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jzbw99.com 2010-03-18 17:22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探索一
抓住專利龍頭
2009年,萬向集團抓住世界產業轉移的機遇,陸續收購了全球最大的翼型萬向節傳動軸一級供應商美國洛克福特、美國上市公司UAI公司、方向連桿企業PS公司、汽車零部件系統集成裝配領域全球領先的美國AI等“老牌”大公司,同時收購了這些公司的知識產權和營銷網絡。萬向集團把專利競爭作為核心,將“外圍專利開發、專利引進、專利收買和合作開發專利”作為主要方向,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成熟的專利技術加以消化吸收,并在美國建立了技術研發中心。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認為,中國制造要不斷提升核心技術的研發能力,抓住專利龍頭進行技術國際化,其最大好處是大大縮短了研發的周期,降低研發成本,使技術水平在較短時間內得到提升。
探索二
整合全球資源
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許多企業采取收縮戰略,但福建高科技企業新大陸集團卻大膽實施擴張戰略,勇做全球資源的整合者。
新大陸集團是國際上少數幾家掌握二維碼核心技術的廠商之一。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給了新大陸低成本收購海外企業和團隊的良機,集團相繼設立了新大陸北美公司、歐洲公司。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新大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晶認為,以我為主,整合別人的前提是擁有核心競爭能力。他建議,中國企業要搶抓國際產業分工調整的新機遇,學會使用并購、投資等新手段整合資源,搶占制高點。
探索三
產業鏈兩端突破
“農業裝備是國家糧食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是增加農業產出效益和農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大功認為,我國農業裝備制造業要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盡快完善農業裝備技術創新體系的“三個層次”,第一是由以科研院所和大學為主體的農業裝備制造業技術研究體系;第二是以農機制造企業為主體的農業裝備制造業產品研發體系;第三是以公共和民營兩部分為支撐的農機技術服務體系。
劉大功代表認為,目前主要應從產業鏈的兩端尋求突破,一是運用先進的研發理念和研發模式,以我為主,多種方式擴大對外技術合作,追求行業技術領先,同時大力調整產品結構,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二是在開發市場方面從客戶需求出發,準確把握和滿足客戶的需求,進而提供成套的解決方案,實現從傳統制造業到現代制造服務業的戰略轉型。
此外,要加大對農業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的資金支持力度。由政府安排一定比例的技改資金和科技費用,專門用于農業裝備重大技術項目的補助,以及設立農業裝備專項發展資金,同時對從事農業裝備研發與制造的技術創新活動實行稅收優惠政策。
感言
一批中國制造企業瞄準產業鏈的高端,嘗試新的發展模式,做出了有益探索,使人們對中國制造有了新的理解。世界產業格局正進行新一輪調整,中國企業必須學會進行戰略思考,從產業鏈環節而非單純的制造業環節尋找最有效的突破口,加快產業升級,積極實施產業梯度轉移,持續加大投資研發力度,提高品牌建設能力,通過并購等手段提升在全球產業鏈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