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jzbw99.com 2011-02-15 08:33 《中華工控網》原創
戰略性新興產業既可以對當前調整結構起到支撐作用,更可以引領經濟社會的綠色發展。專家預計,未來十年將是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十年,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工業增加值比重可望達到20%以上。在宏觀政策的指導下,我國統籌安排、科學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實現經濟的綠色增長構筑堅固“長城”。
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框架出爐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思路研究部際協調小組第四次會議近日召開,會議研究部署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工作分工方案(代擬稿)》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編制等工作。
會議要求有關部門抓緊起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初稿),在廣泛征求各有關部門、各地、重點行業協會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后,盡早報送國務院審批。會議還要求同步推進節能環保等七大領域專項規劃編制工作,抓緊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指導目錄,盡快建立統計指標體系,落實《決定》提出的財稅等相關政策措施。
2010年9月,《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確定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主要任務和扶持政策。根據國情,我國現階段將選擇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七個產業,在重點領域集中力量,加快推進。
此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二五”規劃編制提速。據中國證券報消息稱,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可能在“十二五”總體規劃中單獨占據一章節,七項戰略新興產業將分別發表各自的“十二五”規劃,確定中期發展目標。
教育部設置戰略性新興產業專業
從2011年起,高校招生計劃的增量將重點用于緊缺人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人才,以及中西部和民族地區人才培養。
目前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傳媒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在京部屬高校以及北京工業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等市屬高校申報的16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新專業獲批設立,包括物聯網工程專業、新能源相關的專業以及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納米材料與技術、新媒體、數字電影技術等。
此外,今年教育部還將繼續擴大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調整優化研究生招生結構,新增碩士生招生計劃全部用于專業學位碩士招生。博士生招生向對國民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基礎研究領域或重大科技專項傾斜。
科技部專項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
科技部長萬鋼表示,將支持節能減排,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繼續推進信息技術、智能網絡、生物技術等高新技術在傳統工業領域中的推動應用,提高傳統產業的能效,減少排放,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支持重點產業的振興和經濟結構的調整。
據介紹,科技部將以重大專項等國家科學技術規劃實施為突破口,重點支持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節能環保技術、新材料、生物醫藥、生物育種、信息網絡、電動汽車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的核心關鍵技術的攻關和系統集成。在推廣應用中,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商業模式,逐步地使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實現我國經濟的綠色增長。
同時,根據國務院的要求,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8%左右,到2020年,力爭達到15%。工信部確定戰略性新興產業在2011~2015年要實現24.1%的年均增長速度,2016~2020年則要達到21.3%的年均增長速度,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業還將快于此增長速度。
2011年,工信部將加強在鋼鐵、建材、有色、石化化工、裝備等重點行業推動傳統產業的低碳化改造;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物聯網、三網融合、云計算、節能減排等重點領域的標準化總體架構研究。
分析人士認為,在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之下,由于傳統行業成長空間有限,新型產業和大消費行業作為未來市場新的中堅力量,已經在崛起。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和技術創新成為中國經濟的突出主題,與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緊密相關的眾多行業將迎來高速發展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