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jzbw99.com 2007-05-16 14:24 來源:中國網
(六)新能源產業
發展可再生能源、新一代核能、氫能等新能源是我國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成套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示范,提高新能源產業的技術裝備水平,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加強政策扶持和投資導向,重點開發高效、低成本的成套可再生能源技術。積極推進2兆瓦以上風力發電機組及其關鍵部件研制和產業化,開展大型風電機組的商業示范。進一步推動高熱效率和光電轉換效率的新型太陽能發電產業的發展,實現規模化發電。發展太陽能建筑一體化設備。積極開發利用地熱能和海洋能的技術和裝備,擴大推廣應用。加快發展先進核能。按照核電發展的總體要求,建立核電設計、制造、建設的標準體系,開發核電關鍵技術,研制成套技術裝備。加強對大型先進壓水堆引進技術和裝備的消化吸收再創新,重點開發和掌握第三代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及裝備的設計制造技術。探索和開發第四代核能技術,進一步完善高溫氣冷堆集成設計技術,建設示范工程。掌握快堆基本技術,建成實驗快堆。
積極發展氫能。以氫能燃料電池為重點,大力開發大規模制氫和儲氫、燃料電池堆、燃料電池輔助裝置、燃料電池發動機等系統集成技術,開展產業化示范,推動氫能燃料電池在交通、通信等領域的應用。
(七)海洋產業
海洋產業是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也關系到維護國家海洋領土完整與安全。加快發展海洋技術,積極培育海洋產業,推進海洋資源開發從淺海向深海發展。
培育海洋生物產業。加強海洋生物資源發掘和篩選,開展深海生物基因資源的研究,鑒定一批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的海洋生物基因;以優質高效抗逆為目標,選育一批海水養殖新品種。加快海洋生物活性物質分離、提取、純化技術研究和產業化,開發一批防治重大疾病的海洋藥物和新型海洋生物制品,促進海洋農業高效開發利用,培育一批海洋生物企業。加快發展深海資源產業。制訂大洋與海底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大力發展深海技術,支持深海資源勘探、開采重大技術裝備開發和高精度海底探測技術開發,逐步完善深海技術裝備體系,加快熱液硫化物、富鈷結殼礦、天然氣水合物等國際海底資源的勘探與開發,建設國家深海技術基地,為國際海底資源開發利用提供技術支撐。
積極推進海水綜合利用。發展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技術,重點開發海水循環冷卻技術、海水預處理技術、濃鹽水綜合利用技術、可規模化應用的海水淡化裝備,支持熱法、膜法低成本淡化技術及關鍵材料開發與產業化,建設海水綜合利用示范基地,擴大海水利用產業規模。
(八)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的重要舉措。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加快高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改變落后的生產和管理方式,降低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提升傳統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強化農業高新技術推廣應用。大力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加大先進適用農業技術推廣力度,積極發展現代農業。重點開發并推廣現代種業生產技術、農業節水與保護性耕作技術、動植物重大病蟲害預防控制技術、農業信息技術與數字化精準農業生產技術、農業生物技術、設施生產與資源高效利用技術、特種資源高效生產與健康養殖技術、農業環境污染控制與修復技術、農業新型裝備生產技術、農產品轉化升值技術等,增強我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努力促進節能降耗。圍繞“十一五”節能目標,加快研發和應用重大節能降耗關鍵技術,提高能源開發利用效率和效益,減少能源資源浪費,緩解能源資源壓力。著力推廣應用能源資源優化開發利用技術、單項節能改造技術與節能技術的系統集成、節能型的生產工藝、高性能用能設備、可直接或間接減少能源消耗的新材料,以及節約能源、提高用能效率的管理技術。建設鋼鐵、有色、煤炭、電力、化工、建材等高能耗行業的節能降耗技術應用示范工程。
加快發展環保產業。圍繞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污染減排指標,以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問題為重點,大力提升環保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工程化能力。重點開發重污染行業清潔生產集成技術,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利用與安全處置等關鍵技術。開展流域水環境和區域大氣環境污染的綜合治理、典型生態功能退化區綜合整治的技術集成與示范,開發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以及生態和環境監測與預警技術。研究開發大型環保裝備和儀器設備,提高環保裝備技術水平。建設環保產業國家工程中心,加快環保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培育一批自主創新能力較強的環保高技術企業。
積極推進產業信息化。廣泛運用信息技術,大力推進企業信息化,提高傳統產業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重點推進農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涉農信息資源的集成和整合,培育涉農綜合信息服務體系。著力推動能源、原材料、裝備制造等工業領域的信息化,促進生產設計協同化、生產設備數字化、生產過程智能化和企業管理信息化。加快發展基于信息技術的現代物流體系、新型金融和信用服務體系,開發商業、旅游等服務業信息資源,推動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
加強重大技術裝備研制。根據經濟建設的需要,以國家重點工程為依托,堅持自主開發與引進消化吸收相結合,加強組織協調,強化政策支持,加快重大技術裝備研制,提升裝備制造業整體水平。重點在高效清潔能源裝備、高速鐵路運輸裝備、大型精密機電裝備等方面開展重大成套技術裝備的研制,提高設計、制造和系統集成能力,研制開發一批對國家經濟安全、技術進步、產業升級有重大影響和帶動作用的核心技術和裝備,推動我國裝備制造業再上新臺階。
加快關鍵技術開發和產業化。圍繞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強化技術創新,加快開發重大產業關鍵技術,促進先進適用技術的產業化和推廣應用,提升我國產業技術水平,努力解決我國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制約。重點要在機械、冶金、電力、石油、煤炭、化工、船舶、汽車、建材、建筑、輕工、紡織等行業,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著力加強重大產業技術的系統集成和創新,引導企業研發新技術、新產品,建設產業化示范工程,提高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