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儀科技,精研技術,定制方案,共贏新程
1.有機肥檢測儀測定以糞豬尿為原料的氮磷鉀含量
即使用有機肥檢測儀來測定以豬糞尿為原料的沼液中氮、磷、鉀的含量 。可以使用MY-GTA12肥料檢測儀,有機肥檢測儀是用于分析肥料養分含量的專業設備。豬糞尿經過厭氧發酵產生沼液,沼液中含有豐富的氮、磷、鉀等營養元素,對其含量進行測定,有助于了解沼液作為有機肥料的養分價值,指導科學施肥,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質量,同時也能更好地實現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
2.氮、磷、鉀對農作物的生長分別起到什么作用?
MY-GTA12肥料檢測儀
- 氮:是構成蛋白質和葉綠素的重要成分,能促進農作物的莖葉生長,讓葉片更濃綠,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使植株生長旺盛。缺氮時,作物矮小,葉片發黃。
- 磷:能促進農作物根系發育,增強根系的吸收能力和抗逆性,還能促進花芽分化,提早開花結果,提高果實的品質和作物的產量。缺磷時,作物根系發育不良,植株矮小,果實成熟延遲 。
- 鉀:有助于增強農作物的抗倒伏、抗旱、抗病能力,還能促進光合作用產物的運輸和轉化,提高作物的糖分、淀粉等含量,改善果實口感。缺鉀時,作物葉片邊緣發黃、焦枯,生長緩慢 。
如何判斷農作物缺氮、磷、鉀?
- 缺氮:
- 長勢:植株矮小,生長遲緩,莖干細短軟弱,分枝少,根系短且數量少,如小麥缺氮分蘗稀少 。
- 葉片:從下部老葉開始,葉尖先退綠發黃,然后整葉發黃枯死,無褐枯病斑;上部新葉淡綠泛黃、變薄,嚴重時全株葉片發黃,下部老葉干焦枯死。
- 花果穗粒:開花結果作物開花推遲、坐果少、易落果,果實小、果皮硬;糧食作物苗黃株小、分蘗不足、結穗變小、易早衰減產。
- 缺磷:
- 長勢:苗株瘦小,生長緩慢,新根和分蘗少,抗逆能力差,后期易早衰。
- 葉片:下部老葉先出現癥狀,葉色深綠或藍綠、無光澤,葉尖和葉邊卷曲、紅紫枯焦壞死,老葉和基部莖稈呈暗綠或紅紫色;上部新葉變小、變窄,嚴重時出現紫褐色或紅褐色斑點、條紋。
- 花果穗粒:花果類作物花芽分化不良,開花少、花期遲、坐果率低、果實易畸形;糧食類作物種子發育不良,授粉結實率低,穗粒灌漿不飽滿,成熟晚。
- 缺鉀:
- 長勢:莖稈柔弱,抗倒伏能力差,根系短且活性差,綜合抗逆性弱。
- 葉片:下部老葉葉尖和葉邊先發黃焦枯,似火燒狀,然后向整葉蔓延;缺鉀輕時葉邊和葉尖失綠泛黃,葉脈仍綠,嚴重時老葉卷曲皺縮、發黃褐枯死或葉肉壞死、出現黃褐斑,上部新梢新葉數量和大小減少,易枯梢死枝。
- 果實穗粒:糧食作物結穗孕粒干癟,開花結果作物膨果慢、果實小、上色慢、糖度低、口感差、易爛果且不耐儲存。3
- 3.怎樣科學合理地給農作物補充氮、磷、鉀?
-
科學合理給農作物補充氮、磷、鉀可參考以下方法:
- 測土配方施肥:檢測土壤養分含量,了解土壤中氮、磷、鉀的豐缺情況。結合農作物目標產量和其各生育期的需肥規律,制定合理的施肥配方,確定氮、磷、鉀的施用比例和用量。比如玉米若目標產量較高,對氮的需求相對較多,可適當提高氮肥比例。
- 選擇合適肥料:
- 氮肥:碳酸氫銨適合各類土壤和作物,宜作基肥,追肥需深施覆土;尿素可作基肥、追肥和葉面肥(噴施濃度 1 - 2%),追肥應適當提前;氯化銨不宜用于酸性土壤、鹽堿地及忌氯作物,是水田較好的氮肥,不宜作種肥。硝酸銨宜作旱田追肥,不宜施于水田和作基肥、種肥 。
- 磷肥:過磷酸鈣可作基肥、追肥、種肥和根外追肥,能施在中性、石灰性土壤上,但不能與堿性肥料混施;鈣鎂磷肥是堿性肥料,適用于酸性土壤,作基肥深施,不能與酸性肥料混施;磷酸一銨和磷酸二銨適用于各種作物和土壤,主要作基肥,也可作種肥。
- 鉀肥:氯化鉀不宜在對氯敏感的作物(如煙草、甜菜等)和鹽堿土上施用,可作基肥和追肥,不能作種肥;硫酸鉀適用于各種作物,可用作基肥、追肥、種肥和葉面噴施(濃度 2 - 3%)。
- 采用合理施肥方法:
- 基肥:底肥采用有機 - 無機肥結合,可增施腐熟農家肥、商品有機肥等有機肥,提高土壤保肥蓄水能力。同時將氮、磷、鉀等化肥按比例深施,一般提倡基肥深施在種子下 10cm 左右。
- 追肥:遵循 “輕底肥重追肥” 和 “少量多次” 原則。追肥可采取條施、穴施方式。有灌溉條件地區,可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將肥料溶解在水中,隨灌溉施入,提高肥料利用率。也可在作物生長關鍵期進行葉面追肥,快速補充養分。
- 根據作物種類施肥:不同農作物對氮、磷、鉀需求不同。葉菜類需氮較多,以促進葉片生長;根莖類作物生長前期需氮較多,中后期需磷、鉀較多,以促進根莖膨大;果菜類和果樹在開花結果期需磷、鉀較多 。例如,大豆推薦復合肥料 10 - 22 - 13(N - P?O? - K?O)等相近配方;水稻推薦復合肥料 13 - 18 - 14(N - P?O? - K?O)等相近配方。
- 考慮環境因素:氣溫、降水等會影響肥料的轉化和作物吸收。溫度較低時,微生物活動弱,肥料分解慢,應提前施肥;降水多的地區,肥料易淋失,應少量多次施肥。 沙質土壤保肥能力差,要勤施薄施;黏質土壤保肥能力強,可適當減少施肥次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