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jzbw99.com 2018-08-24 10:46 來源:中國電子報
8月22日,第25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開幕之際,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工業賦能:深度剖析工業互聯網時代的機遇和挑戰》一書舉行了隆重的新書發布會。發布會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副社長劉華魯主持,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兩化融合推進處處長王建偉、世紀縱橫(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閆同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兩化融合研究所所長馮旭、人民郵電出版社總編輯張立科出席發布會。
《工業賦能:深度剖析工業互聯網時代的機遇和挑戰》一書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的案例,全方位地梳理了工業互聯網的概念、作用以及技術實現路徑和政策著力點,深刻剖析工業互聯網賦能中國工業轉型升級之路,全景展示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歷程和階段性成果,這本助力我國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推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扛鼎力作一經推出,就得到了相關從業者和讀者的關注。
發布會上, 本書作者、資深兩化專家王建偉做了《工業賦能:深度剖析工業互聯網時代的機遇和挑戰》主題演講。他介紹說,這本書共5章25萬字,通過深度解析十大工業互聯網平臺、剖析了41個應用案例,描繪工業互聯網的知識圖譜。他表示,希望通過這本書客觀展現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全景和賦能路徑,通過總結歸納工業互聯網相關工作中的經驗結論,在宏觀上對感興趣的讀者有所啟迪,微觀上對業內人士有所指導。希望讀者朋友翻開此書,能夠從中體會身處變革時代的難得機遇,獲取到工業互聯網的實踐經驗,共同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
世紀縱橫(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閆同柱在主題為《工業互聯網將重塑現代工業體系》的演講中說到,在目前的工業互聯網發展進程中,我國與美歐基本保持同步,正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期。充分釋放我國制造大國和互聯網大國優勢,實現我國制造業的“換道超車”,對于加快我國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兩化融合研究所所長馮旭向與會者清晰且簡明地講解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幾個階段、目前取得的階段性成就。他表示,《工業賦能》的出版恰逢其時、意義重大。工業互聯網的內涵架構、技術體系和產業實踐,用大量的案例闡述了工業互聯網對于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賦能路徑,希望能夠為政府、學界、產業界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與參考。
新工業革命風潮云涌,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加速融合,一場變革即將到來。在這新工業文明的前夜,展望未來,需要深刻認識到工業互聯網的蓬勃興起僅是一個開端,工業體系的變革將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工業將被賦予強大的能量,實現歷史的跨越。而在這本書,中國工業的變革被記錄了下來,求新求變的企業的擔當與責任被記錄了下來,科研工作者、一線企業員工的求索奮進被記錄了下來,感受大國自信,孜孜不倦的奮斗激情。希望《工業賦能:深度剖析工業互聯網時代的機遇和挑戰》一書的出版,能夠幫助相關從業者搶抓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機遇,搶抓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新高地。
作者簡介:
王建偉,資深信息化專家,戎馬生涯近三十年,先后任營連軍事主管、機關參謀、軍事院校教研室主任,曾參加過抗洪搶險、國慶閱兵等重大活動,數次立功受獎,轉業到國防科工委、工業與信息化部工作。擁有長達十年的兩化融合工作經驗,對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工業互聯網、工業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均有非常深刻認知和見解,著書多部。
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大勢篇、體系篇、賦能篇、實踐篇和未來篇。其中,大勢篇從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背景入手,介紹國際國內蓬勃興起的工業互聯網,界定工業互聯網的內涵和特點,分析工業互聯網在打造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中的地位和作用;體系篇開篇分析發達國家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態勢,詳細闡述工業互聯網的核心功能,重點解讀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體系架構和關鍵技術,并對國際國內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的現狀進行比較,分析了若干個典型平臺的發展路徑;賦能篇選用中國企業在工業互聯網實踐中的成功案例,涵蓋邊緣層、平臺層、工業APP層三類多種應用場景,突出工業互聯網對產業、行業和企業的賦能作用,共收集平臺案例10個、應用案例42個,均來自中國企業的最新實踐;實踐篇中從政策、企業工業云到工業互聯網的演進和組織推進三個維度對工業互聯網在中國的實踐提出了路徑建議;最后是未來篇,從技術、產業兩個維度描述了工業互聯網發展的藍圖,提出打造完整的工業互聯網體系,幫助我國實現從制造網絡化到網絡化制造,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轉變,實現歷史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