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jzbw99.com 2025-08-12 09:44 來源:中國工業報
8月4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最新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企業銷售收入保持平穩增長,呈現制造業發展穩中提質、“高端化”穩步推進態勢,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上半年,制造業銷售收入增速較全國企業總體增速快1.5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8.9%和11.9%。
此前的7月2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6月份規模以上制造業利潤總額改善明顯,裝備制造業營收、利潤快速增長,支撐工業經濟增長的作用突出。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海兵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表示,由于政策發力、出口加速、成本降低、“內卷”緩解、預期改善等因素,為工業企業營收持續增長、盈利恢復創造有利條件。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委兼宏觀研究部主任、研究員蔡彤娟對中國工業報記者表示,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持續增長為利潤修復奠定基礎,其中裝備制造業利潤增長9.6%、汽車行業利潤飆升96.8%,對整體工業利潤貢獻顯著。
多重利好疊加
規上制造業利潤由降轉增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于衛寧表示,6月份,規模以上制造業利潤總額改善明顯,利潤由5月份下降4.1%轉為增長1.4%。總體看,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155.8億元,同比下降4.3%,降幅較5月份收窄4.8個百分點。
關于制造業利潤由降轉增的主要驅動因素,蔡彤娟對中國工業報記者表示,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持續增長為利潤修復奠定基礎。其中,裝備制造業營收(+7.0%)和利潤(+9.6%)快速回升,汽車行業利潤飆升96.8%,電氣機械、儀器儀表等行業增長超10%,對整體工業利潤貢獻顯著。
蔡彤娟介紹,“兩新”政策顯效,智能無人機(+160.0%)、計算機整機(+97.2%)等行業利潤激增,帶動產業鏈上下游需求與利潤增長。同時,產業升級加速,高端裝備、智能化和綠色化相關行業表現突出。
7月3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采購經理指數(PMI)顯示,雖然7月份制造業景氣水平較上月回落,但生產指數、價格指數和大型企業持續保持擴張,新動能持續增長,市場預期回升。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7月份,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PMI分別為50.3%和50.6%,均持續高于臨界點,高端裝備制造業保持擴張;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2.6%,比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制造業企業對近期市場發展信心有所增強。
“今年以來,各級政府加大對民營企業家的關懷力度,極大增強了企業家群體的信心。特別是‘兩重’‘兩新’政策,在擴大企業投資生產、提振市場消費需求等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王海兵表示,在“對等關稅”一再推遲的“窗口”期內,我國工業企業為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加班加點、開足馬力安排生產任務,推動出口訂單盡早完成。同時,隨著政府部門加快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在土地、水電、利率、物流、資源等方面開展降低綜合成本行動,我國工業企業經營成本有所降低。
“隨著《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制定、公布及施行,部分行業龍頭企業宣布壓減供應商支付賬期,有效改善了產業發展的‘內卷式’競爭生態,極大增強了產業鏈供應鏈上企業發展活力和運營效率。”王海兵說。
“兩新”政策加碼
制造業提質增效加速
今年以來,“兩新”政策支持品類及補貼范圍不斷擴大,帶動相關行業利潤改善明顯。
于衛寧表示,6月份,“兩新”政策帶動效果持續顯現。在大規模設備更新相關政策帶動下,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印刷制藥日化及日用品生產專用設備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等行業利潤快速增長,同比分別增長12.1%、10.5%、9.5%。電子、家電、廚衛等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持續顯效,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計算機整機制造、家用空氣調節器制造、家用通風電器具制造等行業利潤分別增長160.0%、97.2%、21.0%、9.7%,行業鏈條相關的光電子器件制造、計算機零部件制造等行業利潤分別增長29.6%、16.9%。
蔡彤娟指出,國家近期通過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與技術改造”政策,極大提振了裝備制造業發展。
“從頂層實施來看,國家增加發行2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用于支持設備更新,設立科技創新和技改再貸款、貼息貸款,并對技術改造投入給予所得稅抵免,這些金融和財政政策為企業升級裝備提供了堅實資金保障。”蔡彤娟說。
王海兵也表示,我國設備更新的市場規模每年可達到5萬億元以上,對設備更新、技術改造的政策支持可以充分釋放裝備制造業市場潛力,促進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提升裝備制造發展質效。今年以來,我國支持設備更新的資金規模、覆蓋范圍有所擴大,企業申報技術改造的門檻有所降低,使得相關產業內企業初步形成了“設備升級—技術改造—投資擴產—產能優化—效率增強—效益提升”的良性循環。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7.3%,增速高出全國固定資產投資14.5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貢獻率高達86.0%;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對全部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23.3%。
“這些數據清晰表明,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政策為企業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和投資激勵,尤其在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升級中發揮關鍵作用,有效推動裝備制造業成為工業經濟的穩定器和增長點。”蔡彤娟說。
在談及未來哪些政策工具可以進一步釋放潛力時,蔡彤娟認為,未來可進一步釋放潛力的政策工具包括:擴大稅收優惠范圍、增加技術改造專項再貸款額度、深化地方配套補貼,以及加快智能制造和工業軟件升級方向扶持,實現從“錢給得出”向“用得好、效益高”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