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jzbw99.com 2005-09-15 09:47 《中華工控網》原創
能深入洪水受災區域作業的水下機器人,能鉆進地震廢墟中尋找生命的蛇形機器人,能飛翔在高空探測森林火險的飛行機器人——如何讓機器人更好地在災難救援中發揮作用,一直是人們的夢想。中國科學院與日本科研機構成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研發災難救援機器人,以使這一夢想變成現實。
9月12日,由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與日本國際救援系統研究院聯合成立的"中日救援與安全機器人技術研究中心"在沈陽揭牌成立。專家表示,這是中國首次與經驗豐富的日本機構開展合作,啟動災難救援機器人研發計劃。
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機器人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韓建達研究員介紹,災難救援機器人應用領域十分廣闊,當水災、地震、火災、有害物質泄漏等災害事件發生后,通過給機器人裝配生命探測儀、定位儀、機械手臂或各種傳感器,人類就能"派"它們前往這些環境探測和作業,再通過無線通訊系統實現人與機器人的連接,從而遠距離遙控機器人。
除此而外,這類機器人還能在日常環境惡劣的工作中發揮作用。專家介紹,我國能源輸送管線遍布范圍很大,而且有很多分散在高寒、沙漠、戈壁等環境中,光靠人來巡檢和維護代價很大,而利用機器人就能提高效率。另外,這類機器人在農業病蟲害、林業火險等災害中也能發揮很好的監控和巡檢作用。
據了解,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是中國從事機器人技術的著名研究機構,在水下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等方面具有諸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日本國際救援系統研究院主要面向地震救援開展研究,在地震救援機器人方面經驗豐富。這次雙方聯合成立的技術研究中心,將在合作確定研究方向、研究計劃和研究項目的基礎上,開展科技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