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在线永久免费观看黄网站-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危機襲來前景黯淡發電設備行業“熊市”如何突圍

http://www.gjzbw99.com 2009-01-16 10:48 來源:機電商情報

  編者語: “以前我們老說‘狼’有可能要來,現在看來,‘狼’真的來了,形勢變化的非常突然。”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副司長郝衛平的一句開場白,拉開了2009 發電設備 生產準備會議的序幕。

   作為從機械部時代就開始延續的發電設備生產企業年度聚會,2008年12月18日在北京鐵道大廈召開的這次會議格外引人關注。不僅國家能源局派人參加,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蔡惟慈等領導也紛紛出席。

   在由美國次債危機引發的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影響愈來愈烈之際,以哈爾濱電站集團、上海電氣集團、東方電氣集團為首的發電設備企業更是蜂擁而至,期待得到更多信息,從而為明年的生產安排定下基調。

  形勢急轉直下 但各方數據的匯總卻并不樂觀。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發電設備產量雖然逐年增長,但增長速度的拐點早已出現,已從2004年92.9%的增速下降到了2007年的11.1%,2008年前三季度我國發電設備產量為9782.48萬千瓦,同比下降了4.3%,而且8月份增速還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時,在發電設備總體增長減緩的趨勢下,火電和水電設備增長速度也呈現出減緩甚至負增長的趨勢。火電設備中,汽輪發電機產量為7501.19萬千瓦,同比增幅為5.48%,電站鍋爐產量為29.34萬蒸噸,同比增幅為4.18%,電站汽輪機產量為6140.31萬千瓦,同比增幅為負7.87%;水電設備中,水輪發電機組產量為1792.58萬千瓦,同比增幅為負8.30%。

  其實,近幾年來,在裝機需求的強勁拉動下,我國發電設備行業一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并取得了長足進步。主要發電設備生產企業任務非常飽滿,出口合同也持續快速增長。但進入2008年下半年以來,電力企業形勢趨于嚴峻,紛紛出現虧損,新增訂單陡降,三大動力集團下半年新接訂單明顯減少,上海電氣集團9月份國內火電設備訂單只有7億元,只相當于去年同期的6%(去年9月為116億元)。

  更令人擔憂的是,從中電聯公布的1-10月份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來看,我國發電小時為3981小時,已破歷史最低點4800小時,電力供給過剩的黃燈已經亮起。

  “目前形勢變化比較快,未來是什么走勢也沒有人下定論,都是一個判斷。電力司目前也是處于研究討論階段。但總體而言,受金融危機、國內外需求下降、國家宏觀調控、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1—11月份,全國發、用電量的增速呈現出了逐月加速下降趨勢,10、11月更是連續出現負增長,全國發用電有史以來出現了一個比較大的轉折,形勢非常嚴峻。”郝衛平講到。

  而在另外一些專家眼中,這些數據透露出來的信息則更加悲觀,“電力需求反映了真實的經濟面,12月份有些地區用電量已經倒退了好幾年,回到2005年的狀態,考慮到明年新投產火電機組及需求短期難以提振等因素,短期內我國電力供應將面臨供大于求的問題。作為回報周期比較長的電力行業,由此帶來的金融風險積累不容小視,我國發電設備產業前景不容樂觀。”

  “熊市”如何突圍

  “形勢出現變化,這我們已經有所感覺,但是,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這種形勢將延續多久,這也是我們參會最想知道的信息。”面對一組組讓人窒息的數據,一位與會企業代表如此發問。

  “危機持續多長時間大家都不是很清楚,但企業應該吸取98年亞洲金融危機3年不開工的教訓。3年正好是電站建設的一個周期,如果這3年沒干或干的不夠多,調整結束了經濟發展了,馬上就又會面臨電力緊缺。” 郝衛平講到,“但兩次危機肯定不盡相同,98年我國工業發展還是初級產品階段,之后我們開始進入重化工階段。現在我們的改革開放程度更深,經營體系與國際接軌更緊密,所以這次危機與98年相比,肯定影響更深。這確實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電力行業究竟應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應對金融危機?如果認為是短期行為,那么電力建設不但不應該停滯,還應加速。但金融危機如果持續10年或者更長時間,我們加速建設就會造成新的虧損。因此問題的關鍵在于判斷危機的持續時間。這在于判斷我們現在所處的工業化初級階段是否走完?這也是我們考慮電力恢復的重要因素,按國際慣例,高耗能產業的發展階段一般是7~8年甚至長達15年時間。所以,從長期來看,我們是有信心的。”

  在郝衛平看來,按照國際經濟發展規律,危機過后,都會有恢復期,況且我國還有很多待發展的地區和待完善的領域。“經濟危機給了我們休養生息的時間,可以讓我們把這幾年來快速發展、盲目建設中遺漏的問題重新完善。比如設備制造企業,這幾年來,為了滿足供貨需求,夜以繼日的擴大產能,而忽略了技術消化、吸收,開發能力培養等關鍵問題,很多高端設備都從國外購買,以應對供貨需求,現在應該可以補補課了。” 郝衛平講到,“比如火電這幾年生產發展很好,但是結構、環保上欠賬很多,現在可以從可再生能源、核電、水電這些長周期項目入手,抓緊時間培養開發能力,在高效率、可持續發展上多下功夫。因此從長遠來看,金融危機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據中電聯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共完成電源投資3226.3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36%,其中,水電投資增長9.6%,核電投資增長37%,風電投資增長173.94%,唯一下降的是火電投資,同比下降10.08%。可見,清潔能源投資比例增長的趨勢已比較明顯。

  “因此,在電源投資熱度已經開始降溫的情況下,我國應該在合理預測未來用電需求的基礎上,適度超前規劃清潔能源投資項目,未來電源建設也應配合大水電、大火電的規劃逐步推進。”有分析人士認為。

  不過,在郝衛平看來,當前重點工作就是要做好電力工業結構調整:一是上大壓小,解決持續建設問題。所以,在今年開工的6000萬千瓦火電建設中,大部分是上大壓小項目,規模類項目有些要推遲,有些會不建;二是要解決電網欠賬,解決電力布局問題。風電、水電等可再生能源將優先發展,設備制造也要加強國產力度;三是要滿足一些歷史欠賬問題。比如要改善城市供熱就要發展熱電聯產,還有煤電一體化、提高抗災能力、提高安全性能等問題;四是一些方向性的問題,就是要發展清潔高效能源,比如大型循環流化床技術、IGCC技術等。

  “通過這些,要保證、催進電力工業建設規模穩定化合理水平上,要充分吸取98年教訓,在電力建設各個環節都要保持合理穩定的規模。但企業應注意,常規的火電項目可能要受到限制。” 郝衛平講到。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