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jzbw99.com 2007-05-16 13:56 來源:中國網
二、指導思想、發展原則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部署,堅持自主創新、著力應用、產業集聚、規模發展、國際合作,重點發展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先導產業,推廣應用一批先進適用的高新技術,加快形成一批集聚效應突出的產業基地,積極培育一批具有跨國經營能力的高技術企業,大力發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加快高技術產業從加工裝配為主向自主研發制造延伸,做強高技術產業,推動傳統產業升級,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二)發展原則
“十一五”時期,高技術產業發展要堅持以下原則:
——自主創新。立足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把自主創新作為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戰略基點,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培育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著力提升產業自主發展能力。
——著力應用。立足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把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作為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戰略重點,開發關鍵技術,研制重大裝備,強化推廣應用,推進經濟社會信息化,改進生產和管理方式,降低資源能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
——產業集聚。立足于資源的優化配置,把產業集聚作為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戰略途徑,加快產業向優勢區域和主要中心城市的集聚,建設特色高技術產業基地,發揮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延伸完善產業鏈,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規模發展。立足于加快培育新的產業增長點,把自主創新成果的產業化作為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戰略突破口,完善產業化環境,發展創業風險投資,培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高技術企業群和知名品牌,開拓新興市場,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實現產業持續快速增長。
——國際合作。立足于充分利用全球資源,把擴大國際合作作為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戰略選擇,引導外資投向,加強技術合作,發展重點產業,開拓海外市場,推進跨國經營,培育國際化產業配套體系,更高層次、更大范圍地參與國際分工。
(三)發展目標
“十一五”時期,高技術產業要努力實現以下主要發展目標:
——自主發展能力。高技術產業自主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掌握一批事關國家競爭力和國家安全的核心技術,國內高技術企業發明專利數量翻一番,自主發展的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力爭達到50%以上,高技術產品出口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比重(出口額)爭取提高到15%左右,建成一批國家工程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關鍵技術裝備研制能力明顯增強。
——產業結構。高技術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電子信息產業、生物產業、航空航天產業等重點領域的技術層次和產品檔次大幅提升,培育一批年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大型高技術企業,在優勢區域、主要中心城市形成若干創新能力較強、產業鏈較完整的產業集群。
——國際化水平。高技術產業國際化取得新進展,預計2010年高技術產品進出口總額將達到8000億美元,出口占外貿出口的比重超過30%,培育一批高技術產品出口骨干企業,國際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高,利用外資的水平不斷提升,大型高技術企業的跨國經營能力有所增強。
——產業規模。高技術產業規模繼續擴大,預計2010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高技術制造業銷售收入達到9萬億元,高技術服務業銷售收入達到2.2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