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在线永久免费观看黄网站-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國內低代碼平臺需要避免哪些坑?

http://www.gjzbw99.com 2021-01-07 09:06 來源:中國軟件網

隨著后疫情時代的到來,傳統企業紛紛為降本增效而努力,數字化能力已經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的主要手段之一。隨之而來的是:企業大量研發需求、有限的研發人員以及成本之間的矛盾沖突日益凸顯。

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希望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少的研發人員投入獲得最高效、便捷的業務應用。在這樣的背景下,低代碼平臺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進而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

低代碼平臺通過拖拽頁面的方式,實現了快速創建產品,這節省了大量技術研發人工的工作量,壓縮了產品研發時間,提高了產品開發效率,而且可以引入大量業務人員承擔部分甚至全部產品開發工作,逐漸成為企業降本增效、實現數字化的重要方式。

當越來越多的國內廠商開始入局低代碼賽道,如何建立成熟的產品、商業模式,以及具有吸引力的業務策略,成為低代碼企業能否成長的關鍵要素。

與國內低代碼平臺剛剛興起不同,國外低代碼平臺已經逐步走出萌芽期進入成長期,并產生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如OutSystems、Salesforce、Mendix等,原生低代碼廠商壯大的同時已開始出現并購整合的現象。

那么,國外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經歷過哪些階段?遇到什么問題?關于這些問題的探討,對于國內企業來說具有借鑒意義,因此中國軟件網希望通過梳理其業務發展歷程、商業模式從而找到值得借鑒的經驗以饗讀者。

業務發展策略

1.1 OutSystems:云服務+訂閱模式開辟低代碼平臺的典型商業模式

OutSystems成立于2001年,旨在改變企業軟件的交付方式。2004年正式推出產品將業務瞄向電信行業并建立了產品商業模式。2006年,受3G許可價格影響,OutSystems開始著手產品和商業模式轉型,通過銷售開發工具以及推出平臺以吸引更多客戶。

2011年因業務增長緩慢,OutSystems開始改變定價模式放棄銷售永久開放式許可證,轉而開始訂閱模式,同年OutSystems開始上云轉向云服務。2014年OutSystems推出了平臺免費版本為開發人員提供個人云環境支持開發人員免費創建和部署Web和移動應用程序。

2015年OutSystems正式轉型為云廠商,專注于提供云服務。2017年,OutSystems發布低代碼平臺新版本,引入了DevOps工具鏈以及新的API支持開發團隊管理應用程序、模塊、環境、部署和發布。2018年OutSystems獲得了3.6億美元的融資成為了低代碼賽道中的獨角獸,掀起了低代碼熱潮。

2020年,OutSystems宣布與AWS達成戰略合作,以加速應用程序開發以及大規模采用云服務,增強DevOps、數據分析、應用程序AI/ML功能以及集成其他AWS服務。

OutSystems發展歷程

1.2 Salesforce:以面向銷售群體為切入點,以營銷手段建立品牌影響力的低代碼平臺

Salesforce成立于1999年,致力于成為“銷售人員自動化的世界級互聯網公司”。2005年,Salesforce推出AppExchange為第三方開發人員提供平臺面向Salesforce客戶開放。隨著AppExchange的推出,Salesforce開始搭建平臺、發展生態向“no software”前進。

2008年,Salesforce將Apex、Visualforce等應用并入Force.com平臺,支持開發人員在平臺上構建應用程序以及用戶界面,并開放Salesforce服務和架構,促進平臺上匯集了大量開發人員。在這一年,Salesforce年收入超過10億美元,成為第一家年收入突破十億美元大關的云計算公司。

2010年,Salesforce收購Heroku PaaS平臺加固了其PaaS服務能力。2013年Salesforce1平臺啟動,向移動端應用更進一步。2015年,Salesforce正式推出Lightning Experience開始逐漸集成低代碼開發平臺Lightning。2019年Salesforce收購數據可視化分析工具Tableau,整合入Salesforce1平臺,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Salesforce發展歷程

1.3 Mendix:以APP敏捷開發為切入點,被西門子收購進入工業互聯網

Mendix成立于2005年,旨在為組織提供用更快、更簡單的方式來驅動客戶體驗和運營效率的應用程序開發平臺。2006年推出了第一版產品成功助力荷蘭大型郵政公司IT化轉型。2010年Mendix推出敏捷應用商店AppStore提供一站式服務,滿足全球用戶對敏捷開發組件、插件和應用程序解決方案訪問需求。

同年Mendix發布了Agile Business Platform2.5版,面向企業可視化快速構建應用程序以及管理與現有應用程序集成。2011年,Mendix發布了Mendix3.0版本,包含免費社交空間Sprintr.com以及企業云門戶用于集中管理部署、監視Mendix Apps,并建立了美國波斯頓新全球總部。

2018年Mendix 發布Mendix Assist,通過AI輔助為新開發人員進行應用程序構建實踐指導,同時為邏輯流程增添AI智能化。同年Mendix加入西門子,將持續致力于提升快速研發、全球擴張,與此同時Mendix希望進一步創建面向物理世界的數字操作系統、拓展平臺,深度集成垂直領域解決方案擴展Mendix平臺。

Mendix發展歷程

從業務布局來看,三大廠商專注打造平臺集成應用搭建生態。Salesforce作為SaaS廠商,在CRM領域中形成了獨特優勢,已擁有超過15萬企業客戶,集成了超過4000個應用程序,社區擁有230萬開發者。OutSystems作為原生代碼廠商則在不斷增強云服務能力,通過與云廠商合作擴大平臺服務能力以及生態集成,提升應用開發能力。Mendix則擁抱大廠商西門子深入拓展物聯網領域。

在融資方面,受互聯網泡沫破裂的大環境影響,三家廠商在在發展初期的融資過程中也受到了嚴重挫折。OutSystems在長達四十多次的推銷中才籌集到第一筆資金。Mendix則因獲得了郵政公司客戶認可才在一年半后獲得了一筆融資。Salesforce采取了拉朋友合伙入股的方式獲得了資金支持。因此,對于低代碼廠商來講,隨著產品推出并正式落地實踐,形成了較好的市場口碑后,再融資就會顯得輕松。

商業模式

2.1 產品布局

Outsystems平臺功能包含全棧視覺開發、拖放式UI、一鍵式部署、應用內反饋、自動重構、兼容移動、架構可拓展。與此同時OutSystems擁有兩種版本,已形成了完整的AI產品架構。

Salesforce在提供應用開發的同時,還支持定制應用程序數據庫,同時基于在CRM領域的沉淀,AppExchange為Lightning平臺積累了眾多租戶、銷售渠道優勢。Lightning平臺支持元數據、共享基礎架構、自動升級自定義功能和API架構,Flow實現流程自動化。

Mendix提供模型驅動IDE和微流,通過拖放式組件和模型驅動來創建Web和移動應用,以及支持自定義UI和組件,內置DevOps功能服務持續交付。Mendix專注在前端提供社交協作工具、敏捷項目管理、團隊開發能力 (包括應用程序內符號) 和反饋管理,通過分析和應用質量管理 (AQM) 工具檢查應用程序模型,助力應用程序模型優化。

從產品功能來看,低代碼通用平臺具備前端編輯、全棧視覺開發、部署、運行、監管等功能,看重應用程序開發運營管理等一站式服務,同時集成了AI架構。在服務用戶上,Outsystems和Salesforce的用戶更多面向企業及開發人員,Mendix則設計了低代碼和無代碼兩種產品,同時面向普通人員、專業開發人員。

2.2 定價策略

在定價上,OutSystems提供兩種定價方案:高價版中客戶可以擁有較大用戶容量,就成本而言企業用戶體量越大定價也將越高,因此更多面向中大型企業,其免費版最多可支持100個用戶,對于小型組織以及購買前體驗組織來說更具吸引力。Mendix采取根據不同應用程序、運行環境來定價,相對來說對于中大型客戶更友好。Salesforce根據功能和用戶人數來定價,與前兩家相比價格要略高。

2.3 服務場景

從垂直服務領域來看,三家廠商受第一家客戶的影響,在起步階段更傾向于此領域的開拓,先垂直深耕一個領域,逐步完善產品,待成熟之后開始拓展服務領域。如,OutSystems在起步之初于電信領域深耕多年,隨市場變更進而開始拓展新的服務領域;Mendix受在歐洲市場中保險業的成功拓展在掘金美國的初期同樣選擇從保險業入手;Salesforce則是從銷售入手全面布局銷售的各個環節,在此基礎之上逐步拓展到其他與銷售相關的各個行業,實現服務領域的拓展。

經驗借鑒

從OutSystems、Salesforce、Mendix三大低代碼廠商的發展歷程中,中國軟件網總結出七條可值得借鑒的經驗:

經驗1:產品定位要找準切入點

在低代碼平臺的發展初期,產品定位要精細,以一個小的點作為產品的切入點,而且要選擇企業自身具有優勢或資源積累的點,這樣才能確保產品推出之后更容易獲得客戶。

經驗2:做好底層技術的積累工作

低代碼平臺具有較高的平臺屬性,需要良好的底層技術能力以及一定的技術積累,才能為客戶提供大量可復用的數據模型,因此企業在嘗試進入低代碼領域時應首先做好底層技術積累工作。

經驗3:嘗試借助資本的力量

在低代碼平臺尚處于起步階段的當下,低代碼企業應善于借助資本的力量豐富自身的生態資源,彌補自身不足的地方,如Mendix借助西門子的力量實現業務轉型和升級,就是很好的例子。

經驗4:充分發揮軟件訂閱+云服務的商業模式優勢

與銷售永久許可相比,訂閱制以靈活性、易于接受性逐漸被企業所認可。要避免免費軟件的病毒式效應,相對銷售永久許可獲利訂閱制雖較低,但憑借“薄利多銷”的策略,低代碼廠商更易打開市場。

經驗5:在起步階段低代碼廠商需要專注于垂直行業

目前國內低代碼市場尚未形成規模化。與大廠商深厚的資源沉淀相比,在起步階段低代碼廠商更需要尋找突破點,即使是低代碼通用平臺也應深耕垂直領域服務積累實踐經驗和產品迭代,進而拓展到其他領域挖掘更多客戶。

經驗6:通用平臺將低代碼與無代碼產品相結合會拓寬更多用戶,助力于完善生態

低代碼開發的目標在于便捷、高效的提升應用程序交付,幫助開發人員提升開發效率的同時滿足企業對開發人員的激增需求。低代碼與無代碼的結合將會吸引更多開發人員及普通人員,共同推進應程序場景拓寬。

經驗7:低代碼廠商需緊隨企業數字化發展潮流,及時調整產品策略

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加速,上云成為潮流,低代碼開發平臺也正在加速云平臺化經營,與此同時隨著AI、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集成更多應用才能適應企業IT化需求。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