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jzbw99.com 2011-02-23 10:38 《中華工控網》原創
核心提示:經歷了2008年的行業低谷,2009年及2010年持續回升的超預期需求,讓光伏產業的投資熱度再次灼人。進入2011年,這個行業的火爆行情在延續。
光伏擴張火 傳統制造商紛紛入行
2月22日,2011國際太陽能光伏工程(上海)展在新國際展覽中心拉開帷幕。人人爭趕太陽能盛宴,所有展館全部擠滿,還有上百家企業為求一展位而不得。唯有兩年一度的車展才能與之媲美。在這火熱盛宴的背后,卻隱藏著諸多不利于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因素。
據解放日報報道,參展商里有相當數量是“半途出家”,比如做管道、建材、皮革、皮鞋、玩具的,什么都有,而且每一家幾乎都是傳統行業的佼佼者。皮鞋、玩具老大們轉做太陽能,客觀上促進傳統制造業更新換代,推動新能源產業蓬勃成長。
然而,國內規模井噴的太陽光伏產業,整體水平還有待提升。目前光伏產業規模提升,主要是量的增加,工藝上還沒有質的改變。相比汽車,光伏產業的自動化程度非常低。業內人士指出,許多轉行做太陽能的企業,用的仍是傳統制造的那一套。“那幾兆瓦的大型設備,都是靠工人們一塊塊硅片手工焊接出來。”
生產自動化 光伏產業發展的推動力
據了解,光伏發電設備最終用戶的首要任務之一,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電池和組件每瓦特的成本。我國設備制造商以擁有較廉價勞動力作為成本優勢,以降低整體設備的成本并且提高設備效率。但是,伴隨著人力成本的提高,這種優勢正在逐漸消失。目前在全國各地蔓延的“用工荒”,倒逼著企業轉型升級,提高工廠的自動化水平。
在大規模生產中,產品穩定性非常重要,真正要達到較高的光電轉換率,對于硅材料質量以及工藝技術水平要求都很高,而設備的可靠性、自動化程度又直接影響企業的競爭力,因此今后光伏設備將以提高電池轉換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節能環保為發展目標。自動化或將是光伏產業下一個階段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越來越多的光伏生產過程中的自動化技術用于降低成本和破損率,同時提高效率和吞吐量。
受人力成本的影響,我國部分光伏企業在海外建廠。目前,阿特斯陽光電力打算在加拿大生產200兆瓦/年的組件,人力使用量約400人,也就是人均產出至少0.5兆瓦/年;而其在中國的生產人員約是4000人,也就是國內的人均產出為0.25兆瓦/年,加拿大比中國的人均產值高出1倍以上。該公司董事長兼CEO瞿曉鏵認為加拿大能有較高的人均產出,與我們在當地的工廠全部實現機械自動化有密切關系。他表示,其在江蘇常熟的基地將在今年大幅度提升自動化生產水平。
調查顯示,世界光伏制造設備市場預計到2013年這個數字將達到90億美元。亞洲市場,尤其是在中國,預計將成為一個主要的增長動力,在2013年將會達到總光伏制造設備的一半份額。對于光伏組件生產設備的自動化市場份額在2008年估計剛剛超過4.5億美元,預計在2013年將增長至12億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