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核電需多元化融資 核電體制需創新
http://www.gjzbw99.com 2007-05-29 11:20 來源:上海證券報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核電專委會原秘書長夏國鈞26日提出:中國核電產業至今仍維持著政府授權的體制,這與我國“大力發展核電產業”的方針是不完全相符的,也與世界各國發展核電的道路南轅北轍,他認為這種核電建設的投資體制應該盡快改革。夏國鈞是在第十屆科博會中國能源戰略高層論壇上進行以上表態的。
我國曾在去年3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通過了《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規劃提出了“2020年實現核電總裝機容量達到4000萬千瓦”的目標,也明確提出了“推進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的要求。
夏國鈞說,所謂投資體制創新,就是像投資其它發電廠一樣,國家應當允許有實力的或愿意投資的企業投資建設國家規劃批準建設的核電站。
這幾年我國火電廠發展的成就有目共睹。無論是裝機容量還是電站建設速度,都一再創造著世界電力建設的歷史紀錄。其客觀原因是經濟發展的需要,從體制上看是電力投資多元化的建設體制,為實現如此大規模的電力建設提供了重要的保證。五大電力公司及其它省、市、區甚至民營公司都投資電力,大大加快了電力發展的速度。
國家電網公司高級顧問周小謙介紹說,美國新頒布的“能源法案”也允許所有公司申請核電站的建設和運營。核電站的建設者只要保證建設期內的相應造價和相應燃料循環的費用,一般都能得到核管委的批準。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劇錦文也認為,與美國、法國有近百家核電公司的規模相比,我國至今只有5家中央企業從事核電開發,趕超的難度很大。
夏國鈞建議,投資核電的公司可以自己經營,也可以委托有規劃建設能力的公司建設。無論是自營還是轉包,其核電站必須符合國際的安全技術質量標準,并接受國家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督和檢查,以確保電站的質量和運營安全。
專家認為,核電體制創新還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軍用、民用分離,避免在體制上分不清楚;核燃料生產及乏燃料后處理統一規劃,經營分開,各自成立獨立經營的法人實體;把我國核蒸汽系統、設備設計和制造進行整合,形成一兩個核電設備供應集團商,負責核電設備的研究、生產、成套供應,為核電設備國產化、批量化、系統化、標準化的生產創造條件,以進一步提高國產化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