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相互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是自然而富有感情的,因此,在人機交互的過程中,人們也很自然地期望計算機具有情感和自然和諧的交互能力。情感計算與智能交互就是要賦予計算機類似于人一樣的觀察、理解和生成各種情感特征的能力,最終達到像人一樣能進行自然、親切和生動的智能交互。為實現和諧的人機交互,國內外有許多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都致力于研究此領域許多相關的課題,如:認知心理研究、語音分析與合成、人臉和人體的建模與行為描述、表情和行為分析、虛擬現實等,將這些課題領域進行集成與協同處理,以期實現更為生動的多模態人機交互系統。
為推動我國在此國際前沿方向的研究,探討情感計算和智能交互技術的發展動態與趨勢,促進我國科研人員在此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國家863計劃計算機軟硬件技術主題專家組作為主辦單位決定在北京主辦第一屆國際情感計算及智能交互學術會議(ACII’05)。會議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積極響應,大家踴躍投稿。整個會議共收到論文200余篇,分別來自中國大陸、臺灣、日本、韓國、美國及歐洲等國家和地區,最后共錄取127篇。論文涉及人臉情感與姿態處理、情感語音處理、心理情感認知、情感交互處理、系統和應用、情感表達的評價、表情姿態仿真、情感多模態分析、情感對話系統等眾多領域,充分反映了國內外此領域的研究現狀與最新進展。同時,為了加強國內學術界與國外著名研究機構的學術交流,本次會議還特別邀請了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著名學者Rosalind W. Picard教授作為大會主席,另外大會請到情感OCC模型發明者、美國西北大學著名學者Andrew Ortony教授作大會特邀報告。日本ATR的Nick Campbell博士和英國Heriot-Watt大學的Ruth Aylett教授也在大會上作專題學術報告,進行學術交流。
此次會議得到了國際、國內相關領域學者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與會人數達到300余人。在三天緊張的會程之中,與會人員在情感計算及智能交互等相關技術領域進行了積極的學術交流和討論,其中不乏許多新穎的觀點和積極的建議,為進一步深入該領域的研究,創造了良好的學術氛圍和合作基礎。最后,會議取得了圓滿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