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jzbw99.com 2010-07-14 15:06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打造一個中國西部“華爾街”,并非只是重慶的夢想,成都的謀略同樣遠大。
根據成都市規劃,為建設“現代田園城市”提供產業支撐的13個市級戰略功能區中,就包含了“金融總部商務區”。
成都市副市長劉仆曾對當地媒體表示,“金融總部商務區”的定位,就是重點發展以金融業為主的總部商務區。規劃范圍北起繁雄大道及石勝路、南至孵化園北干道及外環路500米綠帶邊線、西連益州大道(站華路)、東臨成仁快速路,涉及高新區站南組團等部分區域。
成都高新創投董事長黃光耀認為,對于金融機構而言,分級授權的現象比較普遍,相對而言,區域總部的權限更高,它在資金投放方面會使當地產業得到更多實惠,這是成都打造“金融總部商務區”的緣起。
5月11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正式將其金融后臺服務中心項目落戶成都,這也將為成都的金融競爭力增添砝碼。
成都的金融夢
顯然,要成為“中國西部華爾街”,成都底子仍很薄。
“成都市的金融分支機構多,法人機構少,總部經濟特征不明顯;金融輻射能力主要局限于省內,在西部地區的影響力不夠。”四川省今年2月出臺的《西部金融中心建設規劃(2010-2012年)》指出。
以銀行業為例,“因為我們總部就在成都,在各類高新技術企業貸款審批方面,相關的資料能很快就遞交到總行層面,因此,審批的流程比一般的銀行都要快很多。”成都銀行科技支行負責人告訴記者,其他總部不在成都的外地銀行,則沒有這個優勢。
在此背景下,2009年5月,一家名為成都金融城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成都金融城投公司)低調成立。
起初,該公司由成都市政府和成都高新區共同出資設立,注冊資本金為3億元,成都市興城有限投資公司和成都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分別出資1.53億元和1.47億元。2009年7月3日,金融城投公司決定將注冊資本由3億元增加到10億元,股權結構調整為成都市興城投資有限公司出資4.5億元,成都高新投資集團公司出資3.5億元,成都投控集團公司出資2億元。
根據規劃,成都金融城投公司的職責是,負責實施“金融總部商務區”規劃、投資、建設及資產運營管理,建設發展投融資新機制。“主要吸引金融法人機構、省級金融機構、監管部門及其全國性或區域性總部入駐,打造總部機構密集、功能完善的金融總部集聚區。”上述規劃指出。
記者獲悉,目前包括成都市金融辦,四川省銀監局、成都投資控股集團等部門、企業已經進駐該地區。
“如果能把銀行、保險公司、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區域總部都吸引過來,那么這些機構對在四川的資金運用審批,將更為靈活和高效,并且能爭取到更多的資金額度在成都使用,這能為成都大力發展高端產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黃光耀認為。
“中西部華爾街”城市爭奪戰
除了金融總部帶來的大量資金優勢外,金融后臺服務中心建設可能是更為務實和切近的道路選擇。
2010年1月19日,加拿大宏利金融集團與成都高新區簽訂協議,宏利金融將于2010年在成都高新區設立后臺服務外包中心。這將成為宏利金融設立的全球第二個后臺服務外包中心。目前,宏利金融在中國有中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和泰達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兩家合資金融機構。
這只是成都近年來大力推進金融后臺中心戰略,并以此作為塑造中西部金融等高端服務業的一個突破口。
在成都市金融辦看來,成都的優勢在于,它是中西部地區金融資源集聚度最高的城市,人民銀行總行、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保監會在成都都設立了區域性監管機構;境內外主要金融機構都在成都設立了區域性總部;
其次,以西南財經大學為代表的金融高級人才培養基地和以電子科技大學為代表的電子類、計算機類人才培養基地,也可為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再者,與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成都的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和土地成本較低,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
于是,從2007年7月起,成都市決定在高新區規劃3000畝土地,建設金融后臺服務中心;隨即,共有30多家境內外銀行、保險、證券機構陸續登門造訪。記者從成都高新區一位人士處獲悉,目前其已“迎娶”包括建設銀行客服中心、 工商銀行電子銀行等12家金融后臺服務機構落戶。簽約項目總投資超過100億元。
從金融后臺分離的實現形式看,根據金融機構將其業務分包給內部專門機構,還是外包第三方,來區分為內包和外包兩類。這兩者都是成都爭取的對象。
目前還專門提供第三方服務外包平臺的金融后臺服務機構15家,其業務范圍涵蓋了數據(災備)中心、軟件研發中心、呼叫中心、信用卡中心、會計后臺管理中心、單證處理中心、資金清算中心、電話銷售中心等內容。”成都高新區人士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大力發展金融后臺服務,可帶動配套產業跟進,如I T 制造業、軟件業、零配件制造業、高科技服務業等。同時,還能帶動相關金融培訓業的發展,使成都同時成為一個金融人才集聚的地方。
黃光耀表示,例如金融機構的災備中心,當越來越多這類機構集聚成都后,它就可以為一些需要做數據災備,但又不愿意支付過高建設成本的大型企業提供相應的服務。
不過,要成為“中西部的華爾街”,成都市面臨的競爭其實很大。除了武漢外,重慶、西安也紛紛加入了金融后臺服務中心的爭奪行列。以西安為例,在《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在2009年6月獲得國家批準后,西安便將區域性金融后臺服務與金融服務外包基地提上了日程;而重慶也在近期提出了成為“長江中上游金融中心”的構想。
這是一場城市的爭奪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