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jzbw99.com 2009-11-09 16:19 來源:機電商報網
9月,朱海正式任命為施耐德電氣中國區總裁。
作為施耐德電氣進入中國20多年來的首位本土籍總裁,朱海開始了自己人生中又一個重要的歷史階段。上任之初,他給自己定義為“溝通中國的橋梁”。
人才本土化戰略成功實施
“我區別于其他外國籍總裁的最大優勢,就是我比他們都更加了解中國。”在朱海看來,由于自己成長的年代幾乎跟中國改革開放同步,因此他不僅對中國市場有著深刻的認識,加上其在外企工作多年的寶貴經驗,讓他同時還擁有國際化的商業視角,并對西方文化精髓有著深刻的理解。
而這“橋梁”的角色,在施耐德電氣全球總裁趙國華看來也是不可多得的。“矢志植根中國,是施耐德電氣不變的承諾,我們與中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任命朱海出任中國區總裁,是施耐德電氣中國情結的又一里程碑。朱海將成為施耐德電氣面向本土需求,培養出的新一代領軍人物”。趙國華對于朱海的上任充滿期待。
不難發現,本土化進程是否能得到順利推進,已經成為眾多跨國公司在中國獲取更多市場份額的關鍵一環。作為世界500強企業之一,同時也是全球配電與自動化控制領域的領軍企業,施耐德電氣更是把本土化戰略發揮到極致。
自1987年在中國設立了第一個合資企業以來,施耐德電氣目前在華已經擁有15000名員工、77個辦事處、22家工廠、6個物流中心、1個研修學院、2個全球研發中心、1個實驗室,同時擁有500家分銷商和遍布全國的銷售網絡。這也為施耐德電氣在中國業務的開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施耐德電氣第三季報顯示,受金融危機影響,施耐德電氣全球業務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而中國市場則逆勢實現增長。“施耐德電氣中國已經是集團在全球第二大的市場,而未來中國市場將成為集團在全球最大的市場。”朱海表示,鑒于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明年施耐德電氣亞太區的總部也將搬至北京。
我們看到,施耐德電氣本土化戰略的重要一環,便是人才的本土化。
畢業于北京大學,自1996年就開始在施耐德電氣工作的朱海,除了個人努力外,也正是在施耐德電氣人才本土化戰略的實施下,由一名普通的銷售管理者,成長為今天施耐德電氣中國區的領軍人物。
“在施耐德電氣工作13年后,坐到今天的位置,其實也是一種必然。”朱海表示。一直以來,施耐德電氣都很注重本地人才的培養,對本土員工的運用、選拔培養從十幾年前就已經開始。而朱海本人則是眾多本土人才中的杰出代表。
在他看來,只有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國市場、中國用戶、中國的合作伙伴,才能為這個市場帶來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同時也才能擁有更多的業務機會。“這是我上任后,能夠給公司帶來的最大價值。”朱海如是說。
而此前,這一“橋梁”角色成功運用的版本,也在中國市場上演。
2006年,在朱海成為施耐德電氣中國區總裁之前,曾加入施耐德電氣與德力西集團成立合資公司的籌備工作中,在他的領導下,德力西電氣于2007年11月順利成立,并由朱海出任該合資公司首任總經理,由他率領團隊出色地實現了合資公司的穩健、創新和差異化發展。
新官上任“三把火”
不難發現,在前任中國區總裁杜華君的領導下,施耐德電氣在中國保持了連續多年的業績增長。前任的優秀業績,為朱海接下來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的同時,是否也會讓他感覺到壓力倍增。
“要說沒有壓力,那肯定是假話。”朱海坦言,“看到壓力,但同時也看到了更多的機會。”目前,無論是品牌影響力,還是產品的質量可靠性,施耐德電氣在中國市場都已經獲得很高的認知度,加上一個非常了解中國國情的本地化團隊。“接下來的增長在我看來將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我心里更清楚自己應該要做什么。”
朱海為自己定的短期目標是,“將配合總公司在全球進行一個大規模的重新定位,完成從優秀產品供應商到行業解決方案提供者的戰略轉型,從而成為‘全球能效管理專家’。”他認為,除了擁有高質量的產品外,能夠提供關于節能增效的全面的解決方案,將是施耐德電氣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的殺手锏。長期來看,他將為中國市場爭取施耐德電氣更多投資而努力,同時,他認為其在低壓領域的優勢很快也能拓展到中壓領域,“相信我們應該會有更大的作為。”朱海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為了應對金融危機,中國政府出臺的一系列經濟刺激計劃,使得人們看到了積極復蘇的跡象,而施耐德電氣正是得益于此,在中國軌道交通、可再生新能源、石油天然氣項目以及住宅和工業領域不斷斬獲訂單。對此,朱海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將公司未來業務發展的重點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節能減排和新能源領域。”目前,節能減排已經成為我國的一項重要國策而長期堅持下去,大力發展新能源也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手段。施耐德電氣不僅在節能領域擁有300多種產品、100多個解決方案,同時擁有新能源領域的關鍵技術,能夠解決目前新能源并網的難題。
“其次,面對中國啟動在即的智能電網項目,我們也將積極參與。”在他看來,智能電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將是配電網的優化問題,“由于我們在這方面擁有成熟技術,因此對我們而言,這其中也蘊藏著巨大的機會。”
最后,他將商機圈定在安全用電領域,“用電最重要的是安全,只有先保證安全才能進一步談節能增效。而這也是我們最擅長的方面。”目前,施耐德電氣業務雖然不涉及發電和輸電環節,但其在配電以及用電領域有著齊全的產品線,并多年來針對能源和基礎設施、工業、數據中心和網絡、樓宇以及住宅等五大市場積累了豐富的能效管理經驗。
可以看到,朱海正憑借自己作為中西方“溝通橋梁”的身份,將多年積累的各方面經驗,逐步運用到進一步開拓中國市場的過程中,從而促進施耐德電氣在中國業務的進一步增長,“我的任務是傳承,并想辦法進一步加快步伐。”朱海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