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jzbw99.com 2010-12-22 11:35 來源:中國工業報
國家質檢總局日前發布了2009年全國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報告。根據對全國25萬多家制造業企業相關數據測算,2009年我國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達到82.14,與2008年相比提高了0.96,連續11年提升。但測算數據同時顯示,我國制造業質量競爭力在持續上升的同時,仍存在質量成本控制減弱、技術改造投資下滑等不利因素。
電子設備制造業位居榜首
據全國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測算工作負責人介紹,2009年,我國制造業呈現產品技術水平穩步提高,符合性質量明顯改善,研發投入力度繼續加大,自主創新能力和新產品開發能力不斷增強等特點。
據統計,2009年我國制造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生產的產品產值的比重為63.13%,比2008年提高了4.02個百分點。全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的141類21300多批產品的平均抽樣合格率為87.8%,比2008年提高了3.3個百分點。全國大中型制造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超過3000億元,比2008年增長了18.32%。
從29個制造業行業來看,共有22個行業的質量競爭力指數有所提升。質量競爭力指數處在較高水平并保持穩定增長的行業有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等領域。其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以87.70位居第一,比2008年提高0.75。
從區域來看,共有19個地區的質量競爭力指數比去年有所增長。得分超過80分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數量達到18個,其中上海、北京、廣東、天津、江蘇、湖南、浙江7個地區的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在85分以上。
競爭力發展仍存薄弱環節
雖然2009年全國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總體高于上年,但測算結果也暴露出我國制造業的質量競爭力發展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不利因素:
質量成本控制減弱。2009年,全國千戶重點工業企業的質量損失率為0.23%,比2008年增加0.02個百分點。其中,外部質量損失率由2008年的0.11%增加到0.14%。
技術改造投資連續下滑。2005年以來,我國大中型制造業企業技術改造投資的增速均低于銷售收入的增速,技術改造經費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斷降低,從1.79%、1.54%、1.44%、1.37%下滑到1.15%。
出口貿易增速放緩。受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大中型制造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大幅減少,出現2005年以來的首次下滑,比2008年下降13.17%,出口交貨值占工業銷售產值的比重下滑到19.67%,比2008年減少了4.15個百分點。除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外,其余行業的出口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金屬制品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工藝品及其他制造業,家具制造業等行業降幅較大,分別下降12.71、10.81、9.70和8.80個百分點。
部分行業的質量競爭力波動增大。家具制造業,金屬制品業,橡膠制品業,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業,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制品業,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的質量競爭力指數出現下滑,分別比2008年下降了1.44、0.79、0.66、0.46、0.28和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