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在线永久免费观看黄网站-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國內鋼鐵業出現兼并重組熱潮

http://www.gjzbw99.com 2007-10-08 11:16 來源:中國有色網

 
兼并重組是當今國際鋼鐵產業發展的趨勢。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國鋼鐵產業面臨國際競爭的壓力和并購的挑戰。
綜合媒體9月30日報道,先是鞍山鋼鐵和本溪鋼鐵聯合重組為鞍本鋼鐵集團,由此揭開了重組大幕。其后,柳州鋼鐵與武漢鋼鐵聯合重組為武鋼柳鋼(集團)聯合有限責任公司;寶鋼集團和馬鋼控股結成戰略合作聯盟;中國第一產鋼大省河北將唐鋼、宣鋼、承鋼三大鋼鐵集團合并,成立河北新唐鋼集團,與首鋼集團合作;山東將濟鋼集團和萊鋼集團整合成立山東鋼鐵集團;2007年3月12日,首鋼集團與新唐鋼集團合作建設的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公司鋼鐵廠工程,正式在唐山曹妃甸新區開工;8月1日,武鋼集團與昆明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兼并重組協議,成為昆鋼集團的第一大股東;同月,寶鋼與邯鋼將在新的項目上合作,雙方將合資建設新的精品鋼鐵生產基地。
近兩年來,國內鋼鐵行業出現了兼并重組熱潮。2005年,先是鞍山鋼鐵和本溪鋼鐵聯合重組為鞍本鋼鐵集團,由此揭開了重組大幕。其后,柳州鋼鐵與武漢鋼鐵聯合重組為武鋼柳鋼(集團)聯合有限責任公司;2006年,寶鋼集團和馬鋼控股結成戰略合作聯盟;中國第一產鋼大省河北將唐鋼、宣鋼、承鋼三大鋼鐵集團合并,成立河北新唐鋼集團,與首鋼集團合作;山東將濟鋼集團和萊鋼集團整合成立山東鋼鐵集團;在2007年3月12日,首鋼集團與新唐鋼集團合作建設的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公司鋼鐵廠工程,正式在唐山曹妃甸新區開工;8月1日,武鋼集團與昆明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兼并重組協議,成為昆鋼集團的第一大股東;同月,寶鋼與邯鋼將在新的項目上合作,雙方將合資建設新的精品鋼鐵生產基地。
產業政策指明道路
兼并重組是當今國際鋼鐵產業發展的趨勢。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國鋼鐵產業面臨國際競爭的壓力和并購的挑戰。2005年,印度米塔爾以200多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歐洲老牌的阿賽洛。同時又將收購觸須伸向了中國,繼收購“華棱管線”后,國際巨頭展開了對萊鋼的收購戰。其他海外鋼鐵企業也不斷向國內鋼鐵企業拋出并購“橄欖枝”。
目前,中國共有大型、小型、超小型和各類鋼鐵處理企業1,400多家,但年產粗鋼500萬噸以上的企業只有15家,合計產粗鋼只占全國總量的44%。小而散的局面,顯然難以應對國際巨頭的競爭。眾多的小型或超小型鋼鐵企業均存在技術創新能力差、資源消耗高、競爭力不強等弱點。國際經驗表明,鋼鐵產業如果不達到一定規模,就無法優化配置資源,提高技術水平和增加產品附加值。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2005年,國家頒布了《鋼鐵產業發展政策》,鼓勵國內鋼鐵企業聯合起來做大做強,以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鋼鐵產業發展政策》提出的目標是,通過兼并重組、互相持股等方式進行戰略重組,到2010年形成至少2個3,000萬噸級、若干個千萬噸級的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鋼鐵企業集團,到時國內排名前10位的鋼鐵企業集團在全國鋼產量中的比重將上升至50%以上。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規劃,國內前十名的鋼鐵企業產量占比將由2005年的37%提高至2010年的50%,力爭2020年達到70%。未來5年內,全國鋼鐵產業將淘汰掉一批落后產能。
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表示,中國鋼鐵業的發展正在進入一個關鍵時期,國際鋼鐵業正加速向中國市場滲透,中國鋼廠“應有所作為”,進一步推進國內鋼鐵企業的聯合重組。
鞍本聯合難題多
鞍本聯合是遼寧方面多年的愿望。早在1997年有關部門就提出了鞍鋼、本鋼重組的設想。隨后時任遼寧省長的薄熙來提出了將鞍本兩大鋼廠及撫順特鋼、大連鋼鐵重組的計劃,但這一計劃因各種困難于2001年擱淺。
在2005年,隨著國家鋼鐵產業政策的出臺,以及國際競爭加劇,鞍本重組再度提起,而且最早推出,于8月16日正式聯合重組為鞍本鋼鐵集團,并在沈陽舉行了揭牌儀式。然而,最早舉行重組揭牌的鞍本,至今進展很緩慢。
目前,兩企業雖然在統一發展規劃、統一市場、統一報表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在財務和銷售等方面也進行了一定程度合并,但是一直沒有進行資產方面的實質重組。業內人士分析,兩大鋼鐵巨頭合并需要解決稅收、職工安置、高管安排等一系列問題。
最大的難題是職工安置問題,涉及到職工的分流和安置,比較棘手。目前鞍鋼和本鋼的大集體企業總共有20萬左右員工,并不享有并軌安排工作的政策,現在重組如果再次把改革成本轉移到這20萬人身上,并不合理;此外由于兩個企業都有沉重的歷史包袱,其中本鋼在1996年至1999年時曾3年發不出工資。在困難的前提下,兩個企業最初都沒有重組的愿望。
再次是稅收分配問題:按規定鞍鋼是中央直屬企業,所得稅交給財政部,本鋼是遼寧省本溪的市轄企業,所得稅交在當地。如果鞍鋼本鋼完成合并,新的鋼鐵集團毫無疑問將變成中央企業,這就會涉及到中央和地方間財政收入的分配。他說,本鋼2004年銷售收入達到180億元,上繳稅收21億元,占本溪的地方財政收入近70%。聯合后鞍鋼對本鋼的比重將越來越大,這種情況如果不給本溪找個出路,今后本溪的日子將很難過。
業內人士指出,重組成功的案例,一般是大吃小,但鞍鋼與本鋼彼此實力差距不是很大,這樣人事安排會有難題。由于遼寧省獨特的原料、能源、市場以及運力優勢,鞍鋼、本鋼均制定了以我為主的發展規劃,增加了兩家企業實質性重組的難度。
無論如何,鞍鋼和本鋼整合,具有很大的優越性。鞍山、本溪之間的直線距離僅100公里,鞍山地區鐵礦石資源豐富,已探明鐵礦石儲量約占全國儲量的1/4,鞍鋼、本鋼的產品和產業鏈又有很強的互補性,兩家企業的合并將是強強聯合。兩大鋼鐵集團的優勢集中后,統一規劃發展戰略,統一采購原料,實現資源最佳配置,歸并共同市場,有利于做大做強。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總經理張曉剛指出,鞍鋼、本鋼一旦重組成功,5年內必將躋身世界最大最強鋼鐵企業行列。
在2007年初,鞍鋼集團總經理劉王介、本鋼集團董事長張營富分別離任,張曉鋼繼任鞍鋼集團總經理,于天忱出任本鋼集團董事長。業內人士判斷:重組將以新的人事安排為序幕拉開。具體安排是:遼寧省一位副省長將出任鞍本鋼鐵集團的董事長、黨委書記;張曉鋼和于天忱將分別擔任鞍本鋼鐵集團的總經理和常務副總經理。
據了解,在確定鞍本鋼集團高層人選后,重組之前,將由雙方各自沿著原有軌道完成融資工作,其中鞍鋼集團旗下的“鞍鋼股份”將進行配股,本鋼集團下屬的二冷軋廠(與韓國浦項合資)注入到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本鋼板材”中去;這兩個融資工作完成后,“本鋼板材”將注入到“鞍鋼股份”,兩大股份公司吸收、合并,最終注銷“本鋼板材”這個上市公司。
業界預計,隨著融資工作的完成,鞍本聯合將出現較大的進展。
寶鋼整合步伐加速
作為國務院國資委下屬的特大鋼鐵企業,寶鋼被國資委寄予整合國內鋼鐵業、提高鋼鐵業集中度的厚望。
目前,寶鋼集團在完成鋼鐵主業整體上市、推進股權分置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整合優勢,優化產品結構,推進技術創新,力爭在2012年實現成為全球鋼鐵前三強的戰略目標,在世界500強的排名進入200名以內。
圍繞這個目標,2007年以來,寶鋼對國內上市公司的并購和合資動作頻頻。先是在2006年收購新疆八一鋼鐵公司,2007年則先后與包頭鋼鐵集團、邯鄲鋼鐵集團達成重組協議。
根據協議,寶鋼以現金方式向八鋼增資30億元,成為八鋼控股股東。4月28日,寶鋼集團新疆八一鋼鐵有限公司揭牌儀式舉行,有著56年歷史的新疆八鋼正式進入寶鋼集團,成為寶鋼集團控股的子公司。
這是國內鋼鐵業第一個取得實質性重大進展的跨區域資產重組。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揭牌儀式上說,寶鋼與八鋼的資產重組,是中國鋼鐵產業落實國家鋼鐵產業政策、加快發展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的舉措。
寶鋼與邯鋼的合作,更是力度很大。雙方將共同合作建設邯鋼新區460萬噸鋼鐵項目,為此雙方合資成立企業邯鋼邯寶公司,該公司將以建設、經營、發展邯鋼新區為主要內容;在合資方式上,由邯鋼和寶鋼各出資50%,其中,寶鋼以貨幣資金方式出資,邯鋼以現金加實物方式出資。合資雙方表示,將充分發揮各自在品牌、技術、管理、資金、市場等方面的優勢,最大限度實現協同效應,促進合資雙方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這是國家對鋼鐵業宏觀調控以來獲批的為數不多的大型鋼鐵項目,也是河北省內迄今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邯鋼新區最終將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優勢的精品板材企業。
邯鋼新區將突出裝備新、技術新、環保新、節能新、自動化控制新、產品新的特點,使裝備技術保持至少15年的優勢,并實現二次能源的全部綜合利用和廢棄物零排放。新區將分兩期建設,2008年初完成一期建設,到2010年末全面建成投產。屆時,邯鋼集團將成為千萬噸級的專業化優質板材生產基地。目前,第一座3,200立方米高爐已經拔地而起,并有望在2007年10月建成,煉鋼、熱軋等其它工程項目也已全面開工。
武鋼進軍大西南
武鋼集團的目標是做年產3,000萬噸超大型鋼鐵企業,為此實施向中南西南地區發展的戰略。2005年4月就重組了省內的鄂鋼,年底接著又兼并了廣西的柳鋼,與柳州鋼鐵聯合重組為武鋼柳鋼(集團)聯合有限責任公司。至此,武鋼年生產規模已超過2,600萬噸。
武鋼兼并鄂鋼,是以注入后者51%的產權的形式,使后者成為武鋼旗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控股子公司;2005年底,武鋼集團曾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國資委簽署協議,共同出資組建武鋼柳鋼(集團)聯合有限責任公司。
武鋼集團2007年8月1日戰勝了競爭對手攀枝花鋼鐵,與昆明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兼并重組協議,成為昆鋼集團的第一大股東。按照協議,昆鋼股份向武鋼集團定向增資擴股,武鋼集團以現金入股并控股,持股比例為48.41%,昆鋼集團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7.41%,原昆鋼股份其他股東股權比例作相應調整。
根據雙方初步達成的意向,武鋼集團兼并昆鋼集團將采取增資入股的形式,而不是傳統的政府資產劃撥的形式,武鋼集團將成為昆鋼集團的第一大股東,而目前全資擁有昆鋼集團的云南省國資委將退居二股東,另外還有少量股份將出售給一家投資公司。
這個兼并具有互補作用:武鋼在資金、技術、管理、規模等方面優勢明顯,可以支持整體規模不大、產品結構不太合理,難以適應日趨激烈的競爭的昆鋼;而昆鋼雖具有豐富的礦石資源和靠近東南亞、南亞的區域優勢,可以為武鋼提供開拓東南亞、南亞市場的便利。而后者也正是武鋼確定了中西南發展戰略,即向中西南部擴張的動機。
據介紹,按照“優化品種、調整結構、節能減排、增強市場競爭力”的思路,新昆鋼成立后,武鋼將注入資金、技術等,提升其裝備水平,提高產品檔次。產品結構將由現在的7大類擴展到14大類,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占鋼材總量的比例達到60%以上,經濟效益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相關分析認為,到2010年,西南地區年鋼材消費量將達到6,280萬噸,而目前這一地區鋼材年產量不足2,600萬噸,自給率僅為60%。由于西南地區地理位置相對封閉,其市場主要為攀鋼、重鋼、昆鋼等幾家控制。與昆明鋼鐵集團重組,武鋼將“觸角”延伸至西南,可以此深入開拓東南亞市場,進一步提升武鋼的國際競爭力。
重組虛多實少
盡管重組聯合呈現遍地開花之勢,但專家指出,真正具有實質性的聯合、像寶鋼重組八鋼那樣的案例并不多,當前產業集中度卻遠未達到預期目標,甚至還有下降的苗頭。
據統計,2005年,中國前10位鋼鐵企業的鋼產量占全國的比例為35.38%。據2006年前10個月的統計,這一比例下降為34.35%。
解決鋼鐵行業總體產能過剩的問題,是重組的目標之一,但目前過剩的問題仍然存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羅冰生說,目前鋼鐵行業生產力布局不合理,總量擴張仍在繼續,落后產能占全行業總產能的20%左右,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艱巨,難度也很大。
而結構調整問題,難度就更大。作為中國宏觀調控的重點產業和耗能大戶,國家對鋼鐵行業采取了很多限制措施。但由于種種復雜的博弈,鋼鐵產業政策中所確定的“淘汰落后、調整結構”這一目標的最終達成仍是任重道遠。
中國當前鋼鐵產業重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說產業重組尚未有多少實質性動作。中國鋼鐵協會理事馬旺偉分析認為,當前影響實質性重組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管理層利益問題。參與重組的鋼鐵企業都是國有大企業,各有自己的一套多年來形成的領導班子。合并后,必然會導致一部分人權力失去或減弱,由誰來當一把手等問題難以協調。
二是新體制與舊體制的矛盾問題。并購重組后的企業必須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這必然與原有的管理體制存在矛盾,這都需要政府和出資人代表盡快解決。而且,企業文化不同,發展方向不一樣。要形成統一的企業文化,需要很長時間進行磨合。
三是牽扯到企業具體利益,干部職工有顧慮。如企業贏利能力不一樣。如濟鋼目前人均收入5萬元,而萊鋼人均收入3萬元,兩家待遇差別很大。企業合并,首先不能改變職工的收入現狀,否則職工不答應。
四是地方利益問題,在跨地區、跨所有制的企業聯合重組中,如何分配稅收是影響并購重組成敗的一個很重要問題。原企業所在地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將受影響,地方政府官員的態度會影響到國資委。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指出:國際鋼鐵大集團、尤其是阿塞洛和米塔爾重組后,已經出現億噸鋼鐵企業,我們國內最大的寶鋼還沒達到3,000萬噸。提高產業集中度,加快兼并重組勢在必行。
從世界鋼鐵產業發展歷史來看,提高產業集中度,是中國鋼鐵行業由“鋼鐵大國”邁向“鋼鐵強國”的關鍵因素,而提高產業集中度的主要手段就是行業整合與收購兼并。
體制和個人利益障礙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羅冰生指出,最大的問題在于體制性的障礙。現行的企業匯總繳納所得稅的稅制導致每個省市、每個地方都是利益主體,都希望自己的鋼鐵工業發展,而對于跨地區、跨省市的發展則往往持保留態度。
唐鋼集團總經理王天義也認為,財稅體制“分段吃飯”決定不同的鋼企有不同的級別,同時,企業的所有制形式不同是目前鋼企跨省并購困難的主要問題所在。
眾所周知,中國鋼鐵業的骨干企業,是以國有和國有控股為主的。出于GDP指標、財政收入和人事安排等因素,許多地方政府將當地的鋼鐵企業視作私產,不愿意放棄眼前的局部利益,對與大企業重組持抵觸態度,所以兼并重組能否實現,各級政府的態度是決定因素。
所以,邯鄲鋼鐵集團董事長劉如軍更直接地指出,困難主要來自于觀念上,很多中國人都抱有“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觀念,而沒有從國家和社會資源有效利用的角度出發。應該說,個人利益或區域利益已經成為并購重組的重要障礙。
寶鋼集團八一鋼鐵有限公司揭牌,是中國鋼廠完成的首例跨地域大規模實質性重組,表明中國鋼鐵業深層次產業整合已經開始。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說,這不僅僅是兩個企業發展史上的大事,更是中國鋼鐵業貫徹國家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加快發展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的重要舉措。
寶鋼集團在這次跨區域兼并中頗為順利,寶鋼總經理艾寶俊對新疆地方領導予以贊揚。原來,加入寶鋼的動議,最早是由新疆高層主動提出來的。據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透露,2005年,新疆高層在參觀寶鋼的過程中首次提出了新疆八鋼加入寶鋼的建議。
以2年時間完成中國東西跨度最大的兩家鋼廠的整合,這在中國鋼鐵工業近期發展中是不多見的。徐樂江說,沒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領導和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發改委的全力支持,“雙方的資產重組不可能像現在走得這樣快、這樣順”。
重組工作有聲有色的河北省,大力支持省屬企業與優勢企業合作,在組建新唐鋼集團后,由新唐鋼集團與首鋼集團合作建設曹妃甸精品鋼鐵基地項目。
在與首鋼和寶鋼合作之前,河北率先完成了省內的兼并,組建以邯鋼和唐鋼為主的南北兩大鋼鐵集團,其中南部以邯鋼為主,整合石鋼、邢鋼及其他民營鋼鐵企業,建成南部大型鋼鐵集團;北部則以唐鋼為主,整合宣鋼、承鋼及部分民營鋼鐵企業,建成北部大型鋼鐵企業新唐鋼集團。
省委書記白克明表示,河北省要解放思想,放寬眼界,胸懷遠大,為中國鋼鐵業結構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先是實現了唐鋼與首鋼聯合建設曹妃甸精品鋼鐵基地項目,然后是邯鋼與寶鋼共同建設邯鋼新區項目,這兩個項目都是起點的大項目,對于河北從鋼鐵大省向鋼鐵強省轉化,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據悉,曹妃甸精品鋼鐵基地依托深水大港,將是華北地區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聯合鋼鐵企業;邯鋼新區將突出裝備新、技術新、環保新、節能新、自動化控制新、產品新的特點,使裝備技術保持至少15年的優勢,并實現二次能源的全部綜合利用和廢棄物零排放。
民營鋼企也趕上潮流
與國有鋼鐵大王相比,民營鋼鐵規模小、實力弱、技術落后,隨著國家實施關閉落后產能和節能減排政策,生存變得越來越難,在鋼鐵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生存環境下,兼并重組的必要性更大、更緊迫。
目前,民營鋼鐵之間的重組,只有一個正在醞釀中的案例:江蘇沙鋼集團正在與河南安陽永興鋼鐵有限公司商談重組事項。
這是民營鋼鐵之間惟一的重組案例。如果成功,也將成為全國首例民營鋼鐵企業的跨地域重組。
據沙鋼副董事長沈文明介紹,重組后,沙鋼將支持永興鋼鐵生產中板等鋼材產品。目前與永興鋼鐵的重組合作仍在談,希望2007年可以完成。重組后,沙鋼希望占據永興鋼鐵80%左右的股份。
江蘇沙鋼集團是全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目前總資產約600億元,具有年產鐵1,500萬噸、鋼1,800萬噸、材1,800萬噸、不銹鋼板100萬噸的生產能力。而永興鋼鐵作為河南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是一家集煉鋼、煉鐵、發電、制氧為一體的鋼鐵聯合企業,公司資產達18億元,2006年銷售收入為38億元,在全國民營企業排名中列第46位。
民營鋼鐵重組,目前在政策上得到了支持:2006年,沙鋼曾收購了國有的江蘇淮鋼集團有限公司90.5%的股權,耗資約合人民幣20億元;而這次收購永興,也得到了河南當地政府的支持。8月4日,河南安陽縣縣長張保香表示:為落實省政府加快企業戰略重組會議精神,要大力推進永興(鋼鐵)與沙鋼(集團)的聯合重組。
在此之前,曾經先后傳出沙鋼集團被韓國浦項制鐵和國內的寶鋼收購的消息,沙鋼方面均予以否認。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