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在线永久免费观看黄网站-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施耐德電氣張琰琰:企業可持續發展應“以人為本”

http://www.gjzbw99.com 2022-12-26 14:01 來源: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

  近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在各方爭議中落幕。可以看到,氣候變化警報仍未解除,雖然可持續發展已成大勢所趨,但全球實現溫控目標任重道遠,包括企業在內的各類組織面對減排依然挑戰重重。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人力資源中國區負責人 張琰琰

  如何掌握破局關鍵,獲得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是每個企業管理者應當思考的問題。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企業唯有修煉內功,夯實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基礎、文化基礎和制度基礎,打造有能力、有信念、有歸屬感的員工隊伍,才能在這場影響深遠的轉型中搶占先機。

  可持續發展應“以人為本”

  在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雖然技術、產品是硬實力,但正可謂“武器再先進,仗也得人來打”,人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力量。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此前一項調研表明,70%的企業認為研發和人才是決定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僅次于技術能力。

  一方面,人的理念決定可持續能否推進,激發員工自驅力是關鍵。人往往對自己認可的事物投入度更高,可持續也需要員工真正理解、認同和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另外,可持續發展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需要全體員工的長期參與和持續支持,自驅力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終極力量。

  另一方面,人的能力水平決定可持續水平的高低,賦能員工全方位發展是核心。因此,企業應將“人才”納入可持續發展總體戰略,長遠規劃員工發展,多元賦能員工成長。員工在產出更優質產品和服務的同時,也能在企業可持續之旅中收獲更多的價值感和意義感,這也有利于提升雇主口碑,吸引更多外部優秀人才的加入。

  “三步走”,打造人與企業可持續發展共同體

  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先行者,施耐德電氣憑借多年深耕與實踐獲得了全球權威機構的認可,包括連續11年登上企業爵士“全球可持續發展百強企業”榜單、連續11年入選“道瓊斯可持續發展世界指數”等。目前,施耐德電氣的可持續影響力收入,也就是對氣候產生積極影響的產品或解決方案所帶來的收入,已占到施耐德電氣全球總收入70%以上,到2050年這一比例將提升到80%。

  而這背后離不開對人的激勵與發展。施耐德電氣多年來一直致力推動人與企業的共同可持續發展,并于今年榮膺福布斯中國“2022中國年度最佳雇主”和“2022中國年度最具可持續發展力雇主”。我們的經驗可以歸納為“三步走”:理念引領、文化助推、制度賦能。

  第一,理念引領。清晰的理念來自于明確的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不僅引領了企業運營的方向,更引導了員工的可持續發展價值觀。

  早在2002年,施耐德電氣就把可持續作為核心戰略,設立了明確的戰略目標和量化考核體系(SSI),包括應對氣候變化、高效利用資源、堅持誠實守信、創造平等機會、跨越代際釋放潛能和賦能本地發展六項長期承諾,并將可持續目標的實現進度與團隊及個人的業績直接掛鉤。

  此外通過成立可持續發展戰略委員會、開設可持續發展全員必修課、加強多渠道全員溝通、在辦公環境中植入綠色環保理念等多種舉措,使員工從“被動接受目標”轉變為“自發理念認同”。例如,雙面或單面再利用的打印模式已成為公司標配,再輔以無紙化辦公,僅2021年中國區就節約了超過1000萬張用紙。

  在業務端,施耐德電氣將可持續融入到業務的方方面面,從綠色設計、綠色采購、綠色生產、綠色交付到綠色運維,打造端到端綠色供應鏈,使得每個員工的工作與可持續密切相關。施耐德電氣承諾到2025年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2030年實現自身運營“零碳就緒”,2040年實現端到端價值鏈碳中和,2050年實現端到端價值鏈的凈零碳排放。

  第二,文化助推。優秀的企業文化會成為人才發展的沃土,施耐德電氣“多元、平等、包容”的文化基因,正是促進人才長期發展的穩定劑和助推劑。

  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創新,鼓勵試錯的“包容”就是保護和孕育創新的土壤。“敢于顛覆”是施耐德電氣倡導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并為此設置了“最佳嘗試獎”,專門認可為公司發展做出有益嘗試的團隊,哪怕嘗試并不成功。此外,“多元”文化也是創新的源泉,不同背景、年齡、性別的人們在一起,往往能碰撞出更多奇思妙想。作為一家經歷多次兼并重組的百年跨國企業,施耐德電氣深知多元化與包容是企業的戰略資產。

  同時,施耐德電氣倡導“平等”,致力于讓每位員工的價值都得到重視并獲得發展機會。以性別平等為例,施耐德電氣已將其納入可持續發展戰略,并提出到2025年,女性比例在新員工、一線經理、高管團隊中將分別達到50%、40%、30%;并通過消除隱性偏見培訓、女性領導力培養計劃等完善舉措,支持女性員工成長,使公司不斷涌現出優秀的女性管理者。

  第三,制度賦能。可持續能力的培養不止一朝一夕,而是要通過制度對員工進行長期賦能,才可以逐步積累起來。

  施耐德電氣以“全職業生涯”體系賦能員工,助其成長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中堅力量。從剛入職的應屆生到待退休的老員工,都有對應的培養項目,在打造領導者梯隊的同時,形成跨代際的合力。公司還搭建了門類齊全、內容豐富的數字化學習平臺,助力員工隨時汲取知識營養,更高效敏捷地完成自我提升。

  考慮到人才的可持續發展也需要充分的成長與施展空間,施耐德電氣一方面打通跨部門橫向流動,通過對內的開放人才市場(Open Talent Market)將員工能力、職業興趣和內部崗位進行智能匹配,鼓勵員工充分挖掘自身潛能;另一方面,集團“多中心”戰略的深入也打開了人才縱向上升的通道,中國團隊在本地就可管理跨國項目或主導全球性產品線,越來越多本土人才走向全球擔任要職,在“不設限”的空間中施展才華。

  除了“養分”和“空間”,人才發展也需要“陽光”。施耐德電氣十分注重員工身心健康,通過優化內部認可、關愛及福利制度,不斷提升員工權益,例如支持員工實際需求的家庭陪護假、疫情特別假;倡導協作與認可文化的“Step Up”感謝平臺;增大員工自主權的靈活工作方式和彈性福利平臺等等。這些措施使員工在能力提升、職業進步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團隊的鼓勵和企業大家庭的溫暖,從而迸發出更持續的成長力量。

  可持續發展惠及生態圈

  可持續發展是個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個層面的合作。以減碳為例,供應鏈產生的碳排放往往比企業自身運營的更多。這就要求可持續發展的頭部企業承擔起“生態賦能”的角色,幫助上下游,尤其是中小企業,聯合推進生態圈整體的可持續發展。

  在供應鏈層面,2021年施耐德電氣發起“零碳計劃”,通過技術和服務支持全球前1000位供應商到2025年減少50%的運營碳排放,其中包括中國的210家核心供應商。2022年還發布了“減碳大師”計劃,為減碳先行者全面賦能更多伙伴搭建起重要平臺,助力更多企業把握綠色發展先機,并共同打造更廣泛的減碳生態圈。

  低碳時代,企業的運行邏輯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可持續正成為新的核心競爭力。企業如果想在雙碳時代勝出,必須秉承“以人為本”,對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做出堅定投入,在內部形成正向循環,從而實現企業和員工可持續發展的雙贏。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