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在线永久免费观看黄网站-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市場與機遇巨大 機器人智能裝備崛起永川

http://www.gjzbw99.com 2016-04-11 11:59 來源: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支持,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重慶市永川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重慶)國際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論壇暨博覽會》,將于2016年4月14~16日在重慶永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鳳凰湖產業園舉行。

重慶廣數機器人生產車間,工人正在組裝機器人。

4月8日,重慶市永川區區長方軍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永川依托宜居宜業的優美城市環境、充沛的職教城技能人才和廣闊的市場空間,已經成為全國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

方軍介紹說,本次展場面積達到60000平方米,在國內機器人同類專業展會中規模較大。共邀請了來自中國、德國、美國、日本以及中國香港、臺灣地區等140余家境內外知名機器人和高端智能裝備企業參展。

博覽會內容十分豐富,將囊括10個專業類別,包括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自動搬運小車及有軌小車、3D打印、高檔數控機床、工業物聯網、智能制造應用產品及解決方案等。為增強互動性和觀賞性,還特別設置了娛樂機器人表演、3D打印機體驗、無人機體驗等互動環節。

專業應用性強、技術性強。屆時將有國內外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頂尖級企業展示結構設計、操作手運動、關節伺服驅動技術、控制技術、傳感器等多種領域的先進技術,為工業界帶來一場智能世界的豪華盛宴,各大機器人及智能裝備企業還帶來了一系列最新的智能產品。

同時,永川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群企業的產品鏈將在博覽會上為專業觀眾和市民帶來現場親身體驗和絕妙應用。

中國工業報記者于4月6日提前踩點重慶永川高新區鳳凰湖產業園,一探這個被譽為正在崛起中的中國最具活力的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基地。

機器人智能裝備在永川開花結果

重慶市永川區是重慶五大功能區域中的城市發展新區,是重慶市工業化、城鎮化的主戰場。

重慶永川高新區鳳凰湖產業園就坐落在永川區產城融合的都市發展區域,寬闊、整潔而筆直的龍興大道引領中國工業報記者很快進入了園區。

上午10點,在重慶威諾克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總裝成品車間,中國工業報記者看見一排WNC-VMC50S型線軌立式加工中心混合數控機床,共計14臺設備正在準備運往客戶企業。

“這批貨是重慶力海俊琿公司專用定制的數控機床。”重慶威諾克智能裝備公司副總經理陳洪對到訪的中國工業報記者表示,威諾克研制的“HTC系列回轉式柔性自動化生產線”數控機床設備1臺機器可以替代21個工人,深受企業的喜愛,市場前景巨大。

據了解,重慶威諾克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的高科技企業,公司以誠信服務為基石、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質量品牌為目標、以用戶滿意為宗旨,從事數控機床、數控機床集成生產線應用、回轉式柔性生產線等智能產品的設計、制造和銷售。

“這是重慶市永川區引進的第一家數控機床整機生產企業,是國內量身定制智能數控機床專利系列設備龍頭供應商。”鳳凰湖產業園區智能辦表示說,該公司被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管理領導小組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先后獲得重慶市數控機床產業基地、重慶市數控機床產業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重慶優秀誠信企業、重慶市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及創新型科技企業、重慶市技術創新示范企業、重慶市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示范企業等稱號。

威諾克公司十分注重研發,打造核心競爭力。陳洪介紹說,公司依靠自身的研發實力并聯合大專院校研發制造自主品牌的威諾克VTC-32系列動柱式交換工作臺立式加工中心、VMC-1058系列高剛性大行程立式加工中心、HMC-50A高剛性高切削力臥式加工中心、HTC-80系列回轉式柔性自動加工生產線、HMC-40S系列雙軸臥式加工中心等系列專利產品,獲得專利9項,申請發明專利4項,為國內首創、填補了國內空白。

2012年,威諾克公司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嚴把產品質量關,不僅采用來自英國Renishaw的先進球桿測試儀來檢查機床的動態輪廓精度,還使用Renishaw的激光干涉儀檢測線性精度和螺補,使機床坐標軸的定位精度達到德國標準(VDI/DGQ3441)0.008mm,重復定位精度達到德國標準(VDI/DGQ3441)0.006mm。特別是對主軸,采用FAG的軸承安裝工具對主軸軸承進行安裝,采用精密千分表測量主軸的跳動,采用申克的動平衡儀檢測主軸的動平衡精度,最終滿足主軸徑向跳動0.008mm、轉速8000r/min的要求。

11點50分,中國工業報記者又來到重慶西電普華智能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在公司的展示窗口,看到該公司生產的直角坐標機器人、多關節機器人、超低型潛入式AGV、舉升式AGV、牽引式AGV、全向移動平臺、餐飲服務機器人等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各具特色。特別是生活服務機器人“旺仔”能說會唱愛跳舞,更是看得中國工業報記者眼花繚亂。

重慶西電普華智能機器人公司總經理彭松璧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從去年12月3日進駐鳳凰湖產業園,經過短短20多天緊張裝修和安裝,今年元旦就投產了,至今3個月,公司在永川獲得300多萬元的訂單,已經交付客戶100多萬元產值的產品。

“我們看中的是重慶雄厚的工業市場和永川智能產業集群。”彭松璧稱,現在僅餐飲服務機器人每周都要生產4臺,人手有點不夠用。

中國工業報記者查閱,重慶西電普華是一家以智能控制系統研發和集成為主、集工業機器人制造與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在自動導航運輸車(AGV)、工業機器人智能控制系統、服務機器人(ServiceRobot)的生產及機電設備進出口方面有豐富的專利技術和對外渠道,由其在控制領域,西電普華擁有汽車級的ABS、EBD控制系統、胎壓自動充放氣PSI系統及機器人核心的PLC控制板卡等技術、更有國際西門子的技術支持背景和豐富的行業管理經驗及技術儲備。

“我們一直都在用心服務智造。”彭松璧和中國工業報記者握手再見時強調說。

14點20分,在重慶永川鳳凰湖智能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二樓的機器人工程中心實驗室,一個年輕的研發團隊正在為機器人編程寫碼,項目帶頭人是24歲的劉洪,他率領的團隊正在研發的是點膠機器人,主要應用在生產流水線上,為各種電路板焊腳封膠。

“我們是3個剛畢業的大學生組成的團隊,都是機械設計與制造自動化專業畢業。”劉洪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在重慶固高協同創新研究院的場地和設備孵化支持下,自主研發工業智能產品。

“我們目前已經擁有了6個專利產品。”劉洪透露說。

重慶永川鳳凰湖智能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辦公室主任劉莉介紹,協同創新研究院是永川區和重慶固高公司聯合打造的機器人產業眾創空間,就是智能制造技術創業孵化園,旨在為永川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集群提供技術支撐和為年輕的創業者免費提供場地以及設備實驗室。

盧靜是來自陜西漢中的一位西北姑娘,愛笑的她帶領著一個由30人組成的研發團隊,主要研發智能控制太陽能照明技術系統,她的團隊成立了重慶斯達萊特新能源科技公司,專注于生態能源分散分布式應用,潛心研發微型生態能源儲能應用系統,并實現產業化,產品廣泛用于公共空間照明的路燈系列、獨立庭院照明的庭院系列、公共美化環境的地埋燈和圍墻燈系列、道路邊界指示的道釘系列。

“高速公路上的引道轉彎指示釘燈和城市、鄉間道路的獨立照明路燈都是我們研發產業化的產品。”盧靜在向中國工業報介紹公司產品時說,還有野外荒郊中的路燈,都是利用太陽能獨立智能控制的產品。

盧靜坦言,永川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環境和西部巨大的市場空間是她和她的團隊落戶永川的原始動力。

在重慶永川鳳凰湖智能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里,像劉洪、盧靜一樣的團隊還有很多。

重慶固高自動化應用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軍曾對中國工業報記者表示,機器人產業眾創空間是重慶固高投資1000多萬元打造的非盈利平臺,專門為公眾企業免費提供技術支撐和產業孵化。這是固高在永川的核心產業之一。

中國工業報記者連續走訪數家永川智能制造企業,均看見工人在緊張生產調試安裝,研發技術員忙于繪圖構思,老板們都在忙于接待客戶。如此繁忙的景象,可以看出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已經在永川落地生根,開花并結果,產業發展在進一步加快。

應用市場與機遇巨大 機器人智能裝備崛起永川

當前,世界傳統制造業正在向智能制造轉變,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大潮席卷全球,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迅猛,增量空間巨大,未來前景廣闊。

2015年5月國務院正式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其中要大力推動包括機器人在內的十大重點領域突破發展,機器人及高端智能裝備產業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機。

加快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號角已經吹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互聯網+行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新興產業等未來發展目標已經喊響。在當前我國低端產業產能過剩,國家強力推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高端智能制造是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后的必然結果,也是我國制造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中國工業機器人的高速發展帶動了全球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秘書長宋曉剛早在2015年就指出,中國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據統計,全國現有機器人企業2000余家,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總和。

重慶是中國中西部惟一直轄市,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接點上,是中國最大的汽車制造業基地和筆記本電腦終端制造基地,機器人應用市場的潛力十分巨大。

近年來,永川瞄準產業發展方向和重慶市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順應全球制造業發展潮流和世界產業大勢,抓住時機,主動迎接全球智能制造的春天。目前,永川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初具規模,集群效應已經逐步開始顯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2015年5月14日在永川的重慶固高自動化應用技術開發有限公司、重慶海通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重慶廣數機器人有限公司、重慶恒拓高公司、重慶得瑞特公司、重慶恒富威公司等機器人及智能裝企業調研時曾指出,企業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大創新力度,切實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產品市場競爭力。這為永川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明確了方向,增添了信心。

永川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先后引進固高科技、廣州數控、哈工大、德國埃馬克、陜西恒通3D打印等一批擁有核心技術和產業競爭力的機器人及智能裝備企業,他們在國內外同領域都處于領先水平。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劉忠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堅決支持永川成長為中國西部的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的示范基地,重慶市經信委將集全市之力量在政策、招商引資和科技創新等方面強力扶持永川,并幫助永川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對接市場應用。

方軍坦言,從2013年至今,兩年多時間里,永川迅速聚集起機器人及高端智能制造企業106家,創造了“每周一個企業入駐”的速度。

同時,永川發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得到了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中國科協等國家部委的肯定和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工業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強烈關注。永川先后被評為中科協創新驅動助力工程示范區、國家新型工業化裝備制造(機器人)產業示范基地。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王衛明2015年9月在永川曾指出,永川能夠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積聚了77家機器人及智能裝備企業,可以說,永川是目前國內最大最好的產業集聚區。在工信部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里和“十三五”規劃中,將明確重點發展2~3家重點企業,4~5個產業集聚區,也將首先把永川作為發展重點,全力以赴支持。

2015年7月,重慶市政府在審議通過的《重慶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15~2020年)》中,專門提出將永川區著力打造成為全市智能裝備綜合示范區,發展機器人、數控機床和增材制造裝備的研發、測試、制造、服務等全產業鏈。

“永川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的發展,既得益于國家有關部委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以及市級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也得益于永川優越的發展環境和良好的產業基礎。”方軍在新聞發布會上肯定地說。

永川是宜居宜業的典型城市,城市環境優美,有充沛的職教城技能人才和廣闊的市場空間,因此,永川在加快培育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打造重慶市乃至全國的智能裝備制造業基地時,才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永川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境內有成渝高速東西貫通,重慶特大都市三環高速新建成通車,大安通用機場開工建設,渝永高速、永瀘高速等項目進展順利,永川將成為主城以外首個擁有環線高速公路的區縣。成渝高鐵順利開通,渝昆高鐵過境永川并在永川城南設站立高鐵站。

同時,永川還是中國西部著名的職教城,各類技能人才濟濟,共有職業院校17所,在校學生13萬人,每年輸出3萬余名永川技工。

2012年8月永川成為擁有重慶首家院士工作站的區縣,引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主要在新材料、物聯網技術、電子信息和機械裝備等項目展開合作,助推永川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永川還為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大膽創新:成立重慶固高科技長江研究院;機器人及智能裝備、“互聯網青創營”等眾創空間投入運營;成功創建重慶市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正積極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為了使政府效能持續提升,永川還大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凡是工業項目審批時限一律壓縮至26個工作日,同時在產業園區設立行政綜合審批服務局,實現“園區的事在園區辦”。

政府在為企業提速的同時,作為第一個落戶永川的智能裝備機床企業威諾克公司也在為客戶提速。“我們一直都在加班。”公司副總經理陳洪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比如售后服務,其他企業一般是24小時內上門服務,而威諾克公司則是4小時必須到達客戶單位服務。

博覽會展示技術 供需對接在永川

為推動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的發展,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永川已于2015年9月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重慶)國際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博覽會,取得了展示創新成果、交流行業動態、促進產需對接、宣傳投資環境、普及科技知識等預期效果,受到業界廣泛關注和社會各界好評。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秘書長宋曉剛8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再次重申,將把重慶國際機器人及智能制造博覽會作為繼上海國際機器人產業博覽會之外的第二個重點展會來支持,并且固定每年上半年在永川舉辦。

“永川區委區政府對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發展的認識最到位,工作力度也最大,效果最好。”業內人士指出,這樣的展會開眼界,提信心。

第二屆中國(重慶)國際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論壇暨博覽會開幕在即,方軍表示,本屆博覽會將以“發展智能制造,助推產業升級”為主題,辦成西部地區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專業展會。

“我們更加注重產需對接、招商洽談、采購簽約等環節,真正實現讓參展商有市場、讓采購方有產品、讓投資方有意向、讓參觀者有收獲,確保活動取得實際效果。”方軍坦言,本次博覽會有六大特點:

一是參展商多。今年展場規模達到了60000平方米,在國內機器人同類專業展會中規模較大。共邀請了來自中國、德國、美國、日本以及中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等140余家境內外知名機器人及高端智能裝備企業參展。

二是規格高。本屆博覽會得到工信部裝備工業司、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大力支持。確定前來參展的不僅包括機器人行業全球四大家族之中的FANUC(發那科),還有西門子、埃馬克、德國博世力士樂等國際頂尖企業,以及埃夫特、廣州數控、固高科技、力勁機械等國內龍頭企業,世界頂級人機協作機器人Rethink(瑞森可)也受邀前來參展。同時,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王衛明、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秘書長宋曉剛、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宏鑫、中國科學院院士姚健銓、埃夫特總經理許禮進、廣州數控董事長何敏佳等行業領導、專家和業內領軍人物也將出席高峰論壇。

三是內容豐富。博覽會將囊括10個專業類別,包括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自動搬運小車及有軌小車、3D打印、高檔數控機床、工業物聯網、智能制造應用產品及解決方案等。為增強互動性和觀賞性,還特別設置了娛樂機器人表演、3D打印機體驗、無人機體驗等互動環節。

四是技術性強。國內外的頂尖企業將展示結構設計、操作手運動、關節伺服驅動技術、控制技術、傳感器等多種領域的先進技術,為大家帶來一場智能世界的豪華盛宴。各大機器人及智能裝備企業還帶來了一系列最新的智能產品,專業觀眾和市民將在現場親身體驗到這些新產品的絕妙應用。

五是注重應用推廣。博覽會期間,將舉辦“重慶市機器人與智能裝備供需對接會”和“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產業鏈對接會”等一系列內容豐富的高峰論壇、技術研討和產需對接活動,分別從宏觀解讀、方案實例、實踐應用等層面深入探討和對話,滿足參展企業及現場專業觀眾不同層次的需求。

六是科普與觀賞有機結合。主辦方專門設置了趣味互動體驗區,讓觀眾既能直面感知機器人技術、智能制造對人們日常生活帶來的新變化,又能零距離接觸到全球頂尖的服務機器人、娛樂機器人令人炫目的現場表演。還可以親自體驗3D打印的神奇魔力,觀賞無人機的酷炫應用,讓廣大市民感受智能化、數字化生活,擁抱機器人時代。

重慶永川高新技術開發區鳳凰湖產業園黨工委書記王寒峰在介紹博覽會的籌備情況時透露,目前籌備組已經做到六個到位,分別是組織工作到位、全部143家專業參展商到位、6萬多名專業觀眾邀請到位、各項活動準備到位、展場準備到位和后勤保障都已到位,4月11~13日布展,14日博覽會正式開幕。

試想,永川通過舉辦第二屆中國(重慶)國際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論壇暨博覽會,必將推動重慶乃至全國智能裝備行業的蓬勃發展,為《中國制造2025》譜寫獨具特色的美麗篇章。

“我們攜手努力,共同把第二屆中國(重慶)國際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論壇暨博覽會辦出水平、辦出特色、辦出魅力!”方軍最后強調說。

重慶威諾克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