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jzbw99.com 2011-02-24 11:28 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哈薩克斯坦周二宣布與中國達成巨額交易,突顯中亞逐漸從莫斯科轉向北京。
哈薩克斯坦總統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周二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晤,雙方簽署了一系列協議,涵蓋高速鐵路、鈾供應以及一筆50億美元的能源基礎設施貸款。
多年來,中國在哈薩克斯坦的投資一直聚焦于石油開采,但周二達成的交易顯示,北京方面的觸角現已伸到能源以外的行業。
上述協議包括:中國向哈薩克斯坦的全國福利基金提供一筆17億美元貸款;大約5.5萬噸哈薩克鈾的供應協議,以滿足中國不斷增長的核能需求;以及中國鐵道部協助建設阿斯塔納-阿拉木圖(Astana-Almaty)高速鐵路的諒解備忘錄。
雙方達成的協議還有:從中國西部流入哈薩克斯坦的河流的水質控制,以及在肥料行業的合作。中國對此相當重視,因為它希望哈薩克斯坦這個鄰國成為一個新的食品來源。
“中國已成為中亞地區真正的強國,”牛津能源研究所(Oxford Institute for Energy Studies)研究員沙米爾•米德卡托維奇•耶尼克耶夫(Shamil Midkhatovich Yenikeyeff)表示。“中國代表著未來,(而)俄羅斯代表過去……在資金實力和有效執行大規模項目方面,中國對俄羅斯具有優勢。”
自前蘇聯解體以來,哈薩克斯坦一直與俄羅斯保持著密切聯系。俄羅斯企業擁有許多石油開發合同,還在里??碧絽^域共享作業權。俄羅斯的輸油管道是哈薩克石油通往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即便哈薩克斯坦正試圖實現出口渠道的多樣化。
哈薩克斯坦的海關數據表明,中俄與哈薩克斯坦的雙邊貿易額不相上下。
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在哈薩克斯坦收購石油資產,在自己的“家門口”獲得了一個新的能源來源,以便促進經濟增長,減輕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哈薩克斯坦投行Visor Capital的研究稱,如今中國企業對哈薩克斯坦大約四分之一的石油產量擁有股權。
地處中亞的哈薩克斯坦擁有豐富的鈾、銅、黃金和鎳礦藏,這些都是中國實現經濟繁榮所需的原材料。根據周二簽署的鈾供應協議,哈薩克斯坦將向中國供應大約5.5萬噸這種放射性材料,按當前市場價格計算價值超過80億美元。雙方沒有透露協議的具體條款。
中國曾協助出資并建設一條從哈薩克斯坦中部至中國西北邊境的1000公里輸油管道,這條橫跨哈薩克斯坦的管道已在2007年開通,為中國開辟了獲取里海石油資源的渠道。
全球金融危機讓中國有機會加強對哈薩克石油資產的控制,并擴張進入該國其他的經濟領域。
2009年,中國向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KazMunaigas)提供了一筆50億美元貸款,以未來石油供應為抵押。同時,中國還向哈薩克斯坦開發銀行(Development Bank of Kazakhstan)提供了50億美元貸款,用于交通、電信和農業項目。
“哈薩克斯坦并不希望成為中國的原材料附庸,”咨詢公司“控制風險”(Control Risks)研究主管邁克爾•丹尼森(Michael Denison)表示。
相關閱讀:中國的高鐵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