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在线永久免费观看黄网站-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中國電氣市場豪邁攀登最高峰

http://www.gjzbw99.com 2011-02-21 15:44 來源:《電氣技術》

  在1月6日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期間,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透露:“2010年全國原煤產量約32億噸,比2005年增長了1.5倍,‘十一五’期間原煤產量以6-7%的平均增速增長;2010年發電裝機容量突破9.5億千瓦,‘十一五’五年間擴建了4億多千瓦,是過去50年裝機容量的總和;同時,‘十一五’期間石油、天然氣產量穩定在1.8-1.9億噸之間,海外資源合作有突破性進展,國內煉油能力突破5億噸。”預計2010年一次能源生產總量達到29.6億噸標準煤,比2006年的一次能源生產總量23.22億噸標準煤提高了27.5%;人均能源消費水平從2006年的1.97噸標準煤預計將增長到2.38噸標準煤。資料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迅速崛起為世界能源大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躍居世界第一,供應能力顯著增強,能源結構明顯優化,新能源發展迅速。

  “十二五”中國的能源將繼續大力發展和優化結構,優質清潔的電能將優先發展,中國極有可能在“十二五”的第一年就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能應用市場。據BP公司公布的年度能源統計數據,2009年,美國的發電量為4.1496萬億度,下降3.8%,占全球的20.7%,而中國的發電量為3.7251萬億度,同比增長6.9%,占全球的18.5%。2009年中國的發電量相當于美國的89.77%,而2007年為75.18%,2000年為33.97%,1990年為19.50%。這個數字2010年將接近100%,而2011年不出意外將大于100%。

  剛進入2011年幾天,相關各方傳遞出的信息給了中國電氣市場更高的期待。

  “十二五”中國能源繼續強勁發展

  “十二五”能源規劃的初步目標定為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的占比將提高到11.4%,該目標比先前擬定的11%提高了0.4個百分點,這為“十三五”更從容的完成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達到15%的目標打下基礎。

  在1月6日召開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部署了國家能源局2011年重點工作任務。張國寶表示,首先要抓緊《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工作,盡快上報國務院審議,抓緊編制油氣管網、電網、LNG和石油儲備等重點專項規劃,以及能源科技、電力、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煤層氣等專項規劃。

  張國寶表示,火電方面,2011年擬新開工火電8000萬千瓦,包括熱電聯產和燃氣電站,能源局將有序建設西部煤電基地,并將嚴格控制在東部沿海地區新建、擴建燃煤電廠。

  電網方面,繼續完善500千伏和750千伏骨干網架,建設晉東南-荊門二期、錫盟-南京、錦屏-江蘇等特高壓輸電通道,在北京、天津等地開展電網智能化試點,在上海、深圳等城市建設電動汽車配套充電設施。2011年將繼續安排中央預算內資金,實施農村電網升級改造。

  清潔能源方面,要加快水電開發,在金沙江下游、雅礱江、大渡河、瀾滄江中下游、黃河上游等水電基地,開工建設一批大中型水電站或推進前期工作,爭取開工建設糯扎渡水電站,做好烏東德、白鶴灘兩個大型水電項目的前期工作,全年水電新開工規模達2000萬千瓦以上。除此之外,張國寶還要求做好核電新項目的相關核準工作。

  在新能源方面,能源局將繼續推進大型風電基地建設。計劃開工建設酒泉二期500萬千瓦、新疆哈密200萬千瓦、內蒙古開魯200萬千瓦、吉林通榆150萬千瓦風電項目,啟動江蘇10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推動河北、山東、浙江、福建等地海上風電發展,抓緊建設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二期工程,爭取并網風機累計達5500萬千瓦。

  除此之外還將積極開發利用太陽能,繼續在西部地區開展光伏電站特許權項目,總規模在50萬千瓦左右,還將建設青海格爾木太陽能發電基地,推進青海、內蒙古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支持建設若干個新能源示范城市,支持吐魯番新城太陽能建設。

  包括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源、煤層氣等在內的新能源推廣利用和示范項目將在“十二五”期間推開,而目前制約新能源發展的一些政策也在制定當中。

  “十二五”期間新能源建設力度加大的趨勢已經明確。預計2010年-2020年中國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將累計拉動5萬億元的投資,其中包括發展新興能源的投資,間接帶動的鋼鐵、水泥等傳統產業的投資。

  目前我國新能源的利用方式主要是發電,但上網電價和電網接入一直是制約新能源電力上網的因素。“十二五”期間,相關政策也將著力解決這些問題。2010年10月18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多處提到重點培育和發展新能源,并宣布將實施新能源配額制,落實新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據了解,未來新能源發電上網配額將分配到各省或區域電網公司,再往下攤派,由國網和南方電網承擔。

  提升上網電價是促進新能源企業積極性的主要手段。我國近期提高了生物質發電的上網電價水平,使得長期虧損的生物質發電企業迎來了盈利的希望。還將調整瓦斯發電上網電價。

  實現并網以及確定上網電價已成為新能源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十二五”期間的新能源政策將告別單純靠政府補貼來推動行業發展,強制性、懲罰性措施也將被納入政策考慮范疇。

  未來三年農村電網改造投資3000億元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月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會議提出,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中西部地區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項目資本金主要由中央安排。繼續執行每千瓦時電量加收2分錢的政策,專項用于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升級工程貸款的還本付息。

  會議指出,自1998年實施農村電網改造、農村電力管理體制改革和城鄉用電同網同價以來,我國農村電網結構明顯改善,供電可靠性顯著提高,農村居民用電價格大幅降低,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但受多種因素制約,目前我國農村電網建設仍存在許多矛盾和問題。中西部偏遠地區農村電網改造面低,農業生產供電設施以及獨立管理的農場、林場、小水電自供區等電網大部分沒有改造,部分地區還沒有實現城鄉用電同網同價,一些改造過的農村電網也與快速增長的用電需求不相適應。必須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經濟合理、先進適用,深化改革、加強管理的原則,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

  中國電網投資逐漸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特點,也就是特高壓投資與110kV以下的農村電網和城市配網投資兩個“頭”大。主網(220kV-750kV)經過近幾年的大規模建設,投入將趨緩,電網投資將往特高壓(800kV 直流和1000kV交流)和110kV 及以下配網傾斜。新一輪農網改造工程啟動將大大拉動110kV以下配電設備領域的投資。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在“十二五”期間,使全國農村電網普遍得到改造,農村居民生活用電得到較好保障,農業生產用電問題基本解決,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技術先進、管理規范的新型農村電網。

  會議提出了五點要求:一要按照新的建設標準和要求對未改造地區的農村電網進行全面改造。二要對已進行改造但仍存在供電能力不足、供電可靠性較低問題的農村電網,實施升級改造。三要因地制宜地對糧食主產區農田灌溉、農村經濟作物和農副產品加工、畜禽水產養殖等供電設施進行改造,滿足農業生產用電需要。四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要求,在實現城鄉居民用電同網同價基礎上,實現城鄉各類用電同網同價,進一步減輕農村用電負擔。五要深化農村電力體制改革,全面取消縣級電網企業“代管體制”,建立有利于促進農村電力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

  根據2010年全國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作會議,此輪農網改造為期三年,2010年國家安排120億元財政資金用于農網改造,今后3年每年對農網的投入將不低于上年度。其中改造升級實施的重點是農村中低壓配電網,其投資力度加大將使整個電力設備行業普遍受益,特別是11萬kV以下的配網電力設備制造商。

  5000億元建特高壓輸電骨干網架

  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6日宣布,未來5年我國將投資超過5000億元,建成“三縱三橫”特高壓交流骨干網架和11項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特高壓輸電線路總長將達4萬公里,形成交直流協調發展的堅強電網網架。屆時,國家電網公司跨區資源配置能力將達2.5億千瓦,增長5倍以上,從而極大解決目前煤電緊張的局面。

  劉振亞指出,我國反復出現煤電運緊張局面,主要是因為能源配置過度依賴輸煤,而輸電比重明顯偏低,電網在能源綜合運輸體系中的作用還明顯不夠。因此,需要加快轉變電力發展方式,實現輸煤輸電并舉,特別是優先發展輸電。

  未來10年,我國特高壓電網建設將面臨重大發展機遇。預計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和發電裝機規模到“十二五”末將分別達到6.1萬億千瓦時和14.4億千瓦,到“十三五”末將達到7.8萬億千瓦時和17.6億千瓦,均在2009年的基礎上翻一番,增長空間十分巨大。

  隨著西部大型煤電、水電、核電和以風電、太陽能發電為主的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加快建設,“十三五”末,跨區跨省電力輸送規模將超過4億千瓦,迫切需要加快特高壓電網建設。

  將西部能源送出的主要方式是特高壓輸電線路。屆時,將把內蒙古、陜西、河北的風電、煤電通過三條縱向的特高壓通道送往華北、華中和華東;把北部的煤電和西南的水電,通過三條橫向特高壓通道送往華北、華中和長三角地區,在全國范圍內保證電力供應。

  我國特高壓建設“十一五”是打基礎,“十二五”是大規模建設,“十三五”是完善提升。發展特高壓是“十二五”電網發展的重中之重,每年的開工線路都很多,建設任務非常重。

  作為“十二五”的第一年,2011年國家電網公司預設固定資產投資3220億元,其中電網投資2925億,比去年電網投資2644億元增加近300億元。2011年要確保淮南(皖南)-上海特高壓交流工程一季度核準,力爭錫盟-南京、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壓交流工程上半年核準,蒙西-長沙、靖邊-連云港特高壓交流工程和溪洛渡-浙西、哈密-河南特高壓直流工程年內核準。

  特高壓建設的大力投資對本土設備制造商帶來了發展的極好機遇。國家電網公司在此前系列建設投資中均凸顯了對本土設備商的扶持。據了解,國家電網公司一直認為,本土設備制造商同國外先進企業特別是大型跨國公司相比,在規模、效益、管理及產品的性能和質量等方面仍有差距,綜合競爭能力處于弱勢地位。而由于“特高壓輸電技術是電網技術的制高點”,國家電網公司如和本土設備商一起開發,可以幫助本土公司取得跨越式發展,迅速拉近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同時也可以讓本土企業獲得巨大收益。

  據透露,在已經建成的特高壓交流工程中,變壓器、高壓電抗器、開關(包括接地開關)等設備均采用競爭性談判采購方式;其他特高壓設備,如1000千伏避雷器、支柱絕緣子、接地開關和控制保護設備,采用邀請招標方式。最終中標公司包括天威保變、特變電工和平高電氣等。綜合國產化率達到76%。

  國家電網公司計劃,只要是國內企業具備生產能力的,全部進行國內采購;國內企業不具備生產條件的,則由國內廠家中標,國外廠家作為國內廠家的分包商進行供貨。

  “十二五“將是我國電力技術市場一個十分精彩的時期,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和最先進的電氣應用市場,而中國本土的電氣設備制造業將順勢變得更為強大,在全球建立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并將引領全球電氣技術攀登新的高峰。(文/肖吉德)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