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在线永久免费观看黄网站-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珠三角12個核反應堆直逼三峽

http://www.gjzbw99.com 2003-08-28 23:45 《中華工控網》原創(chuàng)

一個全國最大的核電項目正在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陽江核電站,也是廣東核電投資的第三個獨立商用核電站,將建6個核反應堆。
   核反應堆的數量是核電站的發(fā)電能力最為直接的體現。大亞灣與嶺澳核電站原先有4個核反應堆,計劃再建兩個。如此一來,廣東將有12個核反應堆,總裝機容量達1200萬千瓦,直逼三峽。
  6個核反應堆
  8月5日,陽江市政府與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簽署陽江核電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13日,陽江核電站進場道路招標工程在深圳開標,此舉標志著陽江核電站即將破土動工,根據協議,陽江將出讓472485平方米的陸地和填海地段給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土地交付的最后日期為今年11月30日。
  陽江核電站是廣東核電投資的第三個獨立商用核電站,此核電項目總裝機容量達800萬千瓦,規(guī)劃總投資80億美元,將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機組,屆時,加上目前4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核電將以1200萬千瓦的發(fā)電量占據廣東電力市場1/5的份額。如果加上大亞灣和嶺澳的兩個新反應堆,裝機量將直逼三峽電力的1800萬千瓦,陽江核電站主體工程將在2006年動工,到2010年建成投產2臺機組,6臺機組全部投產則要到2021年~2026年左右,整個項目從規(guī)劃到投產使用將歷時15—20年。
  在經歷了長達15年的選址、勘測、論證后,陽江核電站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2003年8月,核電站進廠道路施工開工,并將在2004年3月建成通車。之后的水庫建設與土石方工程將分別在2005、2006年完工。“廣東核電將在今年內完成項目建議書的上報,力爭明年立項獲得批準,核電站的前期工程將在2-3年內完成,目前已有美國、日本、法國和國內多家設計單位參與陽江核電站的規(guī)劃設計競標。”胡光耀說。
  陽江核電的立項過程一波三折。
  陽江核電站選址始于1988年,其時陽江與嶺澳同被推薦為廣東第二核電站的候選廠址,但嶺澳由于靠近大亞灣,其后勤服務較成熟,這些優(yōu)勢導致嶺澳的投資額相對于陽江來說要小,故而嶺澳先于陽江成為廣東的第二個核電基地,但這并不意味著廣東省和廣東核電就會放棄陽江核電項目。
  8年擱淺之后,1996年,廣東核電集團重提陽江項目,并于當年對陽江選址進行可行性研究,1998年10月,可行性研究報告完成,同年2月,廣東省政府、省計委向國務院、國家計委提交了項目建議書,但沒有獲批,之后,1999年5月與2001年2月,廣東省政府、省計委又兩次向國務院、國家計委提交了項目建議書,仍然沒有獲批,直到今年8月,該項目轉由廣東核電集團向國家計委上報,項目才得以落實。
  “陽江項目直到今天才能夠落實,主要的原因是近幾年廣東用電量需求的不斷增加使得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增加新的電力建設項目,總體來說,陽江項目是廣東未來電力建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科院院士丘大洪一語道破陽江項目歷時多年的根本原因。
  傾力打造4個核電基地
  2001年以來,廣東省一直供電緊張,2002年夏季用電高峰期時,全省的電力缺口達323萬千瓦,今年1—7月,全省的統(tǒng)調負荷已經連續(xù)14次創(chuàng)下新高,用電量同比增長18.1%,電力供求矛盾突出,8月11日,廣東省政府緊急召開會議,要求加快建設電力建設,積極發(fā)展核電、天然氣發(fā)電項目。
  對于珠三角而言,核電、天然氣發(fā)電或許是惟一的可行選擇,目前,珠三角地區(qū)水電資源開發(fā)已趨于殆盡,能源的匱乏導致珠三角地區(qū)對煤和石油的依賴程度逐步增強,整個珠三角的酸雨覆蓋面積超過50%,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約40億元,雖然除了煤炭、石油氣等燃料以外,還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能源,如風能、太陽能、海水溫差發(fā)電等等,但是,以上這些能源很難在短期內實現大規(guī)模的工業(yè)生產和應用。
  只有核能,才是一種可能大規(guī)模使用的安全、經濟的工業(yè)能源,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法國、比利時、德國、英國、日本、加拿大等發(fā)達國家都建造了大量的核電站,核電站發(fā)電量已經占到世界總發(fā)電量的16%,法國的這一比例更高達75%,在這些地區(qū),核電的發(fā)電成本已經低于煤電。
  而廣東的核電在經過對大亞灣和嶺澳的開發(fā)之后已經初具規(guī)模,技術和管理經驗也在國際處于領先,對于珠三角地區(qū)而言,發(fā)展核電是廣東能源發(fā)展領域最為明顯的優(yōu)勢。
  按照廣東省電力發(fā)展規(guī)劃,到2005年,廣東全省用電量將達到2011億千瓦時,全社會發(fā)購電最高負荷將達3657萬千瓦時,到2015年,上兩項指標將暴增到3883億千瓦時和7321萬千瓦時。2003年,廣東自有電量為1436億千瓦時,其中統(tǒng)調煤電、統(tǒng)調油電、地方小火電占70%左右,水電、風電、抽水蓄能、核電占30%,在后四種發(fā)電方式中,核電所占比重最大。
  據廣東核電集團提供的數據:今年1—6月,大亞灣核電站和嶺澳核電站一期共四臺百萬千瓦機組累計發(fā)電125.6億千瓦時,累計上網電量99.91億千瓦時,其中銷往香港39.1億千瓦時,占上網電量比例的39%,從地里位置上看,大亞灣和嶺澳位于珠三角電力負荷中心東側。
  為滿足電力電量平衡的需要,除積極購買西電外,珠三角電力仍有空間建設新的核電基地,從運輸角度來講,廣東地處沿海,交通運輸條件良好,核電所需的大型設備一般在300噸-500噸,只能通過水運,而取之不盡的海水也為反應堆冷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核電項目將成為這一區(qū)域電力建設的主要形式。
  另外,廣東還計劃籌建臺山核電項目。丘大洪認為:廣東核電在臺山再建一座核電站,屆時將使廣東的核電比例將超過20%,會促使使粵西、粵東的電網趨于平衡,粵東核電主要供給廣深港珠三角地區(qū),而粵西核電則為粵西經濟的增長提供動力,并補充粵東電力的不足,而且粵西兩個項目的絕大多數發(fā)電量將供給廣東省,以緩解整個廣東省的電力緊缺危機,粵東的大亞灣和嶺澳,粵西的陽江和臺山,將成為廣東經濟發(fā)展的四個核動力。


--慧聰電氣商務網

相關新聞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