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在线永久免费观看黄网站-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專家:我國風電產業建立標準認證體系迫在眉睫

http://www.gjzbw99.com 2009-05-13 11:25 來源:中國工業報

   我國風電制造業近年來迅速崛起,但核心技術的缺失始終是行業發展的軟肋。專家認為,為有效縮小與國際水平的差距,確保風電設備質量,應盡快建立完善的技術標準和檢測認證體系。 

   “(中國)應該有一個統一的關于風機及其零部件標準的認證體系,這種認證必須保障風機和零部件的使用壽命達到20年之久。”

   在日前回答記者的提問時,總部設在丹麥的維斯塔斯公司中國區總裁安信誠強調。

   而早在去年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專訪時,他曾建議中國應盡快建立統一的包括設計、制造、認證等在內的一系列標準。

   全球最大的風電制造商緣何對統一的標準,尤其是貫穿始終的認證體系如此“青睞”?

   風電認證前世今生

   “建立技術標準和開展產品檢測認證是保障風電設備質量的有效手段。”中國資源利用綜合委員會、可再生資源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李俊峰曾用不小的篇幅介紹了國外的標準體系,并呼吁建立健全我國的風電標準和認證體系。他介紹說,20世紀80年代丹麥的風機制造業蓬勃發展,大批企業踴躍投入,各種技術層出不窮,一時間魚龍混雜。為保證風電機組的質量和運行安全,丹麥風電場開發商、風機制造商和國家實驗室等在政府支持下,研究制定了風電設備標準并開展了產品認證,有效地提高了行業的技術水平,規范了市場,促進了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

   據了解,目前以歐洲風電為代表的國際風電產業已形成了日益清晰完整的風電機組整機和零部件技術標準,以及涵蓋設計評估、質量管理體系評估、制造監督和樣機試驗等環節的風機型式認證體系,為其風電設備制造和采購提供了技術安全保障。

   無怪乎在談及我國風電制造業風馳電掣般的發展時,安信誠一再強調統一標準及建立認證體系的緊迫性。我國目前有70多家企業進入了風電制造領域,其中有30多家具有投產能力,“這種情況我在世界上其它地方從來沒有看到過”,安信誠毫不諱言中國市場的激烈競爭。

   “只有整個產業中所有的參與者都能夠實現標準化,都能夠在質量上有所保證,才能保證中國的整個風電產業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他告訴記者,尤其是迅速發展的中國風電市場,更迫切需要對整個行業制定標準,實現行業的標準化。

   助建研發能力

   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630萬千瓦,連續四年實現翻番,總裝機容量累計達到1221萬千瓦,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風電大國。

   盡管我國風電制造業近年來迅速崛起,但核心技術的缺失始終都是行業發展的軟肋。由于大多數風電制造商都是通過引進技術進入風電領域,因此目前我國仍處于由“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轉向“自主創新”的初期階段,二次創新還局限在材料的選用和局部工藝改進方面。中國可再生能源風能協會理事長賀德馨曾告訴記者,“即便能擁有自己的產權,但缺乏自身的研發能力,不能真正完成消化吸收和創新,企業很難掌握核心技術。”

   與此同時,大批兆瓦級新型風電機組匆忙投入規模化生產,致使產品質量問題也越來越突出。據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與風能專委會調研顯示,整機制造企業的產品在運行和試制過程中均出現過質量問題。國電龍源電力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楊校生曾表示,“2007年至2008年兩年時間里,我們多次遭遇國內企業設備不配套、調試出來的機組通不過運行考核等困擾。即使是投入運行的國產機組也多次出現過較大的質量和技術故障,如輪轂主軸問題、軸承問題等。粗略估算,國產機組可利用率比國際先進品牌的機組低7%左右”。

   在國際風電巨頭加快本土化、將戰略重點日益轉移到中國市場的背景下,這些問題似乎顯得越發突出。“必須要采取各種措施,大力推動自主技術創新,控制質量和風險,從而推動整個行業長期穩步健康發展。”有專家表示,其中建立完善的技術標準和檢測認證體系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途徑。

   而政府顯然也已注意到了這一問題。財政部去年公布實施《風力發電設備產業化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表示將對符合支持條件企業的首50臺兆瓦級風電機組予以補助。“必須通過認證”赫然列入了其設定的六項條件之中。“認證有助于企業消化吸收引進的技術,進而構建自身的研發能力。而且從樣機設計之初,認證單位就應該全程跟蹤整個過程。”賀德馨強調說。

   對此,安信誠也明確表示,“必須要對70多家風機制造商設計、制造的整個過程都進行認證,使得整個程序透明化、可控化,實現標準的流程。我覺得這樣做對于整個產業的發展非常重要。”

   強制與否看市場

   事實上,隨著我國近年來大批產品規模化投放市場,在風電場業主和開發商的要求下,部分整機和零部件已經取得了認證。而由發改委和世行項目辦支持建立的也有鑒衡認證中心(CGC)和中國船級社(CCS)兩家認證機構。“認證模式有很多種,除了設計評估、型式試驗,還包括工廠審查、制造檢驗、出廠檢驗,以及單件/單批檢驗等。”認證機構一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由于目前我國風電設備認證屬于自愿性認證,大家都傾向于只認證主要零部件和整機,對其中的原材料和元器件還沒有形成一種認證意識。”

   而風電產業涉及多學科、多種技術領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零件出現問題都會造成停機,只有從原材料到整機生產的每個環節都有相應的檢驗和認證,才能真正確保產品的安全和質量,逐步縮小與國外企業的差距。”上述人士表示。

   “我國亟待建立健全風電技術標準和檢測認證體系,為風電設備質量提供保障。企業在其產品批量化生產、商業化運行前應積極主動對新設計的樣機進行嚴格檢測,不要急于進行量產,避免未來更大的市場風險。”有專家表示。

   據了解,在丹麥等許多國家,風電設備認證已成為強制性認證;而在英國、希臘等國家,雖不屬于強制性認證,但風電場業主和開發商在購買設備時也都會提出認證要求。

   國際領先的風電設備生產企業也都在風電機組整機或葉片等關鍵零部件新產品正式規模化投產前,委托有關檢測認證機構開展全面嚴格的檢測試驗,考核其實際運行工況下的性能,開展產品認證。

   業內人士對記者透露,國家發改委有意向將風電產業納入強制性認證。對此,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秘書長祁和生認為,“我國風電產業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如果一開始就實施強制認證,會對整個產業發展非常不利,因為很多國內企業肯定達不到這個標準,市場將被國外壟斷。”他告訴記者,“在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推行強制性認證、設定一些門檻是必然的。但要看政府的態度和市場情況。”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