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在线永久免费观看黄网站-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導航“十二五”《目錄》 涵蓋百項環保裝備

http://www.gjzbw99.com 2011-02-17 10:55 來源:中國工業報

  工信部與科技部近日聯合發布了《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11年版)》。主要內容涵蓋開發類和推廣應用類兩大類共108項技術裝備。

  工信部節能司副司長高東升2月13日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目錄》體現了“十二五”時期我國環保技術裝備的發展方向。目的是引導企業、科研機構和社會各方面加大對這些環保技術裝備的研發,促進成熟、先進、適用的技術裝備推廣應用。

  科技部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采訪時同樣表示,要通過技術研發推動環保技術裝備產業的發展,進入《目錄》的技術裝備將在科研立項上被優先考慮。據了解,《目錄》的內容將根據技術的進步情況實施滾動更新。

  環保裝備概念首入國家目錄

  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秘書長王亦寧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以往的國家政策支持重點為環保產業。環保產業是一個大概念,在其所涵蓋的環保裝備、環保工程與環保服務三部分內容中,環保裝備作為獨立概念被列入國家“目錄”還是第一次。這大大提升了環保裝備在環保產業發展中的地位。

  關于《目錄》制定的背景,高東升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增加環境保護約束性指標。《目錄》的編制,一方面是為了完成環境治理任務,滿足約束性指標要求。另一方面,我國環保技術裝備發展的現狀,也迫切需要研發、推廣、應用一批先進、適用和有效的環保技術裝備。

  研發關鍵共性的環保技術裝備,符合我國環保裝備發展的現狀。高東升強調,我國環保技術裝備的發展雖然門類比較齊全,基本能夠滿足國內需要,但高端的、重大的、環境治理迫切需要的、能解決行業共性關鍵問題的技術裝備還是很不足的。《目錄》所提出的研發與推廣應用的環保技術裝備反映了環境治理需求和環保裝備產業發展的實際。

  事實上,與環保產業的發展速度相比,我國環保裝備的發展相對滯緩。截至2010年底,我國從事環保裝備制造的企事業單位達到5000余家,而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約2000億元,只占環保產業總產值的六分之一。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環保裝備進口數量3189萬臺套,進口總額達11.7億美元。大量進口的關鍵在于國內環保裝備產品趨同與技術的落后。

  王亦寧告訴記者,“核心技術的缺失阻礙了大型環保設備的國產化發展。若沒有大量的技術支撐,環保產業難以獲得突破性的發展。”

  政策導向性作用凸顯

  王亦寧將環保裝備定性為“政策導向性強、產業關聯度高、產品覆蓋面廣、資金技術密集、社會責任重大”的產業。也就是說,政策性導向與社會責任是環保裝備區別于其他行業的重要特征。其發展受國家政策影響很大。

  然而,在我國,目前環保裝備制造業投資主體依然以企業自籌為主。2010年行業自籌資金174億元,占年度資金的92.6%,國家預算內資金僅為總投資的0.3%。

  王亦寧表示,環保裝備是環保產業的基礎性產業,占環保產業的三分之一。政策導向對促進行業發展的意義重大。對于環保裝備產業發展來說,得到社會資金的支持尤為重要。本次《目錄》發布的重要意義之一就是在國家的政策導向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不僅有利于鼓勵社會資本向環保裝備產業集聚,也為今后國家的投資方向提供了依據。

  例如,國家“十二五”的專項資金向環保產業的投入,或將參照此《目錄》進行;“高端裝備專項規劃”所涉及到的環保裝備部分,也將參考此《目錄》進行。

  “加強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對接”同樣是《目錄》要實現的一個重要目標。王亦寧表示,由工信部和科技部這兩個部委聯合編制并發布《目錄》,本身就證明,環保技術裝備在促進科技成果與實際應用的對接方面有了實質性進展。

  從《目錄》內容看,主要涵蓋兩大類,即開發類和推廣應用類。

  其中,開發類有72項,占總數的三分之二。主要內容包括:一是高端的重大技術,是行業內長期解決不了的、需要盡快開發的技術;二是共性關鍵技術,靠單個企業獨立研發很難實現的;三是符合市場需求的、前瞻性的技術,例如碳捕捉的存儲與利用技術,以及符合兩化融合的環保設備的遠程監控系統等。

  在推廣應用類中,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技術比較成熟的,符合節能減排的技術裝備;二是技術比較先進和成熟的,但長期得不到推廣應用的技術裝備;三是量大面廣、實用性強的技術裝備。

  王亦寧表示,在《目錄》中,碳捕捉與存儲技術和重大環境事故的應急裝備等重大技術裝備都是首次提出,屬于前瞻性的技術研發,也是我國環保產業發展急需的技術裝備。將這些內容列入《目錄》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他告訴記者,“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出臺新的環保標準,并提出大量的技術需求,希望環保裝備行業不會重走“脫硫”時期大量引進國外技術的老路。

  針對環保裝備產業技術瓶頸的突破,王亦寧還建議成立環保裝備的重大專項。建議政府部門集中研發和生產優勢,突破技術瓶頸,緊緊圍繞國家“十二五”環境治理的需要,突破一批重大環保裝備、關鍵零部件,以科技發展的重點跨越帶動產業競爭能力的整體提升。在政策環境建設上,制定切實可行的自主創新技術裝備應用、稅收優惠等配套激勵政策。重要高新技術裝備和產品堅決實行政府“首購”政策,旗幟鮮明地扶持民族工業和自主品牌,保證我國自主創新產品能在市場檢驗中不斷成長。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