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在线永久免费观看黄网站-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油氣裝備智能制造困局如何破?

http://www.gjzbw99.com 2018-04-04 17:14 來源:中國能源報

工信部、財政部聯合印發的《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規定了2020年的智能制造的具體目標: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普及率超過20%,運營成本、產品研制周期和產品不良品率大幅度降低。

目前,在油氣裝備制造領域,制造端的智能制造處于什么階段?離全流程智能制造還有多遠?企業推進智能制造難點在哪?

杰瑞集團的智能制造控制中心、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技術研究院的數字化工廠、中國石油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的全過程信息化生產線……在日前召開的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上,參展設備商均力推智能制造與技術創新,并以此作為企業向高端制造轉型的抓手。

業內專家認為,無論從企業自身轉型、行業發展還是政策引導來看,智能化都是大勢所趨,但要完全實現,仍要破解諸多瓶頸。

進入數字化工廠階段

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近年來,油氣裝備制造企業結合自身實際進行了很多嘗試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據杰瑞石油裝備集團副總工程師王坤介紹,杰瑞集團研發的智能制造控制中心通過數控中心、機器人、智能儀表等智能設備,將作業數據和作業情況實時傳輸到生產控制中心,從手機客戶端或平板電腦上就可直接了解到設備的運行狀態、生產績效并監測到生產異常。“該系統從前端的售前支持到研發設計、從檢驗入庫到采購階段,以及最終的售后服務環節都可實現智能化操作。”

“智能化不僅可以大大節省人工,而且可以提高效率,這是石油裝備行業發展的趨勢。”杰瑞集團董事長孫偉杰說。

不過,在中國石油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市場管理處副處長肖剛看來,在石油裝備領域,目前某些關鍵工序、關鍵部件及生產車間,雖已實現智能化制造,達到智能生產,但是整個工廠、整個裝備產品生產過程的智能化還遠未實現。

據北京石油機械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李東陽介紹,智能制造需要經歷數字化、數字化工廠、智能工廠、智能制造四個階段。“目前,整個行業大都正處于數字化工廠到智能工廠轉型的階段,我們公司正在以面向‘無人化’的智能裝備及物流裝備為基礎,改變原來離散制造業相對固化的生產線及生產體系,使企業從營銷、設計、研發、工藝、制造、倉儲、服務全環節更加緊密、柔性和智能,著力打造企業數字化的聚合平臺。”

接受記者采訪時,北京石油機械有限公司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認為,全流程管控的智能工廠真正實現比較難,仍需要很長時間。“智能工廠不僅需要把各個生產環節用數字化信息連接起來,更多的是增加智能決策部分,用機器來做決策。”

無成熟經驗可復制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集團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蘇義腦表示,智能轉型引領著制造業的趨勢和方向,油氣智能技術在裝備上的應用,將有效推動油氣行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及風險。

智能制造雖好,但在推進的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

在李東陽看來,不同于汽車制造等行業生產線單一,容易實現智能制造,石油裝備行業產品比較復雜,品種多,體積大,制造工序長、產品加工工序多,個性化需求多,變動因素多,對智能制造要求非常高。“智能生產沒有經驗可尋,需要裝備制造企業自己摸索。”

肖剛認為,石油裝備產品標準件較易實現智能制造,但對于用戶側個性化需求較多的石油裝備產品,同一型號的單件產品很難實現批量生產,導致實現智能制造比較難。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除上述問題外,投入高、整合資源難度大等也是實現全流程智能生產的制約因素。

“從我們自身的實踐看,投入大、變數多、制造基礎薄弱是制約智能生產全流程化的重要因素。”中國石油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生產運行處處長雷防衛告訴記者。

對此,上述大慶油田裝備制造集團負責人也表示,現在的石油設備基本上比較成熟,重新研發智能制造管控平臺,不僅投資大,投資回收期長,而且會打斷現有比較成熟的生產線和生產模式。

“對制造企業而言,最大的難點是如何將已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的各個制造環節整合起來。”王坤表示。

對管理模式提出更高要求

工信部、財政部聯合印發的《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明確提出2020年智能制造的具體目標,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普及率超過20%,運營成本、產品研制周期和產品不良品率大幅度降低。

據了解,除政策要求外,實現智能生產也是企業在能源結構調整、去產能大背景下轉型的方向。

在孫偉杰看來,杰瑞集團研發的智能制造控制中心是油氣裝備企業在制造端實現全流程智能化的一種探索,最終目的是要建立智能工廠,實現智能制造。

在“做起來難”的普遍狀態下,油氣裝備制造企業應如何推行智能制造?

雷防衛認為,目前,智能制造技術層面不存在大問題,關鍵是企業的智能管理模式一定要適應智能化發展,一定是要從最基礎的、最小的單元抓起,理順管理流程,縮小管理顆粒度,保證每一個小環節都不出錯,保證各工序、流程等的穩定性、精確度,將來整個管理流程才不會出錯,才能實現全流程管控的智能工廠建設。

“實現數字化管理需要生產企業有一定的數字化基礎,在入選國家2025智能制造之前,我們的生產加工設備90%以上都是數控設備,辦公系統也實現線上管控,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王坤說。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李洪奇表示,企業建立智能管理模式首先需要把生產流程的數據鏈建立起來,同時需要精通傳統制造專業和現代智能技術的復合型人才,也需要國家投入支持,建立試點提供經驗。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