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jzbw99.com 2016-07-25 09:52 來源:證券時報
7月23日上午,中國第二屆中國制造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出席并發表講話。王瑞祥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創新驅動引領發展可以說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產業科技體系不斷完善,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技術水平穩步提高,科技創新成果不斷的涌現出來。我國機械工業以及高端裝備重點產品、共性基礎技術取得了突破,部分領域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但我國機械工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仍然存在,自主創新能力還是比較弱,一些重要的核心技術和關鍵的零部件,對外依存度比較高,中低端產能過剩問題相當突出,迫切需要我們在今后來認真的研究加以解決。
資料顯示,機械工業全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由13.96萬億增至22.98萬億。相交剛建國之際,全國機械工業總產值5.59億元,現在已經達到了23萬億。年均增長10.48%,利潤總額由1.17萬億元,“十一五”末的1.17萬億增至1.6萬億,貿易順差由31.36億美元增至2015年的1110億美元,創造歷史新高。汽車發電設備、數控機床、大型拖拉機、工程機械等產品質量,已經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機械工業增加值占到全國GDP比重接近10%,進出口總額、機電產品進出口總額占到全國外貿進出口總額的16.84%,其中出口占到了17.08%。據統計,到2015年底,全行業共建立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一共是222家,已經完成驗收,并且掛牌運行的是168家,已經形成了覆蓋面廣、專業性強的行業的創新平臺。五年間,共表彰機械工業科技技術獎1889項。組織科技成果與新產品鑒定推廣一共是2385項。
此外,我國創新驅動引領發展可以說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產業科技體系不斷完善,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技術水平穩步提高,科技創新成果不斷的涌現出來。據統計,到2015年底,全行業共建立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一共是222家,已經完成驗收,并且掛牌運行的是168家,已經形成了覆蓋面廣、專業性強的行業的創新平臺。五年間,共表彰機械工業科技技術獎1889項。組織科技成果與新產品鑒定推廣一共是2385項。
王瑞祥認為,雖然我過創新步伐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轉型升級成效日益顯現,但我國的機械工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仍然存在,自主創新能力還是比較弱,一些重要的核心技術和關鍵的零部件,對外依存度比較高,中低端產能過剩問題相當突出,迫切需要我們在今后來認真的研究加以解決。
關于下一步實施創新戰略,王瑞祥表示,首先要強化基礎能力,將依托工業強國工程,攻克高檔數字系統和工程部件,大力推進高速、高端、高參數、基礎件、基礎材料,以基礎工藝創新發展和市場應用。我們將加快建立機械行業主配平臺,形成整批與技術部件協同發展,利益共享的一體化模型,推進產業鏈緊密協作。
第二將針對國民經濟重大專用生產裝備建立產學研聯合和自主創新體系,組織實施好重大短板裝備的專項工程,將圍繞重大技術裝備,特殊或者關鍵工藝所需要的專用生產設備和專用監測系統,集中進行攻關,力爭取得突破,滿足市場發展需求。
第三是發展高端裝備,加快建立自主創新產業體系,重點攻克300兆瓦F級燃氣裝機等關鍵技術,積極推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節能環保綠色裝備,實施先進軌道交通、智能電網、數字診療、智能融機、裝備等創新工程。將大力的推進智能制造,發展工業機器人、智能傳感與控制,智能物流倉儲等關鍵技術裝備的創新與應用。
第四是推進兩化融合。將“互聯網+”的優勢資源,以創新設計為引領,通過探索眾包、協同設計、協同制造、云制造,遠程運維服務等新模式,以及集成應用來引導企業將重心,將產品全生命周期轉移,實現轉型升級,通過創新驅動融合發展,推動企業生產方式不斷優化,服務要素占比不斷提高,產業鏈、價值鏈不斷延伸,核心競爭力不斷得到提升。
第五要營造良好的環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將在政府部門指導下繼續在推進科技平臺建設,技術標準提升,質量品牌創建,管理創新,專業人才培養,開展國際交流等多方面做好服務工作,將充分發揮優勢,團結引領行業大力弘揚創新精神,營造創新的良好氛圍,構建全行業創新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