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成功舉辦了17屆的MICONEX,在2007年9月18日至21日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拉開了帷幕。在顯示控制儀表領域擁有超過15年的開發及生產經驗,技術上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品已通過多項認證,市場占有率高居第一的廈門宇電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也積極參加了本次盛會,中華工控網記者在展會上采訪了周宇總經理。

中華工控網:本次,宇電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從廈門前來參加多國儀器儀表展都帶來了哪些產品?
周總:一方面是我們公司原來的主打產品AI系列儀表,包括溫度調節器和各種顯示控制類儀表,流量計算儀等都是我們原來的主打產品。我們今年最新推出的一款產品就是手持式的測溫儀,是高精度的測溫儀,這個產品的特點就是:它的精度非常高,是一般普通儀表的十倍,這相當于是一個新的突破,即測量精度提高了5到10倍。
中華工控網:本次前來參展的多是儀器儀表公司,我們注意到其他公司也有類似手持式的儀表,那么我們新推出的產品具體有什么樣的特點?
周總:我的產品是用一兩千塊錢就達到了國外的從前需要幾萬塊錢才能擁有的儀表的性能,這意味著技術上的一種突破。因為手持的儀表有普通精度的,像我們顯示表這樣的精度,比如0.2級或者0.5級的一般都需要幾百塊錢,比如說0.02級的或者0.05級的,即精度提高10倍的,價格是非常昂貴的。打個比方,比如說一部跑車法拉利和一部夏利車在價格上差別是很懸殊的,我們的產品好比說可以達到法拉利的加速性能(因為跑車最主要的性能就是加速,那我們的儀表最主要就是測量精度)卻只要夏利車的價格,也就是說我們用很低的價格實現了很高的精度。目前它的應用領域數量可能還不是那么多,但是我們希望通過降價能夠擴展它的應用范圍。因為手持式的儀表他一般是用來作為一個基準的,而工業現場像這種盤裝儀表就是GD儀表,一般裝在現場,但是它的溫度不一定是準的,這時候客戶可能需要一個手持式的儀表來測一下這個溫度,校準一下,看到底是否準確。所以,手持式儀表如果是作為校準表使用的話,就要求它的精度要比普通儀表精度要高一個等級,比如說5倍到10倍,才能夠校準其他的。

中華工控網:我們這款產品主要應用于哪些行業和領域?
周總:大體上來說是應用于需要測量精確溫度的所有場合,因此,它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因為溫控儀表本身的應用行業就很廣泛,比如化工、熱處理、各種機械行業、食品業、化纖行業、電力、發電等行業都會用到。
中華工控網:目前我們國內越來越重視儀器儀表在行業中的應用,我們注意到您這里的口號是:自主開發成就技術優勢,成就中國人的驕傲,您能否給我們就這一口號做個詮釋?
周總:第一,我們的二次儀表目前在國內是規模最大的一家而且也是市場占有率最高的。目前各家儀表所用的技術很多都是我們最先開發出來的,比如萬能輸入,我們1991年就有這個技術,當時進口的儀表還沒有辦法做成全部萬能的,當然現在很多智能儀表都有這個技術,但是我們是最早擁有這種技術的。第二,早期PID技術沒有自整定功能,不但國內沒有,進口的也沒有自整定功能;我們不但有自整定功能,而且還制作帶有自適應學習與記憶能力功能的儀表,基本上也是國內的一個空白,有了這種技術以后,早期的客戶,比如調節儀表,都需要有人工去測參數,尤其是化工等生產廠商,我們的技術推出來以后,他們就不需要人工去做整理了。我們公司的儀表名氣是靠控制效果打出來的。第三,我們自己開發了一個專門針對儀表的AIBUS協議,雖然通用性不是很強,因為是我們公司獨有的一個協議,但是他的速度卻很快,比MODBUS快5到10倍左右,MODBUS雖然現在應用很廣,但是它是針對PLC開發的,它不是專門的協議,速度上會慢一點。而我們的AIBUS協議,因為速度快很快,一個計算機上可以連接很多個儀表,這樣就可以組成比較大的系統,那傳統來說,進口的儀表他一般只能連接十幾臺下位機,如超過此數量則導致數據更新太慢,顯示效果差,只能應于用小型的系統。而采用AIBUS協議的AI系列儀表組建FCS結構的計算機監控系統,每個串口連接50臺儀表仍能獲得滿意的數據刷新率。一般的儀表的光柱只能看長度,我們這款產品的還使用了亮度辨識,比如說信號強的話,會比較亮,信號弱的話,有一點暗,這是我們首創的。基本上這些技術都是我們領先推出的。
中華工控網:請談談對自主研發的想法和意見。
周總:一般來說,企業要有核心競爭力,從對社會有益的角度來說,企業應該開發自己的產品,但是現在國內仿冒的現象還是存在,包括我自己也是受害者,從我自身來講,我是做技術出身的,我們的技術和產品在10年前都遙遙領先了,但是我們在銷售的策略和方法上沒有做的很好,所以現在還有很多廠家之間相互競爭,如果我們銷售的網絡做的好一些的話,應該不存在這些問題。[page_break]
中華工控網:提到競爭,你感覺我們的競爭優勢在哪里?
周總:一個是技術上的領先,第二,是在質量管理上遙遙領先,因為,仿冒品可以仿冒你的軟件、程序和設計,但是沒有辦法仿冒你的質量,因為質量是通過管理來體現的,比如生產的管理和元器件的質量的管理以及性能的管理,仿冒的它可以有這個功能,但是性能達不到,質量也達不到,這是我們的優勢。因為客戶看到仿冒品他可能覺得價格低了,客戶買了,但是隨后又會發現它的質量性能達不到。雖然我們遭到過仿冒侵害,但是我們還是基本上有信心把市場做大,在質量上完善它。
中華工控網:請您談一下國內儀器儀表的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周總:第一,國內現在智能儀表已經很普及了,但是在5年前還有一部分是模擬式的儀表,但是現在都轉向智能儀表了,對我們的行業來說,整體市場還是有一個提升,雖然說有一部分原來做用智能儀表的客戶轉向DCS和PLC去了,又有一部分客戶原來用非智能儀表的客戶現在轉向使用智能儀表了,所以市場本身還是具有一定的成長性的;第二,從儀表本身的角度來說,應該是一個模塊化的產品,這樣就能更好的,更靈活的適應市場的需要,其次,就是對產品的質量要求很高,客戶要求故障率低,因為現在客戶對質量要求越來越苛刻,原來買一批表壞幾個可能覺得是正常的,現在有一個是壞的,客戶就認為質量有問題;第三點,從技術上來說,一個是性能要高,要穩定,性能指標包括測量精度和控制的效果。其次,操作界面要人性化,更重要一點是要能夠聯網,網絡化,因為如果聯網性能不好的話,慢慢就會被DCS取代掉,因為DCS是電腦化的,如果儀表聯網性能好的話,它的界面和DCS是一樣的,但是又比DCS更加靈活,客戶一般會覺得DCS不是很容易掌握,但是對儀表而言,比較便于操作,而且本身一般儀表自身可以帶顯示,也可以不帶顯示,不論帶不帶顯示,都可以直接針對儀表進行操作,而DCS則必須通過電腦進行操作,我們不帶顯示的產品,即外觀跟DCS一樣,它內部是儀表的內核,可以外接一個專用顯示器對其進行操作,而DCS是沒有這種功能,所以DCS一定要有一個熱備份,在沒有熱備份的系統下,沒有人敢用,但是如果我們用儀表的話,一般就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了。在DCS用了熱備份以后,它的成本是遠遠高于儀表的,我們用儀表的系統可以不需要熱備份,就可以獲得客戶想要的可靠系統,并且系統整體費用要比DCS便宜。一般客戶可能認為我們在電腦的界面上沒有DCS專業,但實際上電腦的界面是人設計的,現在儀表普遍是OPC這種驅動,界面是可以開放的,比如說你可以用組態王這類的國產軟件,也可以用進口軟件來作為界面。下一步,我們也將在這方面做一些推廣,因為現在很多客戶都是選擇儀表加計算機這種技術。
中華工控網:下一步我們研發的重點將放在哪里?
周總:手持式的儀表一般是用比較低的成本,早期我們的產品之所以取得成功和被模仿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成本低,性能好,性價比很高,所以他從設計結構上有一些優勢,我們最新的手持式儀表是用最低的成本實現了很高的精度。未來,我們會繼續將高精度的技術普及下去,因為客戶早期用的儀表是低精度的,比如是1%精度的客戶也在用,但是現在0.2級的儀表,精度提高5倍,價格差別又不是很大,客戶當然會選擇高精度的儀表,這對工廠生產產品的質量管理和節能等都有好處,因為產品精度越高,比如說控制溫度越精確,對能源等也會產生更好的節約。
中華工控網:現在宇電的產品是否只是針對國內市場?
周總:現在是面向全球銷售,我們已在香港、北美和大洋州成立的海外營銷據點。但是目前主要的銷售還是在國內,因為國際市場正在逐步擴展,慢慢會越做越大。
中華工控網:在國際市場銷售主要是針對歐美市場還是其他某部分?
周總:應該都有,既有印度,中東,敘利亞等儀表比較落后的國家。但是歐美市場上主要是一些零星的客戶。比如在印度當地,我們產品的品牌已經據有一定的影響力。目前中國是全球的制造業中心,而我們的儀表主要是應用到制造業上,所以國內是比較大的市場,而且是競爭比較激烈的市場,也是儀表價格最低的市場,而儀表在國外,比如歐美地區基本上是國內5倍的價格。
后記:國內儀表業競爭很激烈,生產廠家很多,廈門宇電的目標就是要產品的質量和對客戶的服務都要再有一個提升,用一句話總結就是:用最低的價格提供給客戶最高性能的產品,這是廈門宇電的宗旨,希望在以后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繼續保持領先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