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低配套差 救援裝備開發亟待推進
http://www.gjzbw99.com 2007-05-22 11:05
“盡管當前我國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趨于好轉,但形勢依然嚴峻?!?月15日,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副主任、礦山救援指揮中心主任王志堅指出,“近年來我國重特大事故屢見不鮮,在這樣的前提下,安全生產應急體系的作用日趨明顯。然而,從總體上說,我國在應急救援科技發展方面與國外相比,卻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應急技術裝備水平低、配套性缺陷問題嚴重,致使救援被迫大量使用人工。”他呼吁有關方面應當加大在這一領域的投入力度。
先進技術設備作用重大
王志堅是在2007中國突發公共事件與應急保障技術研討會上作上述表示的。
據了解,2006年全國礦山救護隊參加事故救援2614起,這些都是重大救援行動,共1255人獲救生還。另據了解,2006年我國消防部隊參加滅火和搶險救援戰斗42.5萬起,參加危險化學品泄漏等各類災害事故搶險救援2.1萬起,搶救和疏散遇險被困人員30140人。
王志堅介紹,2005年3月25日中石油開縣羅家2號井處理事故中,由50多位鉆井、打撈和采氣開發的專家組成專家組,研究啟動了三套方案,最終運用中國工程院院士研究的新型凝膠成功進行了封堵。
此外,2005年11月27日,黑龍江七臺河礦務局東風煤礦特大瓦斯煤層爆炸事故救援行動,也是最大的一次救援行動,動員了四個大隊聯合作戰。工程師于立恒領導二十多名采礦通風的瓦斯專家進行救援,運用移動氣體分析技術對現場采取氣體連續監測,控制了二次爆炸。這次救援成功從災區救出72名礦工,救護隊員無一傷亡。這次成功救援凸顯了先進的救援技術和設備的重要性。
配套設備缺乏增加救援難度
王志堅特別指出,當前我國應急體系隊伍技術裝備水平低,缺乏先進、配套的救援裝備。據介紹,我國很多應急救援技術裝備是上世紀50年代開發的,而現在美國、德國研究開發了很多救援裝備,但由于價格昂貴,我們還買不起。國家曾經投資了一部分資金,但是往往不夠。特別是我們在救援過程中實施對具有爆炸危險的災區偵查、救援和搜救都缺乏有效的先進技術設備,比如說遙測、遙控。這也直接導致了應急救援的風險加大。
王志堅指出,企業危險化學品救援隊伍的技術裝備主要還是應用于場內事故救援,而參加相關事故救援,移動成套設備就顯得不足?!敖洺T趶V播中聽到哪個車遺灑了,哪個車翻了。懂行的都知道,危險化學品的救援忌諱用水,但我們救援時往往不得已使用水,因為除了水沒有其他的選擇?!蓖踔緢哉f。
據他介紹,目前我國應急裝備的配套性缺陷問題也十分嚴重。事故災難救援過程中,往往由于礦山或受限空間等特殊環境,大型設備缺乏配套的工具工裝,從而導致事故現場大量使用人工作業。據了解,2005年廣西眉州一起事故的現場,盡管有非常先進的設備,但現場卻沒有高壓電纜快速接頭,這使得救援效率大大降低。
大力推動應急科技創新發展
對于我國當前應急保障技術方面的不足,許多專家提出解決思路:努力推動應急救援科技創新和發展,積極組織應急救援技術攻關。
據了解,目前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國家安監總局已經制定了《“十一五”安全生產科技發展規劃》。而與此同時,四個重點項目也列入科技部“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目前,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承擔了國務院應急辦負責組織的國家應急平臺體系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研究,并啟動了兩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重點項目:礦井重大災害應急救援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項目和危險化學品事故控制工程研究與示范項目。此外,還開展啟動了安全技術標準的制定和修改工作。
王志堅認為,這些工作的啟動將有利于中國應急救援保障體系的建設,應急保障技術設備落后的狀況有望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