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在线永久免费观看黄网站-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加快推進公共建筑節能工作

http://www.gjzbw99.com 2011-05-23 15:43 來源:中國工業報

   5月11日,住建部、財政部聯合發布了《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進一步推進公共建筑節能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未來五年,我國將實現公共建筑單位面積能耗下降10%,其中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15%。

  住建部科學技術司巡視員武涌在12日舉行的第五屆國際新型墻體材料發展論壇上表示,未來住建部將加大建筑節能、綠色建筑的推廣力度,“十二五”期間力求做到三個轉變———從推廣建筑節能,向推廣綠色建筑轉變;從單純節能,向節水、節材、節地等綜合節約方式轉變;從設計、施工環節節能,向設計、施工、運行、監測、報廢、綜合利用的科學管理系統轉變。據了解,更多擁有真金白銀的補貼政策正在醞釀。

  公共建筑首當其沖

  “我們將用強制+自愿的方式推動綠色建筑,”武涌表示,“強制的突破口就是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

  本次發布的通知可見端倪。通知表示,住建部將確定各類型公共建筑的能耗基線,識別重點用能建筑和高能耗建筑,并逐步推進高能耗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

  到2015年,重點城市公共建筑單位面積能耗需下降20%以上,其中大型公共建筑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下降30%以上。對改造重點城市,中央財政將給予財政資金補助,補助標準原則上為20元/平方米,并綜合考慮節能改造工作量、改造內容及節能效果等因素確定。

  能源審計方面,各省需要對本地區地級及以上城市大型公共建筑進行全口徑統計,將單位面積能耗高于平均水平和年總能耗高于1000噸標煤的建筑確定為重點用能建筑,并對50%以上的重點用能建筑進行能源審計。

  針對近年來一些大城市紛紛建起了不少外形奇特的建筑,通知明確要求,避免建筑外形片面追求“新、奇、特”。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建成后必須經建筑能效專項測評,凡達不到工程建設節能強制性標準的,不得辦理竣工驗收備案手續。

  武涌透露,公共建筑也包括保障房,住建部正在醞釀綠色保障房的建設。

  節能改造范圍更大

  公共建筑節能是建筑節能的先行者,未來五年,我國對于建筑節能的推廣,不僅僅局限于公共建筑。

  北京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市正在加快修訂《北京市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使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耗熱量與能耗指標達到節能75%的水平,外門窗傳熱系數等指標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目前,北京市居住建筑執行的節能設計標準是節能65%,這已是全國領先水平。

  據記者了解,“十一五”期間,我國北方采暖地區完成節能改造1.8億平方米,而我國約有20億平方米的既有建筑急需節能改造,未來相關部門將加大推動力度。

  武涌透露,“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更大范圍內推動建筑節能改造,初步目標為4億平方米。

  那么如何加大改造力度?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通知中,加入了對于推進能效交易、合同能源管理等節能機制創新的內容。

  通知指出,各地應建立基于能耗限額的用能約束機制,同時搭建公共建筑節能量交易平臺,使公共建筑特別是重點用能建筑通過節能改造或購買節能量的方式實現能耗降低目標,將能耗控制在限額內,從而激發節能改造需求,培育發展節能服務市場。對能效交易機制已經建立和完善的城市,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將在確定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時,向實行能效交易的地區傾斜。

  同時,各地要在公共建筑節能改造中大力推廣運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加強第三方的節能量審核評價及建筑能效測評機構能力建設,充分運用現有的節能監管及建筑能效測評體系,客觀審核與評估節能量。

  通知特別強調,要將重點城市節能改造補助與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相結合,對投資回收期較長的基礎改造及難以有效實現節能收益分享的領域,主要通過財政資金補助的方式推進改造工作。在節能改造效果明顯的領域,鼓勵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進行節能改造,并按照《關于印發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的規定執行。

  可見,國家的補貼政策已經向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向傾斜,力求更大范圍推廣建筑節能改造。

  系統解決方案缺失

  事實上,建筑一直是能耗大戶,是節能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2000年以前,我國建成的建筑大多為非節能建筑。業內專家透露,目前,北方采暖地區部分新建建筑沒有按照法律的要求,安裝供熱計量裝置。同時,施工階段,有部分企業沒有安裝供熱計量裝置或安裝質量低劣,有些不符合供熱計量技術規程的要求。部分節能建筑材料還存在著質量不高,甚至假冒偽劣的問題。我國建筑節能形勢較為迫切。

  武涌坦陳,我國目前還缺乏擾動最小、節能效果好,經濟性、可靠性有保障的整套技術改造方案。并且環節太多,多部門協調也為建筑節能推廣工作帶來不少困擾。

  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墻體產業研究咨詢部主任周銀芬表示,推廣建筑節能、綠色建筑是個系統工程,不是一蹴而就,必須綜合運用法律、經濟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總體調控,力求做到建筑、建材的緊密溝通與聯動。

  相關報道: 我國建筑節能市場空間將被打開

  近日,兩部委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公共建筑節能工作的通知》指出,未來五年,我國將實現公共建筑單位面積能耗下降10%,其中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15%。專家預計,這一政策將打開建筑節能市場空間,到2020年底,建筑節能改造和新建建筑保溫節能市場空間合計約達5萬億元。

  5月12~14日,由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等單位主承辦的“第五屆中國國際新型墻材技術裝備及產品展覽會”在京舉行。本屆展會展示面積近兩萬平方米,參展企業200多家,達到了空前的規模。

  據展會主辦方介紹,當前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的呼聲與日俱增,這給新型燒結類墻材產品和裝備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

  同時,我國墻材產品和裝備的技術水平也在迅猛增長,為該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目前,粉煤灰、煤矸石、脫硫石膏、建筑垃圾等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都擁有較為成熟的成果,符合“節能、節土、環保、利廢”產業政策的保溫隔熱、防火、輕型、環保新型墻體材料,也更加成熟。

  據了解,國家從1992年以國務院66號文件為標志,開始大力推行新型墻體材料替代實心黏土磚。黏土磚的生產耗用大量黏土,毀損耕地。尤其是一些耕地本來就十分緊缺的地區和糧食生產區,由于黏土磚的大量生產,局部地區已經到了無土可挖、無土可用的地步。

  近年來,在墻體材料革新與建筑節能工作的推動下,我國黏土實心磚使用量逐年下降,新型墻體材料發展迅速,品種不斷豐富,2010年全國墻體材料中新型墻體材料比例已經超過55%。同時,技術創新水平顯著提高、新型墻材產業迅速發展、節能減排成效顯著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但業內專家表示,我國新型墻體和裝備產業中,先進技術與落后技術并存,大量落后生產技術仍然大量存在,因此新型墻材的發展還任重而道遠。

  從產品結構看,燒結制品、以爐渣為輕骨料的輕質混凝土砌塊類產品仍然占據主流,而代表墻體材料發展方向的各種輕質和復合墻板所占比例極少,部品化的多功能復合墻體更是少之又少。

  從經營主體看,絕大多數墻體材料企業規模小,裝備和技術落后,生產方式粗放、生產率低下、生產過程資源和能源消耗大的局面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