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SMT治具熱管理優化效果需通過溫度分布均衡性、熱變形控制、工藝良率提升三個維度量化驗證,結合以下檢測方法與行業標準綜合評估:
一、溫度均勻性監測
- 紅外熱成像掃描
- 回流焊過程中使用熱像儀掃描治具表面,要求局部溫差≤8℃,大功率元件周邊無>15℃熱點區 13;
- 優化案例:嵌入銅合金散熱片的治具可使IC區域溫降12-15℃ 1。
- 熱電偶動態驗證
- PCB關鍵位點埋入熱電偶,監測回流焊溫區曲線:
- 預熱斜率1.5-3.0℃/s 3
- 峰值溫度235-250℃(無鉛工藝)2
- 液態停留時間40-90秒 3
- 合格標準:實測曲線與設定值偏差<±5℃
-
三、工藝良率閉環驗證
- 缺陷率對比
- 優化后焊點橋連/虛焊率下降>30%(參考SPC過程控制數據)34;
- 設備穩定性
- 貼片機CPK值>1.33,溫度波動導致的拋料率<0.1% 6;
- 壽命周期驗證
- 鈦合金治具經500次高溫循環后,定位精度衰減<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