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在线永久免费观看黄网站-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機器人產業出現新趨勢

http://www.gjzbw99.com 2020-12-04 15:42 來源:江蘇商報

一線基金入局機器人產業,讓這一領域持續火熱。對于中國的機器人創業者來說,他們正踩著政策天時和市場地利,用“以租代售”模式創新開拓一個有巨大想象空間的未來

2020年,機器人賽道依舊火熱。

與往年有較大不同的是,一線美元基金和大型科技巨頭CVC(創業投資/戰略投資者)紛紛將目光投向了這一領域。比如,高瓴在今年成立的VC高瓴創投,已在機器人領域投資了清潔機器人云鯨智能、智能機器人公司思靈機器人以及可穿戴機器人研發商Yrobot。

其中,云鯨智能、思靈機器人的同輪次融資中,也有紅杉資本的身影;此外,紅杉還投資了梅卡曼德、倉儲物流機器人公司Syrius炬星和送餐機器人公司普渡科技,紅杉中國種子基金投資了四足機器人公司宇樹科技。

源碼資本也不甘落后,在其今年密集披露的機器人賽道布局包括梅卡曼德、機器人手眼協調技術公司星猿哲、箱式倉儲機器人公司海柔創新、配送機器人公司擎朗科技、娛樂教育機器人公司可以科技。

在資本關注的背后,是機器人產業的悄然進化,其中又有哪些值得關注和探討?

移動化、智能化機器人更受關注

過去,機器人主要應用在汽車制造業,而現在,機器人正從汽車制造走向其他制造領域,并開始在制造之外的物流領域——如倉儲和末端配送,商業服務領域——如送餐、清掃、沖咖啡、備餐,家用領域——如掃地機器人等場景多點開花。

落到具體的產品和公司類型上,兩類企業正在獲得更多關注:

一是有移動能力的機器人——移動技術有一定通用性,在制造、物流、商用、家用領域都有使用;這些場景目前是分散的,誕生了AMR(自主移動機器人)、無人叉車、AGV  (自動導引運輸車)、無人物流小車、掃地機器人等多種品類,但未來有可能合縱連橫,具有想象空間。

二是有新技術加持的、致力于機器人智能化的公司,他們使用AI、視覺等技術,從多角度給機器人加“感官”——眼睛、靈巧手、觸覺和大腦等等,試圖創造更聰明、靈活、能適應多種新任務的機器人。

在這兩類企業中都有布局的源碼資本創始合伙人曹毅認為,機器人在各行業替代人是確定性的事情,且這個過程會加速。一方面是供給的成本和品質會隨著規模增加日新月異,另一方面是需求側對具備低成本、穩定性、規模化、準確度等特質的勞動力的渴望與日俱增。在這個大前提下,在幾十萬、幾百萬用量級的品類中,商業屬性好、創業團隊強的公司價值會是巨大的。當然這個過程不會很快,需要有耐心,需要體力腦力心力都極優秀的創業者。

先行者探索“以租代售”新模式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目前獲得頭部一線基金和CVC  支持的,不是“行業老炮”,而是相對年輕的團隊。這些年輕的先行者已經開始探索新的商業模式。

例如,2015年成立于北京的極智嘉率先提出了“機器人即服務(Robot-as-a-Service,  簡稱RaaS)”的商業模式,,其中包括機器人租賃、全倉代運營和倉配一體化智能倉服務。目前,機器人租賃已成為RaaS  服務中增速最大的業務板塊之一,在電商、服裝、美妝、母嬰等行業都擁有廣闊的應用場景。

據統計,大多數極智嘉RaaS客戶都會在雙11期間,通過租賃機器人的方式臨時擴充智能倉以成功應對雙11的業務波峰。

極智嘉智能倉儲副總裁楊雋哲表示:“除了降低初始投資以外,租賃模式還能夠讓企業根據需求靈活拓展機器人的數量,按需部署,柔性程度更高。這也讓企業能夠從容應對業務波動。在雙11、6·18等大促期間,通過柔性拓展機器人倉、增加物流機器人部署,從而保證倉庫運行效率、應對訂單峰值。還可以按照業務量在多個倉庫之間調動機器人使用,這些都是傳統揀選模式所不具備的。”

這樣的租賃模式的“柔性”優勢讓更多企業接觸到物流機器人,并從中逐漸了解其優勢,對物流機器人的態度從“可有可無”變為“非你不可”。

在服務類機器人領域,以不久前完成融資的擎朗智能為例,2019年擎朗智能出貨量超3000臺,其中租賃占比逐步加大,而一臺餐飲機器人的租金是每月3000元,租賃合約為1~2年。

擎朗智能創始人兼CEO  李通表示:“行業最終都將走向租賃,銷售只是短期和臨時的行為。究其原因,是因為C  端客戶對與自動化設備的需求而言,除了產品本身,更需要的是靠譜的技術服務支持和高效運營的管理。目前,租賃產品的續費情況良好,相信未來續租率會持續提高。”

從做產品到做行業整體解決方案

在多家初創企業探索“以租代售”的同時,成立于深圳的斯坦德機器人選擇了另一種模式,即從做產品到做行業整體解決方案。

斯坦德機器人自2014年開始便專研移動機器人核心技術,專注于兩款產品 Oa-sis300和Oasis600。斯坦德機器人率先針對汽車與3C行業的柔性需求,將產品及解決方案應用到工廠物流場景中。斯坦德機器人相信要把一款產品做好、做透,其他的產品就會運轉起來。為了滿足工廠里搬運物料和對接的需求,斯坦德Oasis產品上面可搭建不同的結構,如滾筒、機械臂、提升裝置等,斯坦德機器人所做的方式就是一個移動機器人加上專業定制模塊,解決客戶多場景的非標需求。

基于對核心調度系統及操作系統完全自主研發,斯坦德機器人實現了技術創新推動業務增長。自創業之初,斯坦德機器人所做的即是工業品,產品要求更為嚴格,需要達到工業級水平,從操作系統的底層算法,經過多個場景、近百個項目的落地應用達到了工業級驗證的技術水平,因而,能夠提供給客戶穩定、可靠的產品及方案,并不斷提升精度和效率。

面對行業客戶的復雜需求,斯坦德機器人從標準底盤、標準接口、工具及服務四方面入手,為客戶提供一整套柔性物流解決方案。斯坦德通過物流解決方案,鏈接了工廠生產倉、生產線及成品倉,基于對AGV產品的成熟,斯坦德機器人未來將推出類叉車產品,解決客戶更多需求。

未來風景這邊獨好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中國的機器人公司還有一些特殊機會。

源碼資本合伙人吳健認為,中國的機器人領域正享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

“天時”,即國家的支持與政策紅利。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外部施壓短期看會帶來一定抑制,但某種程度上也是發展刺激。

“地利”,中國是全球制造業的最大中心,規模大,且有豐富的生產、制造和消費場景。這是自動化的土壤,也是機器人公司的機會——在一個規模巨大的地方驗證技術、標準化下來,就有機會推廣到全世界。

其次是人才優勢。這首先表現在信息科技、信息工程相關人才的總數上:根據工信部公布的數據,2019年,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從業人數達到673萬人,同比增長4.7%。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今年世界智能大會上表示,中國的研發經費投入和專利數居世界第二,工程師隊伍將繼續增長,“工程師紅利”將接替“人口紅利”。

最后,已運行一年多的科創板,則為機器人行業帶來了資本面利好。

截至目前,科創板發行企業已有201家,其中工業機器人及其相關企業有9家,包括涉及自動化系統集成的瀚川智能、博眾精工、天準科技等,以及涉及工業機器人邊緣計算的映翰通、物聯網芯片集成企業樂鑫科技、生產醫療機器人生產企業安翰科技、智能交通和服務類機器人九號智能,消費機器人領域也有掃地機器人公司石頭科技,目前市值已超過500億元人民幣。

對于中國的機器人創業者來說,他們正踩著天時地利,面朝一個有巨大想象空間的未來,誰能率先越過黎明前夜還是未知數。在這個系統性機會面前,所有人能做的,無非就是盡力往前奔跑,跑進整個行業的明天。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