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在线永久免费观看黄网站-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IT廠商進軍平板電視,代工之路能走多遠

http://www.gjzbw99.com 2007-08-21 10:24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在平板電視行業已陷入微利甚至虧損的時候,臺灣鴻海集團和AOC冠捷科技集團以代工方式進入該產業能有多大盈利機會,代工之路能走多遠,這些問題都值得思考。      
   最近,平板電視領域又多了兩家生產企業——臺灣鴻海集團和AOC冠捷科技集團。IT廠商進軍家電領域已經不是新聞。而令人關注的是,這兩個新進入者均以做代工為主。      
   冠捷自有品牌與代工三七開      
   日前,冠捷科技宣布聯想原全球采購高級總監禚春磊和康佳原平板營運中心總經理兼多媒體營銷事業部副總經理劉丹雙雙加盟冠捷。據悉,禚春磊將出任冠捷科技亞太區IT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而劉丹將出任冠捷科技亞洲區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業內人士認為:“這預示著中國顯示器大佬冠捷科技向平板電視進軍戰略部署的重要一步已經落子。”      
   據冠捷科技中國區自有品牌總經理徐文選介紹,劉丹加盟冠捷科技后,將主要負責做大做強冠捷科技自有品牌的液晶電視。收購飛利浦顯示器業務將成為冠捷科技進入液晶電視市場最好的技術支持。在發展道路上,冠捷仍然沿用了其顯示器“發家”的思路:先做代工,再做品牌。“冠捷科技自有品牌和代工的比例大約為3∶7。”徐文選介紹,“目前已經有10個品牌找我們代工液晶電視,未來我們將大力發展自有品牌產品。”      
   據悉,在過去的3年中,冠捷科技的顯示器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二,其液晶顯示器自有品牌(AOC)目前在內地的市場份額是25%。近年來冠捷科技也代工了數百萬臺液晶電視,今年一季度冠捷液晶電視出貨量達60萬臺,占總營業額的15.9%。      
   在加入冠捷之前,劉丹負責康佳國內平板電視業務,包括規劃、研發、采購、制造和銷售等環節,一年實現銷量60萬臺,銷量額達31億元,累計實現盈利超過1億元,康佳平板的市場占有率也因此上升至前3名。      
   此次劉丹的加盟,顯示出冠捷科技欲搶攻液晶電視市場的雄心。劉丹上任后放言:“冠捷科技自主品牌液晶電視2008年的目標銷量為35萬臺,3年后年銷量達100萬臺,5年后占據國內平板電視市場份額的3%,成為市場一線品牌。”劉丹稱,平板電視企業如果年產做不到600萬-1000萬臺將很難生存,未來5年會有數家知名電視品牌退出家電市場。      
   鴻海上馬液晶電視以代工為主      
   目前,臺灣鴻海集團旗下的富士康科技集團正在著手組建液晶電視生產線。富士康進軍液晶電視,只是鴻海挺進液晶電視產業的冰山一角。      
   接獲美商Vizio品牌26英寸液晶電視組裝代工訂單,可以說是鴻海代工液晶電視的開端,而接受具有標桿意義的索尼32英寸液晶電視訂單,則被業內看作是鴻海正式跨入平板電視代工領域的標志。      
   據悉,富士康為索尼代工的32英寸液晶電視已于近期出貨,40英寸液晶電視代工也已在認證當中,預計明年出貨。富士康內部人士透露,位于深圳龍華的富士康廠區內,液晶電視生產線正在大范圍組建,按照鴻海從無庫存的慣例,生產線是否擴建將根據“拿單”情況而定。“也就是說先把生產線建好,然后跟品牌企業談‘拿單’能力”。      
   鴻海不僅布局富士康一家子公司生產液晶電視,旗下液晶面板生產企業群創光電也已從運籌走向生產實施。群創光電新聞發言人許嘉成表示,該公司正在建設的液晶電視生產線位于深圳龍華,今年第四季度將進行第一批量產,第一年預計產能不足100萬臺,計劃出貨以后再與品牌大廠洽談“拿單”情況。“量產以后就會有客戶了,群創依然不做自己的品牌,只做代工。”許嘉成很肯定地表示。      
   代工能否長久      
   在微利之時進入一個行業,正是臺灣地區代工企業多年來慣有的商業邏輯。當鴻海集團和冠捷科技一步步完成在液晶電視領域產業布局時,國內平板電視廠商卻身陷曠日持久的價格戰中難以自拔,平板電視行業眼下正瀕臨微利甚至虧損的危險境地。同時,平板電視價格快速滑落導致代工工廠的利潤趨于微薄,是否擁有全球大規模制造點的布局,成為代工廠商能否獲利的關鍵。      
   業內部分專家對IT制造商進軍家電領域成功的幾率持懷疑態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專家陸刃波在得知冠捷科技的舉動后表示,并不是冠捷科技一家公司的力量就能改變國內目前液晶電視產業發展現狀,也不是劉丹一人就能夠幫助冠捷科技由顯示器市場成功殺入液晶電視市場。“目前液晶電視產業是大與大之間的競爭,只有產量上形成規模的企業才能夠盈利,才不會被低價格打敗。”陸刃波表示,“據我觀察,許多音響、IT企業都曾盲目進入液晶電視市場,但都發展得不好。”      
   《2007年中國平板電視城市消費者需求狀況調研二季度報告》顯示,2007年上半年,國內液晶電視銷量為330萬臺,但品牌較多,涉及到20個左右,參差不齊。陸刃波認為:“液晶電視發展需要渠道、品牌和技術,缺一不可。”      
   談及冠捷科技自有品牌和代工為三七分,而富士康和群創光電以做代工為主時,陸刃波表示:“我個人認為,隨著液晶電視企業、品牌逐漸成熟,液晶電視代工企業的發展機會將越來越缺少。他們進入液晶電視市場更多的是短期行為,代工是做不長久的。”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