為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持續創新與進步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并預示一個充滿無限機遇的人形機器人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