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jzbw99.com 2015-10-15 11:56 來源:大公網
圖:工人操?不同功能的機械手進行產品生產
在珠三角,機器換人已算不上新鮮事。官方數據顯示,僅東莞有60%企業不同程度啟動機器換人。但對于“無人工廠”,中小企依然遙不可及。
長盈精密技術公司今年試行東莞首家“無人工廠”。在打磨車間里,60臺機器手分成10條日夜不休的生產線,每條線只有3人負責;而此前,完成這些工序需650名工人。
“無人工廠”描繪了一幅製造業的美好圖景,但對于鞋廠老闆趙建成來說,“這仍只有大牌廠才玩得起。”其實,就算是機器換人,許多中小企最初也不為所動。
像趙建成兩年前就購入3臺機器,只因當時旺季訂單多,招不足工人,便成了趕工的輔助設備。
“工人好找些時,還是寧愿用人;因為機器笨重,沒人手靈活,也未形成生產線。”趙建成嘆道。但今年春節后,招工又難了。他惟有搬出這些“大傢伙”,加上適逢政府推出機器換人補貼,便增補了幾臺新機器,湊足一條生產線,勉強擠進了機器換人行列。
即便如此,當趙建成聽聞東南亞人工最低僅是東莞的十分之一時,外闖的沖動難以抑制。他和幾個同行近期去了一趟孟加拉和越南。“那邊市場跟東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情況好似,開分廠還是做貿易,現在還未拍板。”
相比趙建成的“兩手準備”,不少中小企老闆仍處于觀察階段,一是因為本身利潤已很微薄,受制于資金瓶頸而力不從心;二是無論轉型還是轉移,成本收益情況都不明朗。
最近一項對東莞企業調查顯示,了解政府機器換人補貼政策的企業不足20%。趙建成認為,政府除了直接補貼外,還應實時評估對企業的金融政策、稅收優惠、人才培養等綜合產業環境提升的扶持效果,并進行調整,以增強企業對從事實體經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