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jzbw99.com 2023-02-02 10:38 來源:中國電子報
近日,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李建濤在會上提出,今年的發展預期目標為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左右,將新培育5個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打造10大先進制造業集群、30條重點產業鏈。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李建濤表示,“全系統將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以推進新型工業化為統領,以建設制造業強省為目標,把工業穩增長放在突出位置,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加快構建現代化制造業體系,為全面建設現代化河南持續貢獻工信力量。”
記者了解到,為實現今年的發展預期目標,河南將重點做好鞏固工業回升向好態勢、加快構建現代化制造業體系、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壯大數字發展新動能、增強制造業價值創造能力、深化制造業高水平開放合作和推進行業服務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七個方面工作。
打造萬億元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地
會議提出,堅持制造業立省,加快制造業強省。“河南將加快構建現代化制造業體,擴大傳統產業優勢,補齊關鍵領域短板,提高制造業全要素生產率,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李建濤說。同時,他進一步明確了材料、裝備、食品、汽車、輕紡、新興、未來等七大產業的發展目標和舉措。
加快汽車產業換道超越。打造以鄭州為中心的新能源整車生產基地和核心零部件配套集群,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加強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管理。力爭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200萬輛,帶動全省汽車制造業規模達到1萬億元以上。
加快新興產業重點突破。延伸電子信息產業鏈條,推進“補芯、引屏、固網、強端”,打造萬億元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地,全國重要的信創產業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將加快未來產業全面起勢,聚焦氫能與儲能、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類腦智能等領域新培育5個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未來產業數字地圖,建立技術、人才、金融、招商等多元服務體系,持續優化未來產業發展生態。
此外,力爭到2025年,河南全省材料制造業規模突破2萬億元,其中新材料占比超過50%;裝備制造業規模達到1.5萬億元;食品制造業規模達到1萬億元以上;輕紡制造業規模達到1萬億元以上。
在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面,河南將堅持新型工業化道路,提升制造業能級。深化技術創新,依托龍頭企業整合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加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全覆蓋。推動智能升級,大力發展智能終端、智能家電、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玩具等智能新產品,以智能產品為載體促進跨行業跨領域交互融合。加快綠色轉型,全面推進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紡織、輕工等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加大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綠色設計產品培育力度,加快綠色技術創新載體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新培育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10個左右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是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關鍵支撐。“河南將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網絡強省、數字強省。”李建濤強調。
河南今年在壯大數字發展新動能方面的具體措施有,一是全方位建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千兆網絡示范省,5G基站突破18萬個。新培育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10個左右,推動各類平臺體系化互聯互通,爭創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示范區。
二是全鏈條壯大數字核心產業,壯大數字基礎產業,布局數字前沿產業,推進工業軟件云化部署和集成應用,爭創國家元宇宙創新應用先導區,打造國家級數字產業集群。
三是全場景推進數字融合應用,持續拓展數字化應用場景在工業、農業、服務業主要領域的覆蓋面,新培育融合應用新模式示范項目100個。引進培育3至5家國內領先的數字化服務商,新增企業上云3萬家。協調推動數字政府、智慧城市、數字鄉村建設,優化數字發展生態,提升數字治理能力。
在增強制造業價值創造能力方面,河南將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鍛造一流企業、一流產業、一流產品、一流設計,夯實制造業強省關鍵支撐。
打造優質企業梯隊,深入實施制造業頭雁企業培育行動,力爭到2025年全省新增千億元級制造企業2至3家、百億級制造企業20家、10億級新興領域制造企業100家以上。
持續開展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行動,引導中小企業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深耕專業化、提升精細化、培育特色化、生存創新化,未來三年力爭每年新增創新型中小企業1萬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家。繼續加大“小升規”推進力度,力爭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500家。
打造先進制造群鏈,深入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行動,聚力打造10大先進制造業集群、30條重點產業鏈、80條特色優勢產業鏈、300個市域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推動制造業集群集聚集約發展。深化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載體創新,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力爭2023年新培育國家級示范基地1至3家。
打造高端品質品牌,持續開展制造業質量提升行動,大力發展優質制造,推動企業建設品牌管理體系,釋放標準化發展活力。打造一流設計能力,打造高能級設計產業體系和賦能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