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jzbw99.com 2009-01-06 09:20 來源:互聯網
2008冷凍年度讓空調企業有些不堪回首,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2008冷凍年度國內重點城市空調零售市場白皮書》中,18個品牌面臨被淘汰的命運;而隨著變頻空調和定速空調能效標準實施或即將實施,2009冷凍年度也讓“幸存”的企業有些如履薄冰。
日前,中央空調行業上市公司陸續提交各自上半年的業績報告,美的、格力、海爾、清華同方等企業上市公報中對今年上半年的描述再次印證了空調市場的不容樂觀。
銷售大幅增長
在對格力、美的、海爾、國祥、盾安、清華同方、雙良、大冷、冰輪、漢鐘等十家企業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出,企業整體營業收入與07年同期相比,除大冷出現8.14%的負增長、國祥出現持平外,其他企業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雙良以43.52%的增幅位列榜首,美的、清華同方則以43.52%、33.16%的增幅緊隨其后。而在空調業務營業收入中,同樣是雙良和美的以44%、34.66%的增幅占據了前兩席。
隨著國家對節能減排工作的不斷重視,以及政府節能環保政策的大力推動,國內工業節能產品市場需求全面啟動。雙良余熱利用型溴化鋰制冷機組銷量在2008年取得顯著增長。2008年上半年,公司溴化鋰制冷機共實現收入近4億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了43.99%。而美的通過圍繞重點區域加強市場拓展,大力推進家庭中央空調體驗中心的建設和發展,整體銷售結構持續改善。
成體提升盈利有限
雖然從公司整體營業收入和空調業務營業收入看,各中央空調企業絕大部分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增幅,但空調營業成本和空調業務毛利率數據統計卻給讓人不得不感慨空調企業生存的“艱難”。
2008年上半年,只有大冷、海爾空調業務營業成本出現負增長,分別是-9.84%和-5.01%。同樣是雙良和美的,成本增加值達到了34.2%和33.11%。與成本增加相反的是,空調業務毛利率增減卻徘徊在1%左右。雙良、海爾、大冷、美的空調毛利率增加值依次為4.3%、1.57%、1.36%、0.94%。而國祥熱泵業務毛利率同比下降了47.22%,是十個公司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企業。
除清華同方和雙良沒有在報告中提遇到的問題外,其余八家企業在對困境的描述時不約而同用了以下詞句:原材料及相關生產要素價格的上升帶來的成本壓力,這其中包含了“新勞動法”實施后給大多企業帶來的人力成本壓力、人民幣升值、行業需求增量放緩、國際金融環境的惡化等。
技術創新是出路
從上市公司的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受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及氣候等多種因素的不利影響,空調行業增長幅度明顯回落。鋼材、塑料、壓縮機等原材料零部件的價格漲幅較大、人民幣快速大幅升值,實施新《勞動合同法》導致人力成本上升,造成空調行業經營成本持續上升。
面對市場需求回落,經營成本上升的行業困難,格力表示這同時也是導致行業的整合加速,提高行業集中度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