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jzbw99.com 2017-06-08 11:57 來源:環球網
6月1日,由中國科技部和德國聯邦教研部聯合舉辦的“中德論壇—共塑創新”在德國柏林召開。在論壇開幕式上,中國科技部部長萬鋼在致辭中表示,中德兩國在制造領域的合作風生水起,不斷開創合作新領域、新模式。其中,海爾依托COSMOPlat與菲尼克斯展開的戰略合作被稱作是兩國創新合作的代表,這是海爾COSMOPlat繼漢諾威工業展、高德納創新大獎之后,獲得的又一國際評價聲音。
海爾COSMOPlat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被稱為“中國制造2025”的示范樣板。自2017年2月海爾正式發布COSMOPlat以來,其就以顛覆傳統的創新性而頻頻受到世界關注。不但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展上讓世界認識了海爾,更是在美國捧回了“高德納2017高科技制造創新者獎”,成為全球工業制造業唯一一個獲得該獎項的企業。
當今世界,智能制造成為工業制造業發展的主流趨勢,美、德兩國作為發達國家智能制造的代表,分別推出了Predix平臺和MindSphere平臺,圍繞生產設備的維護和運營來進行“智造”升級,也就是“機器換人”。海爾COSMOPlat卻顛覆了美、德工業互聯網平臺中單純的“機器換人”模式,生成了智能制造的另一條路徑——讓用戶定義制造需求,開啟了工業領域大規模定制的先河。
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展上,海爾用一條帶到現場的互聯工廠示范線征服了在場所有參觀者,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德國物流研究院終身名譽院長庫恩甚至親身體驗“中國造”。漢諾威過后,海爾COSMOPlat被評價為“代表了全球工業的未來”“世界工業的風向標”,甚至這一世界最大、含金量最高的工業展—德國漢諾威工博會的主辦方曾這樣評價:對德國“工業4.0”最有威脅的,一個是機器人公司,一個是海爾。
“以用戶為中心”是海爾COSMOPlat區別于其他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最大特點,海爾是唯一實現了讓用戶參與定制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在“人單合一”模式的引導下,海爾COSMOPlat將用戶、企業、資源零距離交互,自主定義所需要的產品,從下單到拿到產品,全流程都可以通過手機看到定制產品的生產狀態,讓用戶由單純的消費者變為“產銷者”。對于這一連接用戶的屬性,美國高德納副總裁西蒙?杰克布森稱COSMOPlat 是“全球供應鏈轉型學習的標桿”。
除了行業領先的“用戶造”之外,海爾COSMOPlat還以其獨有的開放性俘獲了諸多工業制造企業的心。COSMOPlat并不是一個閉合的平臺,而是以互聯工廠模式為核心,面向制造業企業開放。COSMOPlat平臺上已經連接了1.5億用戶資源,聚合了300萬+生態資源,菲尼克斯、ABB、歐姆龍、瑞森可等國際一流資源也匯聚其中。
其他企業可以通過COSMOPlat將海爾模式“復制”到其工廠內,運用成熟的模式及各方資源快速實現智能制造的轉型升級。無論是發展較為成熟的規模企業,還是相對比較落后的企業,都可以搭載海爾COSMOPlat平臺的快車,跳出其自身的技術局限,同其他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談及COSMOPlat這一生態屬性,高德納集團研究總監、全球供應鏈領域專家維珍妮亞稱:“海爾構筑了強大的競爭優勢,聯邦式的機制把資源拉進了COSMOPlat平臺,這是其他任何企業無法超越的。”
在世界家電業3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一直以“模仿者”的形象行走在世界舞臺上;自從“中國制造2025”提出以后,這一狀態徹底被打破了。海爾COSMOPlat承接了這一創新理念,將用戶和共享融入發展屬性中,最終打破常規呈現出了不一樣的“世界聲音”。COSMOPlat的國際贊譽不單單屬于海爾,更屬于整個中國“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