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在线永久免费观看黄网站-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俞海斌:工業軟件是工業制造過程中的靈魂

http://www.gjzbw99.com 2022-10-24 09:46 來源:中控技術

  導 讀

  在智能制造的浪潮下,制造企業在工業自動化基礎上提升生產制造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路徑。通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進程,為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近日,中控技術高級副總裁俞海斌接受了媒體采訪,從行業數智升級、產業趨勢以及公司未來發展、智能制造新機遇等角度帶來干貨分享。

中控技術高級副總裁  俞海斌

  1、底氣的來源

  為何定位為流程工業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

  中控技術發展至今,已走過二十多個春秋,但是行業中,不少人對于中控技術的認知仍然停留在“單純提供DCS控制系統的廠家”的階段。這兩年,基于市場發展和客戶需求,中控技術已經全方位地開展了業務升級和戰略轉型工作。目前,中控技術作為流程工業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提供的是硬件+軟件的“一攬子”解決方案,產品也具備多樣化的特征。

  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及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流程工業企業面臨越來越大的成本和經營壓力。此外,供給側改革、“雙碳”等政策,也在倒逼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動精益生產、智能制造。

  曾有一家大型煉油石化企業的總經理提出,希望中控技術提供一個在低、中負荷的時候就能保證生產安全和經濟效益的方案。然而,從設計流程的角度而言,運行滿負荷時的安全穩定性最好,經濟指標也是最優的,但現在原料價格、成品價格、競爭格局多變,有時候會出現“開得越多、虧損得越多”的尷尬局面。因此,現在需要進行更多的調整。

  俞海斌坦言,對中控技術而言,原來只需要提供控制系統,保證基礎自動化安全穩定的運行就可以了,但現在不是。在基礎自動化的層面上,還需要通過工業軟件對裝置進行優化,把原來由人操作的部分盡可能地讓機器去操作。這也是中控創始人褚健提出的,要求中控技術從以硬件為核心的“工業3.0”產品供應商向覆蓋“工業3.0+4.0”的流程工業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轉變,通過軟件的力量,使整個行業的自動化達到更高的水平,助力客戶實現安全、環保、提質、降本、增效等目標。

  致力于成為流程工業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中控技術的底氣來自哪里?

  01

  事實上,中控技術成長的DNA就決定了其發展的基礎。俞海斌指出,在20余年的發展中,中控技術一直主攻流程行業。盡管很多的專家、客戶更看好離散行業,但褚健與中控技術管理團隊一致認為,要把流程行業做深、做透。所以多年來中控技術一直深耕在石油、化工等流程行業,從只有幾個人的創業團隊,發展到5000多人的規模、服務兩萬六千余家流程工業企業的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并承擔了國內外一系列具有業內影響力、有標志性意義的重大項目。

  02

  其次,中控技術還建立了完善的營銷及服務體系。中控技術面向工業解決方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出PLANTMATE®服務品牌,打造“5S店+S2B平臺”服務模式,已經建成遍布全國的150多家5S店,并將在未來兩年拓展到300家,做到化工園區全覆蓋。這種類似于汽車4S店一樣的方式,把技術服務人員布到下游客戶的身邊,再加上S2B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互聯網模式,使得客戶備品備件、增值服務等各種需求得以快速響應。從以前被動地滿足客戶需求到現在主動地去預知客戶地需求,發現客戶的問題,為客戶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再配置硬軟件產品和合作生態伙伴的產品,形成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最終形成行業、區域、產品交叉覆蓋的服務網絡,為客戶提供24小時全天候服務。

  03

  第三,中控技術擁有強大的產品線。中控技術深耕集散控制系統、安全儀表系統、網絡化混合控制系統等自動化控制系統,并以此為基礎,大力布局和發展工業軟件、行業解決方案、儀器儀表等產品,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工業3.0+4.0”產品及解決方案架構。今年7月,中控技術推出了新一代智能運行管理與控制(i-OMC)系統。這是一個從0到1的系統,在基于傳統集散控制系統功能之上,深度融合工廠操作系統、工業AIoT、先進工業網絡、智能優化、模型預測等技術優勢,致力于實現流程工業從自動化到智能自主化運行的重大創新和升級,這也成為了中控技術從跟跑到領跑的一個具有強勁動力的助推器。

  04

  另外,中控技術的發展離不開客戶的長期支持和信任。在部分核心產品上,中控技術保持著較高的市場占有率。根據統計,2021年度,公司核心產品集散控制系統(DCS)在國內的市占率達到了33.8%,連續十一年蟬聯國內市占率第一名;核心工業軟件——先進控制軟件(APC)的國內市占率達到28.6%,連續三年排名第一。歸根到底,這是因為廣大客戶對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在產品剛剛推出的時候,這些企業能夠信任我們并使用我們的產品,對我們而言是莫大的鼓勵。

  2、國產化的進程中的痛難點

  流程工業正面臨哪些難題

  現在企業面臨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存在的難點主要有以下兩點:

  01

  安全是紅線。現在安全事故數量依然較多。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某些項目建設過程中,很多工作事實上是在并行操作。一些保密企業對于安全的要求尤為嚴格,由于各方面原因,他們的進度安排又會非常緊,所以很多時候設備、儀表、控制系統,以及整個工作都并行在開展,這種情況下保證安全的生產就更加重要。這也是現在更多的企業在推進少人化、無人化的原因。

  02

  第二是環保。現在“30·60”目標對于環保的要求很大程度上約束了企業的生產,節約能源、提升經濟效益成為關鍵。目前,中控技術專門設立了工業節能部門,并不斷擴充團隊,并把資源、能力、技術賦能到這個團隊,幫助用戶更好的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

  3、如何賦能流程工業企業轉型升級

  流程工業正經歷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的變革

  近年來,中控技術堅持自主創新,核心產品主要聚焦于流程工業的痛點和熱點,產品和解決方案廣泛應用在油氣、石化、化工、電力、制藥、冶金、建材、造紙、新材料、新能源、食品等行業領域,覆蓋了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

  當前,中控技術以“5T技術”、“工廠操作系統+工業APP”和“5S店+S2B平臺”助力流程工業數智化建設。

  5T技術

  5T就是AT(自動化技術)、IT(信息技術)、PT(工藝技術)、OT(運營技術)和ET(設備技術)。互聯網行業往往強調IT+OT,但是這還不足以完全體現流程行業的特點,我們認為,只有實現了這5個“T”的結合,才能針對流程行業企業不斷變更的場景化的需求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

  工廠操作系統+工業APP

  我們在推廣和拓展工業軟件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的困難,為了符合個性化的需求,過去的模式往往是需要重人力投入的定制化解決方案。那么如何推進新的模式呢?場景化、角色化的需求是客戶提出的工業軟件或者解決方案所需要滿足的特點,“工廠操作系統+工業APP”的技術則能夠很好地以這種標準化的平臺、標準化的模塊或者標準化的組件去搭建個性化的不同場景的解決方案。

  5S店+S2B平臺

  該商業模式可以更好地接近下游客戶,與他們共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除了這三大核心戰略,中控技術也積極推進工業5G、工業互聯網、區塊鏈、邊緣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等新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研究和工程探索;積極探索數據驅動的工業典型裝置、裝備低碳節能技術及相關應用;提高工業設備智能化程度和工業生產安全性,進一步打造先進自動化工廠、數字孿生工廠、少人化無人化工廠、卓越運營工廠的整體解決方案。

  其中,i-OMC系統就是中控技術持續探索的重要產物,其技術突破在某化工企業進行示范階段期間,幫助客戶實現了操作頻次下降90%以上,生產平穩率達到99%以上,大部分裝置自控率達到了100%;并幫助某企業的離子膜燒堿項目實現全自動及黑屏操作、一鍵啟停燒堿裝置等,定員由120人減少到40人以下,更好地實現企業的少人化、無人化、自動化、智能化等需求。

  4、高比例研發投入

  研發投入的應用與戰略規劃

  中控技術作為一家技術公司,技術是最關鍵的。近四年,中控技術在研發上投入的資金均超過總營收的10%以上,2021年中控技術的研發投入達4.97億元,同比提升37.19%,占營收的比重達到10.99%。目前,中控技術主要的研發投入運用在研發平臺建設上。中控技術建立了控制系統、工業軟件和儀器儀表三大技術平臺,以及控制系統熱冗余的高可靠性設計技術等八大類核心技術,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同時,高素質的研發人才隊伍也形成了市場調研、需求分析、技術研究、產品開發、生產制造、產品測試、系統集成的人才梯隊。截至 2021年12月末,中控技術研發人員占全部員工數量的 34.21%,其中核心技術人員在公司任職均超過15 年。

  此外,中控技術擁有科研場地5000余平方米,建立了成熟的軟件分中心、硬件分中心、可靠性測試部等研發測試部門,配備了國內外大量先進的測試設備;擁有可靠性壽命實驗室、工業通訊與網絡實驗室、信息集成與工廠建模實驗室、工控安全實驗室等系列專業實驗室,并建設完成智能制造實驗室,實現對流程制造環境模擬仿真驗證。

  未來,中控技術將堅持以雙輪驅動推動范式遷移,深耕流程工業,技術創新和客戶需求相結合,持續發力、統籌推進,最終實現公司戰略發展范式遷移。

  5、打造新增長曲線,構建未來“增長極”

  如何成功創建中控技術的發展路徑

  成功打造新增長曲線,最關鍵的是中控技術始終緊密圍繞客戶的需求。

  01

  從發展曲線的角度來看,第一個階段,中控技術是以國內市場為主,打造工業自動化的產品,以控制系統為核心,加上儀器儀表、幾款軟件,點狀地滿足客戶的一部分需求。

  02

  第二個階段,也就是當前階段,我們建立起“3+1”平臺。即i-OMC系統、工廠操作系統+工業APP和一項尚未公開發布的技術平臺,以及“5S店+S2B”商業模式平臺。全方位、多維度助力流程企業從生產過程自動化到企業運營自動化的演進。

  03

  第三個階段是“5T技術”。“5T技術”理解起來非常簡單,但是實踐層面的要求非常高。“5”既是實數又是虛數,光靠一、兩個技術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我們希望通過5個甚至5個以上的技術解決流程行業的痛點。這就需要更多專業技術人員、專家的加入,所以我們也是希望通過開放創新、平臺式創新的方式,建立起我們的技術、產品平臺,通過這些平臺建立起生態,更好地為客戶服務。

  為了實現更多的業務增長,中控技術也加快了國際化進程。未來將以東南亞、中東地區的流程工業用戶為重點,全力拓展國際市場,為公司的業務增長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6、共同促進產業的發展

  政府、企業如何攜手破局

  正如中控創始人褚健所說,工業4.0是由工業軟件驅動的革命,工業軟件不是簡單的軟件,而是工業制造過程中的靈魂。中國工業軟件市場增速領先全球,潛力巨大。然而,當前中國工業軟件產業規模僅占全球工業軟件市場規模的6%,仍處于滲透率快速提升階段。另一方面,工業軟件的自主可控,對于保證國家安全也至關重要。

  從政府的角度,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

  “有可能的話,希望央企、國企等能夠帶頭使用國產工業軟件,起到表率作用。因為軟件是越用越好的,國外的軟件為什么好用,因為它們經過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積累,在不斷迭代的過程中加入了很多使用時的經驗。

  從企業的角度,工業軟件要做好非常難、要推廣好就更難。流程工業企業面臨著極端危險的環境,因此與消費端的軟件不同,工業軟件的可靠性尤為重要。

  工業軟件的軟件是靈魂,但首先還是工業,所以我們要真正把工業知識反映到軟件里面。中控技術希望能夠與更多的伙伴一起交流、開發一款款產品,通過比較方便的、低門檻的方式把工業知識轉化成軟件。中控技術推出的“工廠操作系統+工業APP”的方案的初衷是希望解決傳統工業軟件存在體系龐大、價格昂貴、開發周期長、二次開發工作量大、更新維護難、只能在本地部署等問題,通過提供開放化的平臺來發展生態合作伙伴,打造全產業鏈工業APP庫。合作伙伴開發的APP以及用戶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上開發的APP可以互聯互通,以集成化、 數字化、智能化手段解決生產控制、生產管理、企業經營的綜合問題,讓企業能始終牢牢掌握自身發展工業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方面主動權。“

  中控技術將進一步加大對工業軟件的創新和研發,并將構建開放合作的生態合作關系,始終做企業數字化轉型可信賴的合作伙伴,助力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我們也希望,從用戶側到政府側,大家能夠齊心協力地推進我們國家工業軟件的自立自強。”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