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jzbw99.com 2003-08-04 08:03 《中華工控網》原創
今年以來,廣東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沉著應對,眾志成城,一手抓抗擊“非典”,一手抓經濟發展,始終堅持不停產、不停課、不停市、機關不停止辦公,上半年經濟運行基本保持平穩的良好態勢,經濟增長創1996年以來同期新高。與此同時,東部沿海較發達省市后發優勢凸現,對廣東形成緊逼趕超之勢。但挑戰與希望并存,預計三季度始全省經濟社會將走上正常發展軌道,廣東經濟有望步入新的較快增長平臺。
經濟運行基本概況
據初步測算,今年上半年廣東完成國內生產總值5822.0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6%,增速雖比一季度回落0.4個百分點,但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為近八年來同期的最好水平。其中第一產業下降1.3%,第二產業增長16.0%,第三產業增長10.5%。主要經濟指標保持較快增長,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和居民收入等多項指標增速均高于過去幾年同期水平(見表一)。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上半年輕重工業增加值比由上年同期的1:1.17變為1:1.35;支柱產業增長顯著加快,三大新興支柱產業和九大產業占工業比重分別由上年同期的46.5%和73.2%,提高為50.1%和75.2%。宏觀經濟效益明顯改善。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44.6,同比提高11.0點;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總額418.63億元,增長32.5%,增幅同比提高11.8個百分點。上半年全省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27.42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增長15.6%。總的來說,上半年廣東經濟形勢基本保持了一季度的良好格局。
與蘇、魯、浙、滬比較
上半年廣東經濟增長創近幾年來的新高,但我們清醒地看到,與蘇、魯、浙、滬相比,一些發達省份發展更快,對廣東當好排頭兵、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形成嚴峻的挑戰。
(一)生產:總量仍領先,增勢居中游
廣東國內生產總值列全國各省市第1位,繼續保持總量領先位置(見表二),但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僅處于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中游水平。上半年廣東GDP同比增長12.6%,落后于江蘇的13.0%、山東的12.9%和浙江的12.7%,高于上海的11.4%和全國8.2%的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廣東GDP總量比山東由去年同期多349.5億元,縮小為僅多211.95億元。
從產業看,上半年廣東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407.51億元,繼續居全國第1位,增速在四省一市中列第2位。廣東工業生產總量仍居全國第1位,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439.2億元,占全國的13.3%,江蘇、山東、浙江和上海分別占全國的11.9%、11.7%、7.6%和6.8%,列全國第2~5位;廣東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5%,低于上海的24.3%、浙江的21.8%、江蘇的21.5%和山東的21.5%,在四省一市中最低。
(二)需求:優勢削弱,形勢逼人
1.投資方面
上半年廣東投資總量低于江蘇。廣東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不含城鄉集體私人投資和跨省項目,下同)再次讓出榜首位置,落后江蘇76億元。上半年,廣東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93.34億元,同比增長24.5%。投資增幅低于全國平均水平8.3個百分點。江蘇、山東、浙江和上海分別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39.86億元、1320.89億元、1119.62億元和1016.55億元,同比增長62.1%、72.1%、40%和20.2%。投資力度廣東位于后列。
上半年,廣東外商實際直接投資金額也已被江蘇的74.15億美元超越,退居全國第2位。全省合同利用外資99.4億美元,同比增長28.2%;實際利用外資80.76億美元,增長28.75。外商實際直接投資67.81億美元,增長33.5%,增幅低于江蘇的70.5%、山東的64%、浙江的63.3%和上海的44.5%。
2.出口方面
廣東出口總量仍具優勢。上半年廣東外貿出口658.7億美元,占全國的34.6%,蘇、魯、浙、滬分別占全國的6.5%、3.1%、4.8%和5.8%。但廣東出口增速為26.2%,比全國平均水平低7.8個百分點,也低于江蘇的48.2%、山東的29.5%、浙江的42%和上海的50.5%,導致廣東出口占全國份額比去年同期下降1.8個百分點。
3.消費方面
上半年,廣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26.28億元,同比增長10.4%。蘇、魯、浙、滬分別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12.18億元、1702.9億元、1501.85億元、1083.04億元,同比增長12.7%、13.3%、8.6%和8.8%。廣東在“非典”影響下,消費總量穩居前列,增長速度仍保持在四省一市的中游位置,實屬不易。
(三)財政金融和人民生活:有優勢,但不宜過于樂觀
財政金融總量仍大幅領先各省。上半年廣東地方一般預算內財政收入627.42億元,分別比三省一市高出七成左右,但與2002年同期高1倍左右相比有所下降。6月末廣東金融機構存款余額25348.76億元,比蘇、魯、浙、滬高出61.5%-113%。
上半年,廣東城鎮居民收入穩定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6498.7元,同比增長10.2%。絕對額低于浙江的6945.3元和上海的7409元,高于江蘇的4762元和山東的4236.5元;增幅高于山東的10.1%、上海的8.0%和全國9.0%的平均水平,低于江蘇的10.8%和浙江的11.4%。
上半年,廣東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1957.6元,增長6.4%。絕對額低于浙江的3310元和江蘇的2120元,增幅則低于浙江13.0%,在四省一市居第2位,并高于全國3.2%的平均水平。
總的來看,上半年廣東經濟發展勢頭,與江蘇相差較明顯。廣東如何進一步化解“非典”影響,加快經濟發展,形勢逼人!當然,廣東目前面臨的嚴峻挑戰,具有深刻的歷史背景和時代背景。1995年起,廣東人均GDP被浙江超越。1996年始,經濟增速被蘇浙魯普遍超越;1996-2002年,經濟年均增速甚至落后上海0.7個百分點。2001年以來連續兩年的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被江蘇超越。2002年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也被江蘇超越。今年一季度,珠三角經濟增長14.3%,一反十幾年常態轉向低于長三角的14.4%。
展望全年,盡管“非典”疫情的滯后負面影響不可低估,在發展中面臨著一些需認真解決的問題和嚴峻挑戰,但廣東經濟發展仍有許多有利條件和機遇,我們對勝利完成“更好地發揮排頭兵作用,繼續走在全國的前列”新的歷史使命充滿信心。根據投入產出模型和相關分析測算,今年上半年因受突如其來的“非典”影響,廣東經濟少增長約0.8個百分點。從當前情況看,估計全年經濟增長很有可能呈U字型走勢,即一季度增長速度高,二季度有所回落,三季度趨于穩定,四季度有所加快。預計全年GDP增長12%以上,明顯超過原來計劃預期增長目標。
----中國統計信息網