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jzbw99.com 2011-08-29 11:53
根據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機器人產業園發展規劃,開發區機器人產業將在工業機器人的基礎上,發展服務機器人等新領域。開發區專門每年設立了500萬元的政府引導資金,制訂了包括所得稅優惠,產學研合作以及示范工程等8個方面的產業扶持政策。
25日,記者從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悉,省經信委近日批準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江蘇省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機器人產業)示范基地”。截止到記者發稿時,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現已入駐機器人產業企業20多家,實現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機器人產業基地。
近年來,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信息化與工業化的“兩化融合”,提高裝備智能化水平,初步形成焊接機器人、包裝機器人、高空作業機器人等多個系列。在中歐科技公司,記者看到一臺具有光纖激光三維切割機器人,剛剛在南京參加了江蘇省企業創新成果展。
中歐科技有限公司吳樹人告訴記者,公司設計人員把機器人的聯動軸從原來的6個擴展到9個。工作時能做到像人手一樣靈活、全方位、360度進行切割工藝。
在華恒焊接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設計的鏟斗生產線上,一臺坦克一樣的小車背負著大大的鏟斗在軌道上自由穿梭。不一會兒,小車就把鏟斗輕松搬運到了焊接臺上。憑借舉鼎之力,焊接臺把鏟斗來回翻轉,一邊的焊接臂伸曲自如。相互配合下,一整套焊接工作一氣呵成。而這一連串工作完全沒有人工操作,全是通過編好的程序自動完成的。
徐州華恒焊接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董文寧告訴記者,鏟斗生產線從上料、裝卡、焊接、下料至輸送到加工中心, 5個工序全是自動化生產過程。實現少人化和無人化操作,生產效率相對傳統作業方式,提高5到6倍以上的效率。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機器人產業基地集聚了徐工集團、賽摩集團、華恒焊接、中歐機械、海倫哲專用車輛、瑞祺醫學等一批機器人制造企業,這些企業與哈工大、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清華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開展了產學研合作。如華恒焊接公司參與承擔了國家火炬計劃等多項國家重大裝備開發課題;賽摩集團起草制定了包裝機器人產業6項標準中的3.5項。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周程告訴記者,目前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形成了三大類的機器人生產制造企業:第一大類如華恒焊接,為工程機械主產業提供裝備制造升級的手段;第二大類如徐工集團,用信息化去改造國內傳統的工程機械產業;第三大類就是以瑞祺醫學、富蘭肯光電生產的服務型機器人產業。
據了解,根據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機器人產業園發展規劃,開發區機器人產業將在工業機器人的基礎上,發展服務機器人等新領域。力爭通過3至5年,全區機器人產業規模達50億元左右,10年內增至200億元至300億元。為了推動開發區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開發區專門每年設立了500萬元的政府引導資金,制訂了包括所得稅優惠,產學研合作以及示范工程等8個方面的產業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