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jzbw99.com 2011-02-24 11:26 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哈薩克斯坦總統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本周訪問北京時,順道去了天津。他此行有一項關鍵使命:親自視察京津高速鐵路線。
相關閱讀:中國與哈薩克斯坦達成一系列巨額交易
在中國的協助下,哈薩克斯坦很快也將擁有自己的高速鐵路,這條鐵路將連通阿斯塔納(Astana)與阿拉木圖(Almaty),全長超過1000公里。
這是一個具有象征意義的轉變,因為就在不那么久以前,在中亞大草原上辛勤鋪設鐵路的,還是俄羅斯的工程技術人員。他們遺留的影響在哈薩克鐵路系統仍然十分明顯:該國鐵路采用俄羅斯(而非中國)的軌距標準。
在中國的貿易伙伴中,有不少正急著發展高速鐵路;哈薩克斯坦只是最新一例。泰國和老撾近期都與中國簽署了高鐵建設合作備忘錄。中國鐵路企業正在美國和澳大利亞投標承建高鐵項目,而阿根廷已向中國購買了高速鐵路列車。
中國高鐵企業相比中國以外的競爭對手有一個優勢:它們能夠以低得多的成本建設高速鐵路。業內有些人表示,這是因為它們“消化了”在中國經營的外國高鐵企業的技術。
關于哈薩克斯坦的高鐵項目,外界所知甚少(最關鍵的是該項目將由誰出資),只是知道納扎爾巴耶夫周二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就這條鐵路簽署了一份合作備忘錄。在北京的哈薩克官員表示,這條鐵路線有望在2015年建成,將該國兩個最大城市之間的鐵路行程從“夕發朝至”縮短至區區4小時。哈薩克斯坦的嚴冬使火車成為特別可靠的交通方式,因為冬季的暴風雪經常迫使機場一下停運數小時(甚至數天)。
中國在海外建設高鐵的能力尚未經受全面考驗(中國鐵路企業迄今沒有在境外實際建設任何高速鐵路),但不難看出這其中的吸引力。
與老撾、泰國和哈薩克斯坦等國的貿易,對中國的原材料供應(包括橡膠、石油和鈾)至關重要。北京方面熱衷于同這些鄰國搞好關系。而哪個國家又會對“高鐵外交”說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