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在线永久免费观看黄网站-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破解四大難題 廣東制造引擎重啟加速

http://www.gjzbw99.com 2020-03-09 11:07 來源:南方日報 姚翀 許雋

機器再次轟鳴,引擎開始轉動,流水線作業有序展開。近兩周來,廣東制造業迅速復工復產,并逐步按下加速鍵。數據顯示,當前,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已經超過九成。

訂單能否保證?勞動力短缺如何解決?供應鏈是否能跟上?數字化轉型能否同步展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加速推進復工復產,如何一一克服這些挑戰,廣東制造業正在以實際行動交出答卷。

工業基礎是保障

“目前格力口罩正在試制中,量產后可日產百萬個。此外格力僅僅10天時間就開出測溫儀的模具,目前日產2萬-3萬臺。”格力電器產線逐步恢復,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對外表示。

近期,康佳多媒體產業本部攜莞康公司,在莞康緊急改造建設口罩生產車間,采購全自動生產設備,搭建一次性平面口罩生產線,預計3月10日實現日產10萬個口罩。

在廣汽集團的無塵車間內,整齊擺著一條條口罩生產線,一只只口罩已經下線,“全副武裝”的工人忙碌著歸整。

在TCL華星深圳生產基地無塵車間內,面板產線高度自動化,不間斷地產出“中國屏”。

格蘭仕制造基地內,車間里數條微動開關生產線整齊地排布著,工人們熟練地操作機器,從中分揀、取出生產好的零配件。

位于佛山獅山鎮的一汽-大眾華南基地二期焊裝車間,949臺庫卡機器人和587名戴著口罩的員工一樣忙碌。

復工復產以來,廣東制造巨頭的生產一線已經熱鬧起來,他們的復產步伐越來越快,加速進入正軌。作為龍頭,它們都是廣東強大工業基礎的縮影。

為什么能快速走上復工復產的正軌?龍頭帶動和基礎保障必不可少。一組數據說明了廣東制造業迅速復工復產的基礎保障。

2019年廣東工業增加值接近4萬億元,是第一制造業大省。

2019年廣東電子信息、石化、家電制造等三個行業的產值分別為4.31萬億元、1.51萬億元和1.49萬億元,萬億級產業集群支撐有力。

截至目前,全省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經超過5.5萬家。

“廣東工業體系完備,工業基礎雄厚,來自各行各業的訂單需求仍很迫切,復工復產迅速進入狀態有良好的土壤。”業內人士指出。

智能制造降風險

3月4日早上8時,位于東莞長安鎮的OPPO工業園生產線正式啟動。OPPO 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貼裝技術)車間產線生產班長張朋走進廠房,指導工人們完成手機核心大件——主板相關的生產工作。

“產能還是要靠機器來完成,工人們更多地扮演協助者的作用。”張朋表示,十年前SMT產線上僅有貼片是自動化的,但到目前,“僅剩下上料環節需要工人們手工作業。”貼片、點膠、貼輔料等工序都可由機器完成,產線自動化程度已達到99.9%以上。與此同時,配合物料追溯系統(MES),工人們還可以追溯到每塊主板上所使用元器件的品質信息,以及該主板在生產過程中每個環節的狀態,便于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而在深圳、佛山等城市,部分制造業企業借助工業大數據系統,對市場及消費者的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客戶需要什么,我們就設計什么、生產什么。”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制造業企業在個性化定制和大規模生產間找到了平衡點。

高度自動化、數字化、信息化,只是廣東制造業生產線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科技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滲透廣東制造業,推動整體產業不斷轉型升級。根據《廣東省支持企業“上云上平臺”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的若干扶持政策(2018—2020年)》,今年省內將有1萬家工業企業實現上“云”,20萬家中小企業產線實現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到2022年,廣東將落實30個產業集群工業互聯數字化轉型試點,形成20個特定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

在政府和企業的合力下,廣東制造業生產鏈條已基本實現“智慧化”,這也為產業總體向高質量發展目標邁進奠定了基礎。據廣東省統計局統計,2019年廣東高端制造產業快速增長,先進制造業增長5.1%,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56.3%;高技術制造業增長7.3%,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32.0%。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智能生產水平,無人化、自動化減少了勞動力無法全部就位帶來的影響。

產業鏈條能支撐

產能快速恢復的背后,廣東完備的產業鏈條也是“神助攻”。以智能手機制造為例,通過十多年的發展,廣東省手機產業已經從單純的組裝加工,發展到全鏈條的完備生產線,涵蓋晶圓制造、指紋識別、攝像頭、觸摸屏、液晶模組、玻璃蓋板、電池、PCB、ODM/OEM、手機終端等上下游領域。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移動通信手持機產量為17.01億臺,其中廣東省內就占了7億多臺,占據全國總產量的“半壁江山”。全球方面,每年約有三分之一的智能手機都從廣東產線上“發貨”,不僅華為、OPPO、vivo等國產品牌,蘋果、三星手機的大部分生產鏈條也被廣東工廠“承包”。

業內人士指出,廣東省包括智能手機、面板、家電等在內的產業生產鏈條已形成以“深莞惠”(深圳、東莞、惠州)為中心,以珠江東岸及珠三角其他地市為配套的產業布局。“珠三角機器開動了,世界產業鏈就穩定了。”疫情之下,廣東約1.5萬家規模以上企業已率先復工。日前,首趟滿載著通信設備、電路板等產品的中歐班列從東莞駛出,向俄羅斯等國家駛去。一批批“廣東制造”的供應鏈核心設備不僅緩解了本省部分工業企業的燃眉之急,也部分解除了全球供應鏈的“缺貨”警報。

“廣東的企業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豐富的應對經驗。”用“齊全”一詞來形容廣東制造業產業鏈再合適不過了。在此基礎上,廣東還在不斷推進“強鏈工程”,鼓勵企業在鞏固現有優勢的基礎上,快速補齊產業鏈短板。

其中,在芯片設計及制造領域,廣東省內華為海思、中芯國際等龍頭企業已通過技術及產品創新,在智能手機產業鏈上占據了核心競爭優勢。去年9月,廣東首條量產的12英寸芯片生產線——粵芯12英寸景圓項目宣布投產,正式結束了我省制造“缺芯”的歷史。

工業互聯強助力

廣東聯通、格創東智(TCL)等推出企業疫情防控管控系統,快速追溯員工過去14天健康狀況和交通出行路徑,精準防控疫情。

樹根互聯、精靈谷、蘑菇物聯等企業推出設備遠程運維服務,華為、騰訊、金山等為企業提供在線辦公、研發設計等遠程辦公服務,減少現場操作人員往來工廠頻率。

金蝶、幫模網絡等公司幫助工業企業實時在線查詢上下游原材料、物流進度及詢價比價,提高資金利用率和周轉率,幫助企業降低疫情帶來的供應鏈緊張壓力。

廣東移動、聯想集團推出VPN業務幫助制造業進行通信加密,確保用戶遠程業務系統安全可靠,保障企業數據安全。

這一系列應用于工業企業、醫療機構的工業互聯網戰“疫”云產品,在這一個多月來“發光發熱”。在廣東,工業互聯網發展進程的加速推進,成為制造業邊戰“疫”,邊復產,邊走向數字化轉型的強大助力。

“為企業定制招聘產品,幫助企業解決企業員工流失、招工困難等問題。”阿里云相關負責人表示。該企業為注塑玩具、家居用品產業集群企業開展遠程培訓,大幅減少部分企業注塑機操作人員數量。

業內人士解析,疫情當前,工業互聯網數據要素有望成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動力引擎,通過數據采集、存儲、分析、服務,優化內部運營決策,協同外部產業鏈資源,不斷提升中小企業對于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的配置能力,為中小企業紓困產業升級難、人才供給難、融資貸款難等問題提供了新方法、新模式、新路徑。

充分發揮信息產業優勢,據悉,廣東將進一步謀劃出臺支持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積極探索有效抗擊疫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應用場景,加快推進工業企業運用工業互聯網新技術新模式降本提質增效,促進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