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1日起,新建小區必須光纖入戶,且同時具備接入多家網絡運營商的能力。這是工信部的最新強制規定。這一利好政策的出爐,將意味著光纖進入千家萬戶,家家都要享受到互聯網的便利之處。依托互聯網普及的智能家居無疑將要搭乘這一有力東風,憑借快捷舒適的功能,走入尋常生活,縮短推廣期。
4月起新小區必須光纖入戶
工信部日前發布《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規范》和《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兩項國家標準,其中對光纖入戶的實施情況做出了強制性規定。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新建小區必須光纖入戶,同時具備接入多家運營商的能力。
據了解,盡管國內互聯網網民接近6億,但寬帶光纖的普及率僅有5左右,落后于新興經濟體和發達國家。韓國光纖接入率接近60%,日本普及率也達到了三成。有關人士表示,光線普及率較低嚴重影響我國信息化發展戰略的有效實施,也制約我國信息通信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的不斷提升。
此次工信部新政執行將會帶來兩方面的好處,即可實現小區光纖寬帶普及率,以及提升我國信息化能力。非常典型的有,為智能家居和智能社區的建設奠定了技術基礎,因為智能家居就是典型的家庭物聯網的基礎應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都是實現家居智能化的基礎,所以提高光纖入戶的占有率,將為提高智能家居的市場份額提供了必要條件。
智能家居成為生活服務定制平臺
事實上,互聯網進入百姓生活已經有好多年了,上網瀏覽新聞、玩游戲等等早已成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隨著百姓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越來越多的高科技商品走進平常生活,有力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前只有在科幻電影中看過富豪們才能用得起的智能家居也開始昂首闊步地走入百姓家庭,居民的生活方式也迎來“革命性的變化”。
舉例來說,物聯傳感推出的ZigBee無線智能家居顛覆了以往的繁瑣家居生活。主人在外能夠通過手機偵測家中情況,實時感知有人非法闖入家中;刮風下雨時,家中窗戶自動關閉,煤氣發生泄漏,窗戶自動開啟;身在室內,人到燈亮,人走燈滅。區別于傳統型智能家居,其控制方式從有線改為無線,在控制與被控制之間完全采用無線連接,無需經過轉換,可以實現從最簡單的一個控制器控制一個電燈開關,直到整個家庭的燈光、電器、窗簾、門禁等設備全部控制,而且無需穿墻鑿壁,成本低費用少,功耗也低,符合節能低碳生活趨勢。
物聯傳感技術部負責人表示,從互聯網角度來看,智能家居不光光讓家居設備變得智能聰明,更在于實現大眾生活和消費方式的革命,如定制化服務、個性化推送等。例如,物聯智能家居和云計算對接,搜集和分析社區信息,從而實現家庭小網、社區中網、世界大網的互聯互通。通過智能終端,用戶可以連線社區服務中心、醫院、銀行、超市、餐館進行各項服務的定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