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生命線——日本核電站核泄漏事件分析
http://www.gjzbw99.com 2007-08-08 09:57 來源:國家電網報
7月16日上午10點13分,臨近日本海的新潟縣柏崎市海邊發生6.8級地震,導致東京電力公司刈羽核電站出現少量核泄漏,此事引起附近民眾的擔心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記者近日采訪了國家核安全局原常務副局長林誠格總工程師、國務院核電辦公室原副主任湯紫德教授。他們對這一事件進行了具體分析。
本次事件出現了放射性廢水泄漏,但由于輻射物含量很少,不會對環境和生物造成影響。
記者:在7月16日的地震中,日本刈羽核電站出現了一些問題,請二位給我們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林誠格:東京電力公司下屬的柏崎刈羽核電站擁有7臺核電機組,是一個大型核電基地。受7月16日發生的里氏6.8級地震影響,刈羽核電站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包括變壓器起火、含微量放射性物質的水泄漏、裝有低水平放射性廢棄物的罐子傾倒、螺絲斷裂、漏油等。這些問題確實暴露了刈羽核電站的安全隱患,但是核電站的核心部件沒有損傷。
據我了解,發生地震時,正在運行的3號、4號和7號機組自動停堆;正在啟動的2號機組(定期檢查后的啟動)也自動停堆;另外三個機組正在作定期檢查。大部分機組停堆狀態使核電站避免了更大的損害。地震造成3號機組附近的站用變壓器著火,可能是絕緣油泄漏所致。400只裝有低水平放射性廢棄物的罐子傾倒,但沒有發生泄漏。6號機組乏燃料貯存池中的池水因地震傾斜而發生溢流,導致1200升放射性污染水通過地下管道進入大海,但是對環境、海洋生物生存和人的健康不會有影響。
湯紫德:所謂“乏燃料”就是已經燃燒過的核燃料,它被浸泡在水池里,池水的放射性就更低了,1200升的廢水中約含9萬貝克勒爾(放射性活動單位)輻射物,只有日本法定限額的十億分之一,排入大海又很快會被稀釋,所以說不會有任何影響。
記者:此次事件不會對環境和生物產生任何影響,為什么還被稱之為核泄漏事件,而且引起日本政府和媒體的廣泛關注?
湯紫德:核泄漏是指原本處于安全狀態下的,具有放射性的氣體、液體或固體物質,由于某些原因未被控制地釋放出來,并不是以是否造成了危害為條件。因為核泄漏有輕微的和嚴重的多種劃分。日本核電站曾發生過多次核泄漏事故,但是都沒有造成危害。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嚴重的核泄漏事故是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
林誠格:日本政府和媒體之所以對這一件事件極其關注,是與日本的實際情況及民眾的意識密切相關的。因為日本核電站眾多,所以日本民眾對核安全非常關注。日本的法律規定,即使是很小的核泄漏事件也要及時披露,否則將要受到嚴重懲罰,核電站的透明度很高。
建核電站選址時的地質勘測失誤導致抗震等級偏低,這是刈羽核電站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
記者:日本是個地震多發國家,在建造核電站時應該充分考慮到這一點,但為什么還是出現了這樣的疏忽?
林誠格:建核電站當然要考慮極端自然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如地震、海嘯、洪水等。
刈羽核電站抗震設計的極限設計值是0.27g水平加速度,而這次地震的水平加速度是0.68g,是設計值的2.5倍!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大的失誤呢?這是因為在當年設計核電站的地質勘查中,只發現了20公里之外的斷層,而這次6.8級地震,是距核電站只有9公里的一個30公里長、25公里深的斷層運動所致。這個斷層當時沒有勘查出來。可以說,是當年犯下的錯誤導致了今天的事件。如果當時發現這個斷層,核電站建設必然要避開它,選址別處。不過還好,雖然犯了錯誤,但核電站還是安全的,這也充分說明了在核電站設計上留的安全裕度非常大。
記者:雖然泄漏事件沒有造成嚴重影響,但民眾的反應似乎還是很強烈。
湯紫德:前面已經提到這次核泄漏不會造成放射性危害,但是對日本民眾的心理影響還是很大的。由于信息發布得比較慢,民眾對核安全的不信任度提高了。民眾的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太多的擔心沒有必要,因為核電站都有嚴格、完備的應急響應系統,如果發生了嚴重的核泄漏事故,相應的安全保障機制就會立即啟動。
通過選址、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等全過程、全壽命的嚴格控制和監管,核電站對事故采取的是縱深防御的手段。
記者:這次核泄漏事件也引起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關注,請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林誠格:國際原子能機構是世界各國政府在原子能領域進行科學技術合作并致力于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國際機構,它對核能利用安全的關注是很自然的。
國際原子能機構將于8月派遣調查小組,參與調查柏崎刈羽核電站在地震中所出現的問題。總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要求日本政府進行透明、徹底的調查,以保證核電站不再出現類似事故。
記者:這次核泄漏事件對世界核電發展有什么影響?
林誠格:對日本而言,首先,公眾對核電安全的信任度會受到影響,并在短期內產生一定的社會和心理影響。其次,刈羽核電站作為日本一個大型的核電基地,為了徹查事故原因,必須停止發電,日本政府肯定也會要求其他核電站對其抗震水平及其他方面的安全重新進行評估和調整,這對電力供應和社會經濟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除去核電,日本的能源電力自給率在發達國家中最低,僅有4%。日本是亞洲唯一一個以核電為主要電力來源的國家,(核能發電占日本總發電量約35%)由于缺乏一次能源,核電在其能源戰略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其發布的《核電白皮書》中提出,在2030年后,日本的核能發電將維持在總發電量的30%~40%,為達成這一目標,將再興建13座核電站。因此這次泄漏,并不會影響到日本核電的發展戰略。
對世界核電發展來說,可以肯定地說,不會有影響。核電站對事故的防御采取的是縱深防御的手段。核電站的安全是通過選址、設計、制造、安裝、調試運行等全過程、全壽命的嚴格控制和監管來實現的。世界上各個發展核電的國家都有一整套的核安全法規和導則,這是各國建設和運行核電站時,必須遵循的,核電安全是有保障的,世界范圍內的核電發展不會因這次事件而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