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在线永久免费观看黄网站-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高技術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三

http://www.gjzbw99.com 2007-05-16 14:01 來源:中國網

三、產業發展重點
   大力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帶動作用強、技術集成度高、體現國家競爭力的高技術基礎核心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產業整體技術水平,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電子信息產業
   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根據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總體趨勢,著力增強電子信息產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大力發展集成電路、軟件等基礎性核心產業,重點培育下一代網絡、新一代移動通信、數字電視、高性能計算機及網絡設備等新興產業群,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由速度規模型向創新效益型轉變。
   全面提升集成電路產業。堅持對外開放與自主發展并舉,完善和實施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政策,著力完善產業鏈。優先發展集成電路設計業,增強關鍵芯片自主開發能力,重點研制系統級芯片(SOC)。鼓勵納米級集成電路生產線建設,努力提高半導體制造工藝技術水平,提升集成電路封裝和測試能力。加快半導體專用設備、儀器及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十一五”末,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年銷售收入超過3000億元。壯大軟件產業。面向信息化建設和傳統產業改造,優先發展基礎軟件,積極開發大型應用軟件,推動軟件產業工程化,提高軟件企業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擴大軟件外包。建立和完善軟件產業公共技術服務體系,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重點發展操作系統、數據庫和工具軟件,大力支持安全軟件、中間件、構件、嵌入式軟件等的研發和應用,進一步提升電力、金融、民航、稅務、通信等重點行業大型應用軟件的開發能力和集成服務水平。進一步優化軟件產業結構,培育大型骨干軟件企業和拳頭產品,擴大與國際著名軟件企業的合作,積極承接軟件國際外包業務。2010年軟件產業銷售收入達到1萬億元,軟件出口額超過100億美元。
   調整優化電子元器件產業。重點突破,強化基礎,大力發展電子元器件產業。積極發展液晶(TFT-LCD)、等離子(PDP)、光學投影(DLP)和反射式微液晶(LCOS)等新型顯示器件,掌握部分核心技術,加速顯像管產業向新型顯示產業的戰略轉型。突破關鍵技術,積極采用綠色工藝,重點發展高靈敏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傳感器件和敏感器件及環保型電子元器件。大力發展片式化、微型化、集成化、高性能化的各類新型元器件,形成較強的國內配套能力。“十一五”末,電子元器件產業年銷售收入達到2.7萬億元,基本滿足整機生產需求。
   率先做強通信制造業。把握技術融合演進趨勢,抓住國際通信產業調整機遇,強化標準制定,培育跨國企業,打造全球一流的通信產品研發生產基地。重點發展新一代蜂窩移動通信、數字集群、寬帶無線接入產品,積極推進智能光網絡、超長距超高速光傳輸、寬帶有線接入(xDSL)等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實現規模生產。加強下一代網絡技術和關鍵產品的研究開發,形成高端路由器、網絡交換機等新的產業增長點。“十一五”末,通信產品制造業年銷售收入達到1.5萬億元。
   重點培育數字化音視頻產業。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全面發展數字化、網絡化視聽娛樂產品,推進視聽產業由模擬技術向數字技術的戰略轉型。重點發展數字電視產業,構建從核心元器件到整機產品、從硬件到軟件、從系統到終端、從制造到運營服務的數字電視產業體系。推動發展數字音視頻廣播,突破數字音視頻編解碼、內容保護等關鍵技術。加快開發下一代高密度激光視盤機等新型家庭數字娛樂產品。“十一五”末,基本完成視聽產業由模擬向數字化的轉變,全行業年銷售收入達到6500億元。
   積極發展計算機產業。進一步提升計算機開發設計能力,擴大產業規模,增強國際競爭能力,構建產業配套體系。積極研制超級計算機,實現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的產業化,大力發展高性能個人計算機和高端服務器。推進計算機總線控制器、網絡適配器、外部設備和移動計算終端的研發及產業化。重點發展大容量磁、光、半導體存儲設備和高速率、網絡化、高分辨率、多功能輸入輸出設備。“十一五”末,計算機產業年銷售收入達到2.9萬億元,由全球計算機生產基地向研發制造基地邁進。
   大力發展電子專用設備產業。立足國內市場,開展國際合作,加強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推動電子設備制造向高端、成套方向發展。重點提高8英寸和12英寸集成電路芯片制造、封裝、測試設備的研發和產業化水平。增強TFT-LCD、PDP等新型元器件和表面貼裝關鍵生產設備的研制開發和產業化能力。加大數字電視、新一代通信產品等的專用測試儀器及電子產品高精度模具的開發力度。“十一五”末,部分關鍵設備研制取得突破,進一步提升支撐電子信息產業自主發展的能力。
(二)生物產業
   生物產業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新的主導產業。要充分發揮我國特有的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著力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能源和生物制造,保護和開發特有生物資源,保障生物安全。
   優先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針對嚴重危害我國人民生命健康的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艾滋病、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治以及生物防御的需要,充分發揮生物技術優勢,重點發展基因藥物、合成藥物、生物醫學工程產品、現代中藥等。集中開發一批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疫苗、生物試劑和基因工程藥物,加快實現產業化。積極發展對治療常見病和重大疾病具有顯著療效的小分子藥物,促進手性合成、激素合成、抗生素半合成等領域取得新突破。加快生物醫學材料、生物人工器官、臨床診斷治療設備等生物醫學工程產品的規模化發展。鼓勵技術含量高、具有顯著中醫藥特色與優勢的中藥新藥產業化。培育一批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創新藥大品種和銷售規模超過10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建設一批年銷售額超過500億元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大力發展生物農業。積極開發和推廣生物農業技術,推動生物農業產品產業化,促進高產高效優質農業發展。廣泛應用生物技術,重點發展超級雜交稻、優質高產小麥、雜交玉米和大豆、轉基因棉花以及畜、禽、水產等育種業,積極培育抗逆、抗蟲、優質基因工程林木新品種,推進生物農藥、生物肥料、動物新型疫苗的規模化生產。提升生物農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生物育種基地。“十一五”末,初步形成生物農業研發、產業化和推廣應用體系。
   積極發展生物能源。充分利用非糧作物、植物和農林廢棄物,大力開發低成本、規模化、集約化生物能源技術,積極培育生物能源產業。選育發展一批速生、高產、高含油、高淀粉含量的能源植物新品種,實現規模化種植。重點建設以甜高粱、木薯等非糧作物為原料的燃料乙醇示范工程,加快木質纖維素生產燃料乙醇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積極推動以麻瘋樹、黃連木等農林油料植物為原料的生物柴油規模化生產。開展秸稈、木屑等農林業廢棄物氣化、固化供熱與發電、大型沼氣示范。建設年產10萬噸級非糧原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年處理10萬噸級以上生物質的發電示范工程。初步形成我國生物能源的技術基礎和產業基礎。
   加快發展生物制造。以低成本、規模化為目標,以發酵工程、酶工程和微生物應用為重點,積極推廣應用生物制造技術。積極推進具有經濟價值、可部分替代石油化工產品的生物基材料產業化,鼓勵可降解的生物高分子材料、高性能木基復合材料等生物新材料的發展。提高賴氨酸、谷氨酸等生物基化學品的生產技術水平,加快微生物和酶制劑在傳統工業的應用。建設年產10萬噸級聚乳酸、20萬噸級完全降解材料生產示范工程,積極擴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生物基產品的工業化應用。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