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jzbw99.com 2025-08-26 10:40 來源:日照日報
8月22日,2025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本屆大會以“系統解決方案升級 驅動制造模式革新”為主題,由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和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以下簡稱“電子標準院”)共同主辦。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主任周濟,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主任蘇波、李培根,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汪宏,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電子標準院院長楊旭東等出席大會。會議由聯盟秘書長、電子標準院副院長范科峰主持。
辛國斌副部長在講話中指出,過去十年,我國智能制造在智能工廠建設規模、解決方案能力跨越和標準引領支撐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為中國制造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他強調,面對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新一代技術浪潮,應緊抓戰略機遇,加快建設創新引領、安全可靠、開放協同的解決方案體系。一要強化技術融合,打造具備自學習、自決策能力的行業解決方案,推動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全流程智能化轉型;二要夯實產業基礎,推動國產高端裝備、工業軟件和先進網絡技術集成創新,重點培育一批具有生態引領力的領軍供應商;三要拓展全球合作,與“一帶一路”“金磚”等國家建立健全技術交流、標準共建與人才合作長效機制,共建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全球智造生態。
聯盟輪值主席顧曉山致歡迎辭,他表示,作為供給側培育的中堅力量,聯盟始終牢記使命擔當,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的指導下,持續推動供應商能力建設與服務創新。截至目前,聯盟已搭建起覆蓋26個地方和11個行業的智能制造服務網絡,通過扎實開展供應商能力等級評定、智能制造進園區、產業供需對接等工作,不斷擦亮智能制造服務的“金字招牌”。面向未來,聯盟將繼續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凝聚共識,集成資源,為我國智能制造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周濟主任在《建設強大的智能制造系統建設隊伍》主旨報告中強調,智能制造本質上是一個人-信息-物理系統,核心關鍵在于“人”,必須培養和造就智能制造高質量人才和智能制造工程技術隊伍。他指出,解決方案供應商作為智能制造的主要建設力量、應用實施的重要推動者和自主供給的核心支撐,在智能制造發展中被賦予了重要使命。同時,他對聯盟工作給予高度認可,將其稱為“智盟”,支持成為我國智能制造建設力量的組織者和推動者,為打造強大的系統建設隊伍、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作出更大貢獻。
李培根主任在《數字孿生:智能工廠的關鍵》主旨報告中指出,數字孿生是信息物理系統(CPS)與數實融合理念的深度體現,正從根本上重塑智能制造的未來路徑。他指出,真正的智能工廠需將數字孿生貫穿于企業研發、生產、服務等全過程與全鏈條,通過AI、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支撐,為企業構筑可持續競爭優勢提供堅實支撐。
楊旭東院長作題為《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升級 驅動制造模式革新》主題報告,報告系統闡述了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的技術演進路徑、應用成效及其對制造模式變革的引領作用,對解決方案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余曉暉院長作題為《智能工廠發展趨勢與思考》主題報告,報告從技術演進與應用實踐角度,分享了智能工廠的發展趨勢與前瞻思考。
會上,舉辦了智能制造標桿企業(第九批、第十批)授牌儀式。截至目前,聯盟已累計培育遴選69家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樹立了各行業實施智能制造的優秀典范,為核心技術推廣和制造模式創新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案例。
大會正式宣布啟動“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服務等級認證”工作。認證工作由聯盟聯合第三方權威機構共同開展,將嚴格依據國家標準和認證規范,從技術能力、服務水平和合規性等維度對供應商進行全方位評估,助力供應商能力提升,支撐智能工廠規模化建設。
會上,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中機六院、北自所、國機集團、中科曙光、和利時、鼎捷軟件、山東新松、浪潮智能、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及電子標準院等單位代表共同上臺,聯合發起《共建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良性發展生態》倡議。重點圍繞自律共進、創新驅動、產教融合、協同共生四方面內容,現場簽署倡議書,以實際行動凝聚產業共識,助推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高質量發展。
在主題報告環節,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振林,中國一汽智能制造部總經理余文超,中國電信集團產業互聯網技術總監張東,上海寶信軟件副總經理錢衛東和中控技術首席專家趙路軍,分別分享了不同行業、專業領域系統解決方案的創新實踐。
大會同期舉辦多個分論壇,參會代表分別圍繞“AI+制造”、解決方案出海、產教融合創新、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等話題,共商共議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發展路徑。來自吉林、貴州、海南、云南、廣西、江蘇、浙江、新疆、山東、廈門、天津等地方工信主管部門領導,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國際智能制造聯盟、中國機電一體化協會、中國信息協會、安徽省數字化轉型專家委、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中國化工情報信息協會,聯盟分盟與成員單位,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新華網、光明網、經濟日報、中國科技日報、中國工業報等超500人參加會議,約45萬人次線上觀看了會議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