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在线永久免费观看黄网站-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筑底企穩 明年工業運行有望小幅回升

http://www.gjzbw99.com 2013-01-04 15:47 來源:中國工業報

   2012年原材料工業總體呈緩中趨穩態勢,全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率有望維持在10%左右。圖為拉薩高爭水泥廠生產線。

   2012年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按照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堅持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加快落實相關政策措施,努力減緩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工業經濟運行總體朝著企穩方向發展,轉型升級穩步推進,通信業發展勢頭良好。

  A、數 據

  前11個月工業增加值增長10.0%

  今年1~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0%,11月同比增長10.1%。其中輕工業1~11月同比增長10.2%,重工業1~11月同比增長9.8%。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10.1%(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比10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從環比看,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86%。

  分經濟類型看,11月份,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集體企業增長6.5%,股份制企業增長11.8%,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6.5%。分輕重工業看,11月份,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輕工業增長9.2%。分行業看,11月份,41個大類行業增加值全部保持同比增長。其中,紡織業增長11.0%,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2.3%,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0.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3.8%,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9.1%,汽車制造業增長6.5%,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4.1%,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8.8%,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2.6%,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0%。

  1~11月,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142963億元,增長21.1%,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中,工業投資139296億元,增長21.1%,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8個百分點;其中,采礦業投資11159億元,增長12.2%,增速回落2.5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113196億元,增長22.8%,增速回落0.3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14941億元,增長16.2%,增速回落2.4個百分點。

  1~11月,東部地區投資153209億元,同比增長18%,增速比1~10月回落0.2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投資91538億元,增長26.2%,加快0.2個百分點;西部地區投資78432億元,增長24.2%,增速與1~10月持平。

  1~11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7%,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1.8%。1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2%,環比下降0.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2.8%,環比下降0.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中,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下降3.0%,其中,采掘工業價格下降5.3%,原材料工業價格下降2.7%,加工工業價格下降2.9%。生活資料價格同比上漲0.3%,其中,食品價格上漲0.5%,衣著價格上漲1.5%,一般日用品價格上漲0.6%,耐用消費品價格下降0.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中,黑色金屬材料類價格同比下降9.5%,化工原料類價格下降4.5%,有色金屬材料及電線類價格下降3.9%,紡織原料類價格下降1.8%,燃料動力類價格下降1.6%,農副產品類價格上漲0.6%。

  11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環比下降0.1%,其中,采掘工業價格下降0.2%,原材料工業價格下降0.3%,加工工業價格下降0.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中,建筑材料及非金屬類價格環比上漲0.3%,黑色金屬材料類價格上漲0.1%,紡織原料類價格持平,有色金屬材料及電線類價格下降1.3%,燃料動力類價格下降0.2%。

  1~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40240億元,同比增長0.5%。10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82966億元,同比增長15%。產成品30090億元,同比增長8.3%。

  B、運 行

  工業行業企穩回升態勢明顯

  從當前經濟運行數據分析,工業行業企穩回升態勢比較明顯,消費品在應對國際環境萎縮的情況保持了穩定增長,三季度消費品行業增速與二季度基本持平,原材料行業也出現了企穩跡象,汽車行業扭轉了年初負增長局面,并呈現穩定增長。

  穩增長政策效應逐步顯現。今年5月份以來,中央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穩增長的政策,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鐵路和水利等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加快,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實施范圍擴大,穩定外貿政策相繼出臺等,這些政策措施有明顯的反映,一些重要的工業品出現了生產回升,節能家電產品占比從不足20%提高到50%以上。

  產業轉型升級有序推進。工業和信息化系統按照中央要求,努力調整結構,加大技術改造力度,中央財政預算安排技術改造專項投資計劃全部下達。重點行業兼并重組積極進展。淘汰落后產能取得新進展,列入淘汰落后產能名單的2761家企業落后生產線大部分已關停,有一些生產線的設備已經拆除。前三季度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7%,軟件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5.8%。國家扶持小型微型企業的政策也在積極落實。

  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積極推進。三網融合取得重大進展。前三季度,電子商務整體市場規模達到5萬億元,同比增長13.7%,其中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到7609億元,增幅達34.5%。全國完成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11.9%,新增3G電話用戶7422萬戶。

  總體看,我國工業經濟運行朝著趨穩方向發展,生產增勢緩中見穩,面臨的下行壓力正逐步減緩,在國際形勢復雜嚴峻、外需持續萎縮的形勢下,前三季度,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保持了10%的增長速度,實現了持續較快增長。

  近期部分生產領域的先行指標已出現回升。1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6%,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10月中旬日均發電量同比增長4.42%,環比增長9%;9月中旬以來,鋼材價格連續數周回升,有色金屬和水泥價格開始上漲,部分工程類機械產品產銷形勢也有所好轉。因此,當前工業經濟運行正處在筑底企穩的緊要關口,有利因素正在集聚,隨著企業穩增長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企穩的勢頭將得到進一步鞏固。

  C、問 題

  企業經營困難局面短期難改觀

  當前,我國工業經濟趨穩的基礎還不夠牢固,實現穩定增長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隨著我國工業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企業經營困難局面仍將延續。

  一是工業品出口形勢嚴峻,外需萎縮的影響程度加深。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還在繼續顯現,世界經濟復蘇一波三折。美國經濟依然疲軟,歐洲經濟處于衰退邊緣,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速度普遍放緩。外部需求不振加大我國工業出口壓力。

  二是輕重工業結構失衡問題雖有所緩解,但淘汰落后產能任務依然艱巨。受投資拉動影響,我國工業結構中輕重工業比例失衡、重工業比重過大的問題較為突出。2000~2011年,輕工業產值比重由39.8%下降到28.2%,重工業則由60.2%上升到71.8%。今年以來,重工業累計同比增速持續下降,輕重工業增速出現倒掛現象。2012年2~10月,規模以上輕重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速差分別為-1.8、-2.2、-1.8、-1.2、-1、-0.9、-0.7、-0.7、-0.6,重工業增長的下滑速度明顯快于輕工業。

  近年來,淘汰落后產能和抑制產能過剩一直是我國工業結構調整的重點。但由于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落后產能退出的政策措施不完善,激勵和約束作用不明顯,部分地區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存在認識偏差、責任落實不夠等問題,當前我國一些行業落后產能比重仍然較大。

  三是成本上升和產能過剩仍將延續,企業經營壓力加大。今年以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加大。主要表現在能源原材料價格高位震蕩,電價上調、油價上漲推動企業成本連鎖上升,勞動力成本剛性上升。同時,在市場環境趨緊和產能普遍過剩的狀況下,工業品價格下行的市場預期增加,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的經營困難。當前企業的經營狀況明顯下滑,主要表現是:企業產銷、訂貨下滑,庫存壓力加大,產品價格下跌,盈利有所減少。

  據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近期發布的第二十次“企業經營者年度跟蹤調查”結果表明,僅有24.3%的企業經營者在調查中表示目前企業的綜合經營狀況“良好”,而認為“不佳”的占23.4%;在調查中選擇“停產”或“半停產”的企業經營者占23.1%,比2011年上升了5.5個百分點,為近3年來的最高值;認為目前企業的產成品庫存“高于正常”的占25.3%,達到了近4年的最高值。

  D、行 業

  各行業經濟運行將延續分化態勢

  分行業情況來看,出口導向型行業受外部市場需求下滑、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以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程度較高,企業發展和行業增長的可持續性將受到嚴峻挑戰。與此同時,受資源能源環境約束、投資效益下滑、創新能力不足、發展活力較弱等因素影響,以鋼鐵、船舶為代表的重化工業的困難仍將持續。

  裝備工業。今年以來,受國際需求持續萎縮和國內行業投資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裝備工業增速較去年明顯回落,并首次低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長水平,出口增速也大幅回落。2013年,船舶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仍較為突出,汽車消費依舊受到一些制約,結構性產能過剩還將延續,預計裝備工業增速將緩中趨穩,增加值全年增速有望保持在10%左右。

[page_break]

  原材料工業。2012年原材料工業總體呈緩中趨穩態勢,全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率有望維持在10%左右。預計2013年,原材料工業整體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行業發展分化勢頭減弱,鋼鐵行業繼續處于微利狀態,石化、建材等行業平穩運行,有色行業繼續低速增長,新材料行業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消費品工業。2012年消費品工業生產增速明顯回落,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展望2013年,隨著國際經濟緩慢復蘇和國內經濟企穩回升,內需增速結構性回升,出口困難將有所緩解,我國消費品工業的生產增速將會出現小幅回升。

  電子信息產業。電子信息制造業出口和投資的“雙低”增長態勢,將會持續到2012年底,全年增速均為5%左右。展望2013年,信息網絡領域的社會投資形勢不容樂觀,啟動電子信息產品內需市場的有效政策手段不足,產業轉移出現新的趨勢和動向,中小企業生存發展壓力加大,受上述多個因素的影響,預計全年電子信息制造業出口和投資的增速均不會超過10%。

  E、預 測

  明年工業增速將在10.5%左右

  2013年,全球經濟仍處于危機后的調整期,國際環境充滿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預計國內工業的增長動力將有所減弱,傳統比較優勢將會逐步流失,新的競爭優勢尚難在短期形成,實體經濟吸引力不足,工業經濟運行將會進入到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

  2013年,在需求動力有所減緩的前提下,工業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2013年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大需求走勢分化,將呈現投資趨穩,消費趨軟,出口趨緩的整體態勢。

  從投資來看,擴張動力不足。首先房地產行業投資缺乏回升動力。在房地產調控政策延續的大格局下,市場化的房地產投資難以大幅增長,在保障房建設方面,明年無論是施工套數、施工面積還是新開工面積都有所下降,投資增速將明顯減緩。其次,制造業投資可能會有所回落。我國制造業投資與出口增長密切相關,明年出口增長相對低迷,出口拉動的動力不足。加之當前企業盈利水平普遍下降,眾多企業出現虧損自有資金不足,投資擴張動力減弱。再次,根據“十二五”規劃部署,公路、地鐵、鐵路、水利等基礎建設投資明年將會有一定的潛力,但地方負債率較高,稅收增收比較困難而民生類支出壓力較大,局部地區風險約束明顯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擴張能力受到限制。

  展望明年,雖然大規模投資的基礎不復存在,但考慮到國家“穩增長”政策效果的顯現,基礎設施投資、保障房建設等工作的穩步推進,工業投資增速趨穩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預計2013年工業投資增速將會保持在21%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將保持在18.5%左右。

  從消費來看,內生性趨強但增速趨緩。受汽車購置稅優惠政策取消、房地產限購、汽車限號等政策調控因素影響,當前我國居民實際消費增速一直維持在低位,呈現震蕩態勢。雖然物價持續低速增長,個人所得稅政策逐步調整,以及社會保障面持續擴大等因素,都將導致消費的內生性趨向增強,但目前我國收入分配改革的推進尚需時日,依靠消費來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短期內難以確立。展望2013年,消費需求增長總體將保持小幅增長、略微趨軟的態勢,預計消費增速將保持在14.5%左右。

  從出口來看,增速將保持在低位。當前,美國經濟的緩慢復蘇將支撐我國對美國的出口保持溫和增長,而歐洲經濟的持續低迷和新興經濟體的增速放緩,將會影響我國出口的整體表現。

  從內部來看,我國人口結構已發生變化,要素價格和環境保護加強等將進一步推高生產成本,對產業競爭力和外貿出口產生明顯的負面效應。除上述因素外,考慮到人民幣升值和貿易保護等因素,外需在較長時期內仍將處于疲軟的狀態,未來已難以作為支撐工業增長的穩定力量。展望2013年,我國工業品出口增速將低位增長,進一步大幅下滑的可能性較小,預計全年工業出口交貨值增速將保持在6.5%左右。

  綜合來看,明年我國工業經濟增長仍將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紤]到宏觀經濟政策刺激效應,2012年的基數效應等因素,預計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將在10.5%左右,比今年略有回升。

  F、建 議

  穩增長促轉型是工業發展關鍵

  針對當前工業以及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情況和問題,面對要素投入增長放緩、資源環境約束趨緊、要素成本持續攀升、工業企業盈利能力下降等諸多不利因素,明年工業發展可循“穩增長有支撐、轉方式有動力、調結構有進展、促融合有手段、控風險有準備”思路,著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與工業轉型升級。

  一是推進和落實國民收入倍增戰略,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繼續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實落實好已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推進國民收入倍增戰略,理順收入分配關系,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保持居民收入與GDP增長同步。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優化以補貼帶動國內市場消費的政策,積極引導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加快形成以內需為主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

  二是深化技術產品應用,提升新興產業國際競爭力。繼續抓好工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的轉型升級。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力度,繼續嚴格控制“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擴張,利用倒逼機制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繼續支持大型骨干企業跨區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加快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引導、扶持和管理,促進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的技術研發和終端應用,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三是制定和推進新一輪技術創新戰略,促進兩化深度融合。為積極迎接新一輪技術創新和工業革命的機遇和挑戰,為防止我國工業國際競爭力持續下降,應加快制定和推進新一輪技術創新戰略。加快新一代信息網絡為代表的信息社會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快推進“寬帶中國”計劃,加快信息技術在企業全產品鏈中的應用,促進信息技術和工業技術的高度融合發展;加快應用電子產品的開發和產業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結構合理化。

  四是切實提升投資效率,增強工業企業盈利能力。堅持穩增長、調結構與保效益相結合,貫徹落實中央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為經濟可持續和健康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進一步打破行業壁壘和壟斷,營造一個更加有利于企業健康成長的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重點推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同時實施一系列減輕小微企業稅費負擔的政策措施,健全政策支持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工業投資管理體制,切實提升工業的投資效率,增強工業企業盈利能力,著力把我國工業發展調整到質量效益型的軌道上來。

  五是防控工業企業的財務風險,做好預警和風險管控工作。在全球經濟仍處于世界金融危機的深度影響當中、世界經濟仍然面臨下行風險的情況下,要高度警惕外需萎縮、內需收縮雙碰頭環境下工業企業所面臨的經營風險。切實加強和改善企業管理,為工業企業尋求新的市場需求和利潤空間。多管齊下加強現代商業體系信用建設,著力促進企業風險防范體系建設,高度重視工業企業潛在的財務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并做好管控工作,提高工業企業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